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晓峰
近日,北京地铁大兴线大量设置艺术品成为媒体热议的事件,去年4号线还推出地铁美术馆的概念,这里先不谈是不是面子工程,政府很给力之类的废话。不过在属性上,可视为是都是打着利用公众场所对市民进行日常性艺术教育的尝试。对于不断“渴望”社会化的当代艺术而言,更需要从艺术展示相对封闭的展示空间,如美术馆、画廊、艺术机构以及其他封闭空间里释放出来,被更大范围的人群阅读。近些年展示空间的变化,从平面到二维再到互联网虚拟空间产生,清晰的划下了当下艺术所面对的时代背景,比如从最早的画廊、美术馆到商场、地铁,到如今流行的互联网各种艺术交流论坛和虚拟空间,都证明了艺术界进入了新的诱惑阶段!虽然,现在中国当代艺术还没有像品牌或者像天安门、故宫、长城等景点被嵌入到网游当中,也没有被纳入到最新的基于位置的服务(LBS)网站的视野成为签到点,更没有成为团购网的优先争抢对象,但是明天呢,是不是一种更大的诱惑?!虽然近些年不少有心商人觊觎艺术电子商务,但是能够真正浮出水面,找到良好商业模式的几乎很少。最早试水的嘉德在线,以及淘宝上开的一些艺术商店,都始终不温不火。虽然现在悄然无声,但08年5月“萨奇在线”高调推出“您的画廊”(YOUR GALLERY)中文版都是“有感”于当年中国当代艺术在国际市场的行情看涨,这些国际画廊巨头开辟的虚拟空间,不无代表了当年对中国艺术资源的抢先布局意识。可以确信的是,移动互联网到来的阶段,艺术机构光靠实体店的单一营销渠道观念是时候需要可以改变了。利用互联网的概念,招引高端客户越来越是趋势,而且很多时候消费者针对性很强,全球著名拍卖行佳士得就推出了手机终端的查询服务。画廊如何通过软件化来管理艺术家作品信息、满足不同收藏家的需求,我想引入包括“作品的作者、题材、风格、尺寸、价格、评论、展览状况,甚至艺术家个人爱好等信息元素”在内的数字化软件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够最大满足个性化客户的需求,当然光一个作品搜索功能就能让画廊如虎添翼。08年也有画廊提出数字化画廊的概念,但是这个比例很少,影响力也没有被放大。据《纽约时报》的报道,为让更多人能够通过互联网的另一端也能了解到大英博物馆的魅力,让大英博物馆与维基百科合作将艺术品数字化,有关负责人表示,“就以我们的镇馆之宝罗塞塔石碑(Rosetta stone)来说吧,访问维基百科上这个词条的人数是来博物馆参观这件文物的人数的五倍”。而雅昌艺术网着力打造的艺术家数字资产管理项目,广告语就很直接的喊出“超4100艺术家的选择”。如果年交纳管理费平均一个艺术家1万人民币为计算,那么一年光这项的收入就超过4100万人民币,实在是一笔多方都有不同需求的好生意。
在798开分店的全球重量级画廊佩斯专门为艺术家个展开发了第三方软件,放到苹果的APP STORE供用户通过下载软件可以看到展览的相关信息。佩斯做法当然略显财大气粗,但是国内新兴的画廊和机构则是通过免费注册新浪微博,给自己的展览扩大宣传的机会。此外,今年加上之前将艺术博客做到2万个数量以上的艺术国际网新上线的“艺博会”微博产品,以及art-ba-ba论坛,艺术界相对而又勉强有了2.0时代精神的信息开放空间。当然,互联网的艺术营销显然是在它的萌芽状态,不同机构的定位和诉求,以及对于互联网的认知等方面,都需要很多细节的挖掘,以及大量具体的工作才要完成,但是艺术互联网时代毕竟已经能听到它从远处走来的声音了。更多的艺术家也在网站上开博客,上微博表达自己的意见,同时也在不断发布和更新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新得,这都是非常好的迹象。这些不同渠道的开拓,正构建着艺术界另一个新的信息平台。虽然数字化在艺术界给人姗姗来迟的感觉,却又在信息多元化方向迈出了一步。运营能力最强的民营美术馆——今日艺术馆则除了开辟衍生品店之外,也在虚拟3D美术馆方面有所动作。我的判断是,目前拥有2100多个艺术家工作室的宋庄,或者可以这么说,中国艺术界已经进入到一个显著的工作室时代,下一个掘金点可能就在于虚拟3D工作室项目的开发和渠道建设。
