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韩美林的小花狗和大老虎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12-20 18:38:22 | 文章来源: 乔迁的博客

文\乔迁

这里要先谈一个人,——韩美林。二十年来,中国的公共艺术从萌芽到大爆发,韩先生不是倡导者,但是重要的身体力行者,没有他老人家,中国当代公共艺术肯定是另一番景象.。 

 认识韩美林的艺术大概要了解两个过程,我觉得前期可以命名为“小花狗”阶段,后期命名为“大老虎”阶段,比较形象,也是比较合适。30年前,我还是少年的时候,在《美术》杂志上看了韩美林先生画的小花狗,简洁概括,特点突出,水墨渗透出毛绒绒的感觉,可爱极了。在那个艺术形象红光亮和伤痕美术并举的时代,韩先生画的小花狗无疑给美术界带来了新鲜的血液,故名为“小花狗”阶段。一切动物,无论形象多么狰狞、温顺、美丑,一经韩先生的变形夸张,立刻意趣怏然活泼可爱。韩美林出了几本书,如《美林画集》、《山花烂漫》、《尚在人间》、《百鸡图》、《纳天为画》成为许多艺术工作者手中的宝书。韩先生的风格那么卓而不群,那么清新,似乎信手掂来,实则耗费心力。韩美林对艺术的形式敏感过人,对形式元素的组合规律早已轻车熟路,再复杂的形象经过套上一个几何化的线条骨架,加上一些圆圈就成了鲜明的“韩氏”特点作品。韩先生不显老,他的作品也不显老。韩先生是娃娃脸,爱笑,他的作品也和他的人一样一如既往地可爱着,一如既往地卡通着。

大概是在二十年前,韩先生突然开始尝试大的城市雕塑,用他自己的话讲,这是“从小巧走向博大”,一旦进入,便一发不可收拾。1989年创作大连老虎滩花岗石雕塑《迎风长啸》,全长42米,高7米,总重量为4800吨,单从重量上讲,韩先生其后的作品尚未有出其右者,故以“大老虎”代表这个阶段。我没有统计过韩美林先生这些年的城市雕塑竣工了多少,仅凭记忆中的印象,曾经成为热点的大型作品就有很多。如在济南金牛山紫铜雕塑《天下第一牛》,全长1 5米,高1 5米,重约3 7吨,同年还完成济南黑虎泉《双虎》雕塑,黑虎用黑色花岗石雕就,金虎用青铜铸成,两虎各为身长7.9米,身高3.7米,在山东淄博完成16米高的紫铜雕塑《金鸡报晓》,在蛇口四海公园完成了被称为中国雕塑之最的《盖世金牛》,长30米,高28米,大连开发区的《马》、广州白云国际机场的《五云九如》,高15.8米,长78米、杭州滨江新区的《钱江龙》,高48米,芜湖鸠鹚广场的《鸠顶泽瑞》,高38米,新加坡机场的《一家人》,高达70米,实在惊人。

从小花狗的小幅画作到大老虎的巨制,从体量上的差异看有十万八千里。但细想下来,韩美林总还是韩美林,艺术的风格不是变大了就能变的。按照韩先生自己的说法,这是“从小巧走向博大”,如单纯看体量,韩先生完成的不错。若韩美林先生认为自己作品的美学特征是从小巧向博大上跨越则值得商榷,小巧有小巧的美,博大有博大的美,和体量相关,但体量本身只是一个形式元素,本身并不具审美价值。韩先生作品的风格就是精巧的、机智的,无论体量大小,都感觉是案头小品。艺术品体量的大小有其自身形式规律的制约,最恰如其分表达艺术感染力的体量才是最好,就如同西施,多一分太胖、少一分太瘦。记得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有关城市雕塑的讨论,当时就有人提出某公园的儿童像太大了,本来该是童稚可爱的,结果宛如巨人,让人感觉极不协调。

艺术上有小中见大的,有气势、波澜壮阔的作品不见得都是巨幅的,而韩美林的作品总是大中见小,无论多大,都象橱窗中的工艺品。也许这和韩美林先生做城市雕塑的初衷相去甚远。当然韩先生依然热情有加,最近他的《钱王射潮》在杭州刚刚落成,长达48米,高达28米。另一件更大的作品正在制作中,我有幸看到了泥稿的加工。

近二十年来,如果从做环境雕塑的总量(数量和体量)来看,没有人能超过韩美林先生。韩先生的环境雕塑特点鲜明,一是不论是任何题材,都是一样的轻松装饰风格,二是体量大,三是工程遍布各地,接二连三,已成为雕塑界的常态事件。在这里姑且叫做“韩美林现象”,韩美林的作品是图案化的,一切严肃、重大的题材都被甜美的图案给消解掉了,巨型公共艺术成为一个个卡通造型。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