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尤洋
在中国的各大艺术重镇,虽然论坛讲座的安排未必如展览开幕雪花纷纷般繁多,但其密度恐怕也位于世界各国中的前几名了。之所以有此现状一方面是因为大众对艺术知识的兴趣提高,另一方面也是中国作为当代艺术创作及市场的新一极点,对学术发展方向进行梳理与反省的自身需要。从我们平时收到的论坛信息中,以功能性来看大概分为三类。一类是大型艺术博览会中的论坛:作为承载博览会上公共教育功能的单元,组织者大多会安排艺术市场发展相关的议题,如艺术收藏投资经验分享或市场趋势走向等;一类是按特定周期组织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如刚刚在墙美术馆举办的中际论坛或批评家年会等;再有是一些展览开幕随之组织的参展艺术家与策展人之间关于展览理念的延续对话。
艺术博览会由于受众广泛所安排的论坛讨论层面由浅至深不等。比如春季举办的艺术北京博览会其论坛常年合作伙伴包括中央美院这样师资丰厚的教育机构,今年主要议题既包括”艺术市场泡沫破灭还是走向复苏?”这样行内经营人员讨论的议题,也有北大两位名教授张颐武和朱青生领先对话的“什么是当代艺术”——以当代艺术发展史以及其在亚洲市场前景为讨论线索,去实现艺术知识普及的初衷。而笔者刚刚参加过的香港艺博会,则安排探讨了争议性的议题:“伟大艺术家是否需要高超的创作技巧?”——自一个商场买来的小便池可以成为名震艺术史的不朽作品后,艺术创作中的技术性高低便成为许多艺术爱好者感兴趣并困惑的话题。席间展开激烈辩论的是特纳奖获奖者英国艺术家安东尼·葛姆雷(Antony Gormley)——此君一向以激进言论著称,去年在尤伦斯的论坛中相信不少中国粉丝已经领教过,对话世界最好的画廊之一 —— 白立方画廊的展览总监Tim Marlow。两位虽同为艺术大家但显然持有相对观点,谈笑间掀起的数次高潮既让观众感受到艺术自身发散的激情也有对思想锐度的感叹。
北京举办的大型学术研讨会可能对本地艺术产业意义重大。墙美术馆举办的中际论坛通过文化学者及机构间的交流与合作,探讨中西方文化艺术差异性发展的交流互动模式。自去年探讨“中国当代艺术与西方当代艺术的关联”这一线索,今年延展到“中西方艺术批评之间比较”这一话题。近十年来全球范围内艺术批评力量作为艺术产业不可或缺的价值评判力量,在市场化冲击下影响力不断衰退的情形下,中西方去做这样一场有效对话并对自身批评方法论的质疑和修正为这一局面改善的可能提供了理论支持。
最后一类论坛讲座是那些对展览有着强烈兴趣,但无论是作品还是展览文章均不解其意的观众的救命稻草。而且你也有机会通过艺术家的反应和言论,发现某些作品的文化意味实际是你之前一厢情愿的高估了——在即席交流中他们没有时间去寻找遮羞布。
这些论坛的时间长度少则几小时,多则一至三天分为几个系列讨论。从讨论深度来看,有些平易近人地帮助你获得艺术信息和知识,另一些大师级别的对话则带你近身观察一场思想之战,激发你贴近精髓思维的乐趣。难得的是大部分讲座论坛至今并没有设立入场费用,所以对于热爱艺术的人们来说,这不失为一通介入的便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