像这种出现在互联网上出现的“第四类艺术空间”,分享与捕捉艺术品展示与销售的机会,对于整合和优化行业的信息无疑是一个大的未来趋势和行业方向。但是目前更多机构还没法腾出精力解决线下线上结合的问题。目前还比较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另外一些空间的开拓更令人瞩目。如果把美术馆、画廊、机构是专业性空间,那么一些过渡性的平台更具有诱惑性和挑战性,包括前文提到的地铁空间都属于这个范畴,我称之为“第二类艺术空间”的出现。实际上近些年很多策展人都试图将艺术品的展示带到更具挑战性的空间,其中最具有代表性之一的就是欧宁策划的“大声展”,在高端商场这样不确定性的消费空间,毫不避讳的让艺术品直接面对消费者的消费诉求。类似的还有,SOHO现代城广场、华贸中心、崇光百货、世贸天街、中德证券,工人体育场的餐厅,还有时尚大厦的时尚廊等都有属于这类性质的空间活动。另外一类空间就相对比较中性,在空间上并没有从固定的空间摆脱出来,但是合作的方式相对第一类传统、专业的艺术空间更灵活,我称之为合作型的空间,但也把它们归为平面化的“第一类艺术空间”,它们在创意上已经大大超越一般画廊常规的作法。面对的消费人群更加明确。比如在798、草场地和百子湾社区一些画廊推出的“买得起的艺术节”,有很多加盟性质的策划人和机构来一起合作完成。这类空间虽然没有完全从专业类空间即第一代平面化阶段摆脱出来,但是完全可以链接更大的平台出来。这类空间,现在成了第一代专业画廊拓展业务的一个重要方向。我的建议是可以联合几家画廊和一些高端社区不断深入的合作,可能会收获意外的惊喜。在798很平面的“蹲点”,我想这种早期经营模式的画廊在竞争日趋激烈的798画廊生态中迟早会被淘汰。
“第三类艺术空间”,则是目前被视为具有典型操作模式和商业前景。比如,证大馆长沈其斌操作的证大艺术品超超市和深圳格丰艺术机构的艺术品连锁店,都将原创艺术品的概念直接带入了超市体系。这又比今日艺术馆附带的艺术衍生品店和像类似于早期进入中国市场只在艺术区站稳脚跟的一些专门开发衍生品的画廊,在操作上有了更大的扩宽和留有巨大想象力的余地。这类空间和第四类空间即互联网虚拟空间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线上虚拟店,线下实体店的结合,未来的运营模式和概念是非常清晰的。可以预测的是,拥有实体店的艺术网店将是未来艺术经营空间中最大的一个亮点,更是这个行业的流行趋势。
还有一种人脉和资本下沉似的空间,也值得关注。近两三年,在南昌、长沙、苏州和温州等二三线城市,这类当代艺术空间的崛起,大都裹持大量的民营资本以及拥有本地广泛的人脉关系,加上几乎没有竞争对手,这类空间对于艺术品新的流动方式,非常值得期待。这类二三线城市虽然和第一代专业平面画廊在属性上似乎有很多重叠,但是在经营方式和操作上和798的画廊有很大区别。
数字化、信息化的过程,也给艺术界提出了很好的课题,也是面临艺术互联网的终极艺术诱惑?一个辛辛苦苦的展览,被更多不能到达现场的人群看到,总是令人非常诱惑的一项工作吧,这也正是互联网的优势。如何利用互联网的利器,是当下每个新锐经营者所难以忽略的。比如,最常见的是798和宋庄几乎每周都有数十个展览向公众开放,每年都有各式各样的博览会和不同形态的双年展,但是传播的有效性,以及资源被利用效率都非常的低。如何整合和分享这些信息,被更大人群更加精确的分享我想有很多意义可以提供讨论。我个人的观点是认为,中国艺术界还是由于信息化层面做得过低,直接导致了这个行业的封闭,整个行业的效率并没有随着当代艺术被外界熟悉所传导起来,甚至还维持在江湖化的阶段里,这不利于整个行业。正因为无法产生新的信息流动,才造成了目前如此恶劣的没有明确价值观沉淀的艺术生态现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