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简斌:终极的尤伦斯时代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3-03 18:10:33 | 文章来源: 简斌的博客

文\简斌

在中国大陆,只要一提起艺术就想到798,一进入798就立马想到尤伦斯艺术中心,这几乎是熟悉、从事或热衷艺术人们的一个本能反应。2007年11月在北京798创立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几乎是中国当代艺术的大本营。中心经常举办各类高质量的大型展览等艺术活动,由于大规模的收购和操盘中国当代艺术家的作品,使得尤伦斯夫妇一举成为收藏中国当代艺术品最多的外国藏家之一。其艺术品收藏大鳄的身份和举足轻重的艺术影响力颇有形成左右中国当代艺术存在状态的格局。由此可见,坐拥尤伦斯艺术中心的比利时人尤伦斯在中国当代艺术领域的影响力很大,牛气十足。

2011年新春刚过,人们还普遍存在于节日的喜庆里,沉沁在福禄寿喜的美好想法使得对艺术及市场在新的一年里依然充满了坚定的信心,依然沉沁在‘涛声依旧’的昨日光环里。然而一个具有爆炸性冲击力的消息将这种愿望击得粉碎继而目瞪口呆:最近他把近150件当代艺术藏品委托香港苏富比、北京保利的拍卖公司代为出售,随后将择机抛出手中剩余的1000余件中国艺术品。并且把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将转手给有意长期合作的伙伴,抽身脱离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这一艺术机构,言说另谋出处。这一消息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要‘夹着尾巴逃跑’了。

尤伦斯的举动之所以使得中国当代艺术界感到震惊,他在中国艺术品市场不断蓬勃发展的时候为什么要考虑‘撤离’呢?我们静下心来仔细分析了造成他撤离的原因,不外乎有这么几个因素制约了他。首先是当今的中国当代艺术及市场,盆溢钵满之后已无再大的利益可捞,最终促使他做出撤离艺术市场的决断。至90年代以来,尤伦斯在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与市场形成的过程中,以大包大揽的气概在市场运作的初期就不断建立起乐自己的价值评判体系与评价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具有决定地位的话语权,形成了具有专属特色的尤伦斯艺术投资商业帝国的模式,有了一种君临天下的大包揽气势,在中国当代艺术及市场起到了风向标的作用。这一点就使初涉当代艺术领域的中国艺术家们,不知不觉地陷入了一个预先设定的一个发展模式,就很自觉地按照其圈定的范围埋头制作了一大批作品,再由尤氏机构很有姿态地打包逐一回收,如此反复的运作方式就奠定了尤伦斯的唯马首是瞻的市场风气。其次在中国这个刚刚开始发育还未成型的当代艺术市场中,作为艺术资本投资的唯一目标就是追求资本利益最大化。尤伦斯令人值得佩服的勇气就是凭其先知先觉的敏锐,依仗庞大的商业资本做后盾,冒敢于承担风险的进取精神,一头扎进中国艺术品市场,抢占了先机。并将主要精力放在中国当代艺术家及其市场的培育上,自然可以想象他的收益是妙不可言的,前景很是令人乐观。尤氏所收藏的艺术作品的数量在市场份额上可谓是举足轻重,庞大的收藏量为其奠定了驾驭市场左右行情的基础,以此足可以傲视群雄。最后是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发展到现在阶段,由于以上的原因,还不可能摆脱对尤伦斯大包揽的艺术手段形成的强大气势所产生的过分依赖性,处处以此为追求目标以期达到自己的艺术目的,因而对尤伦斯的抽身而退感到极大地失落与绝望,甚至有了如丧考妣的心情。认为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就要失去经济支撑,玩完了。以上凡此种种想法无外乎阐明了尤伦斯在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中的影响力。

尤伦斯本人说想花费更多时间在尼泊尔的慈善教育事业上及印度当代艺术家身上,不想在一个方向上花费太大的精力了,这句话也不假。目前印度的当代艺术已经在国际艺术市场迅速崛起,确实已引起世界重要藏家的关注。尤伦斯抛售艺术品,其艺术中心的易帜换将,战略目标的转移等等这些所为其实也是艺术资本最为本质和最为自然的一种行为反应。现在尤伦斯的看似一个极商业的举动,却大大刺激了人们本来就很敏感很脆弱的神经。在我们看来,谁在利益的驱使下也都可能这样做。谁也难以阻止艺术资本的步伐,该来的总也挡不住,该走的跪求也留不来。目前受经融危机影响下的欧洲,经济依然处在低谷状态,复苏还有待时日,尤伦斯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到了金融危机的影响。而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的艺术品市场,使其价格处在稳中有升的状态。有了这样的实际情况,更多还是出于经济的考虑,使尤伦斯做出了大量抛售艺术品来维持资金平衡运作的措施。在当年的尤伦斯购买这些艺术品时,与今天有着天壤之别的价格差异,低价买进高价售出,一进一出这中间的巨大利润十分吻合商业运作规律,毕竟尤伦斯也是个商人,当然会明白抓住这样千载难逢的机会。

一时间的诸多话题都在讨论,似乎尤伦斯的去留关乎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的命运,使得这根本来就很脆弱敏感的神经再一次受到极限的震动。面对这样的现象,在中国艺术品市场的转型过程中,中国当代艺术及其市场不得不面临一个重新的选择:艺术及其市场应该怎么走下去?

随着我国经济的强势增长,文化价值的趋向以及艺术品资本市场的兴起,中华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增强,尤其是北京作为世界文化中心之一的地位正在凸显。新的文化体系与立场的不断建立,对现状的中国当代艺术的价值建构起到了一些巅覆作用,如果这一新的建构一旦完成,新的价值评判标准就会建立起来,这时,市场价格体系就会随着新的标准而变动。使之艺术品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巨大消费力的推动下,中国艺术品资本力量的壮大,已经使这个以前无敌手的尤伦斯感到了在标准与话语权这种核心能力的竞争正在逐渐增强,这时,尤伦斯有了今天的这个决策就自然而然了。而在印度,恰恰是出现了正如他当年来中国建立他们这种模式的最佳机遇,具有广阔国际活动能力的尤伦斯无疑是会明白其中的玄机的,怎么做自然就心里有数了。在新的标准及价格体系尚在孕育之时,原有的中国当代艺术格局还延续并存着,因为中国的艺术市场已经日渐成熟,有了相当一批固定的藏家,他们投进了资金也必然会维护这个市场的运转,保持着固有的市场价格体系。这时抽身,可能是可控风险最小的一个时机。

尤伦斯的撤退,对西方及国内艺术投资肯定会造成负面性的连环冲击。但这并非一件坏事,这意味着西方资本试图抢占中国当代艺术资源和话语权的可能性陷入‘机关算尽’的尴尬局面。当然,这一处境不是由于中国艺术创作和艺术投资群体真正的强劲崛起,相反却是中国自身的艺术精神的疲软和不规范的市场操作制度,过度的追捧与迎奉不思上进所造成的。中国当代艺术创作最缺乏的就是原创性不够,最致命的制约就是浮躁功利现状,这与其生活环境的恶性循环有关的。现在的中国当代艺术圈刚刚告别了穷困的江湖状态但又未能与高端的国际化艺术操作制度相持接轨,颇具讽刺意味。

我们的当代艺术家们应该认识到自己的局限性,长期闭关自守与世隔绝让我们不得不夜郎自大。所幸的是改革开放以来,西学东渐的这种交流方式努力与世界接轨,让我们年轻艺术家纷纷模仿西方新潮艺术进行创作。虽然在其他学科领域都发生过,但对于注重原创的当代艺术来说,这是不可回避的致命硬伤。遗憾的是,有些当年的当代艺术家们一旦从穷画家变成了富翁后,没有借时代给予的机遇更上艺术之殿堂,而是马上显露出自己的浅薄和轻狂以及对艺术的背叛,流水线复制作品,雇佣枪手代笔,参与艺术市场的欺骗性炒作等等。这种对艺术不负责,对藏家不负责的态度,就是导致中国当代艺术及市场危机的根本原因之一,而并非仅仅是由于外国资本撤离才感到天也塌下来了。我们应该看到艺术市场的真正繁荣,不应该把希望寄托在某一个人或某一个机构身上,依靠的还是中国文化精神与文化立场,依靠的是扎根于本民族文化的购买力及支持力量,根本上还得依靠自身的消费群体这才是我们的唯一出路。

人们的思维应该从对尤伦斯是否撤离以及当代艺术及市场行情涨跌的争论中跳出来,思考如何推动中国艺术走向未来这才是我们面临的首要问题。无论尤伦斯撤还是不撤,都感谢他带给我们的经验和教训。中国艺术的未来,更应该由中国人自己去开拓。

中国艺术及市场在转型的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更多的艺术资本来拓展我们的文化立场,巩固并丰富我们的价值标准,并按市场规则取得更多的利益,只有这种共赢共生的艺术及市场生态,才会在世界范围内张扬中国文化精神,扩大文化效益,从而使中国文化在融合与融入过程中实现新的复兴,创造出让世界敬重的灿烂文化与艺术。到那时,就会有更多的尤伦斯们会以更加深情、更加尊重、更加有激情地回归到我们民族文艺的复兴大潮中来。

尤伦斯,这个满头白发的和蔼老头,“我爱你们,我爱中国艺术”言犹在耳,如今却像是到了曲终人散的时刻。我们夹杂着褒奖甚或一些莫名的心态,带着一种敬意,有感于尤伦斯进驻中国毕竟也还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做了很大的贡献,就像以前我们欢迎尤伦斯的来,如同今天我们也欢送尤伦斯的抽身。因为,他让我们学到了更多的东西,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我们还是以中国人的态度充满深情地对他拱手作别:

走好,盖伊·尤伦斯男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