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03年起,任教于中国美术学院的邱志杰就带领着他的学生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调查,从日常事物出发,从中形成可思考的问题和话题,从文化研究领域借用社会学、符号学、传播学等新的方法,以具体个案的方式将方法论转化为新的创作实践的工具,以社会调查、符号分析和事件介入日常生活经验,发展出一种将观察、行动、装置、现场艺术、事件艺术、写作和策展等多种要素糅合于一体的复杂的文化生产实践,从而形成当下展出在广东美术馆的一系列“总体艺术”作品。广东美术馆馆长罗一平称 “邱志杰的‘总体艺术’理念显示了一种开放型的智慧”。果不其然,不仅谈起这次展览,邱志杰口若悬河,涉及其他领域,邱志杰也是当仁不让啊!
谈展览
艺报:您将这次展览分为四部分“结缘”“头脑风暴”“游戏”及“卧底”,您是以一种怎样的思路构思这次展览的?想表达一种怎样的主题?
邱志杰:“结缘”这个部分主要是我带着学生做的各种社会调查和作品。这些工作总是和一个具体的地点发生关系,或者和一群具体的人发生关系,强调艺术品和社会现实之间的链接关系,所以叫做结缘。 “头脑风暴”这个展厅主要是理论课。我们在理论讲授的课堂上,经常会应用社会学中的头脑风暴方法,将理论转换成每个人可以参与和体验的方式。“游戏”这个展厅主要集中了我在中国美院教授多媒体现场艺术的工作,包括我们历年来做过的各种项目,因为我们这个总体艺术工作室比较强调社会性,表面上看来很有泛艺术的倾向,不太像经典意义上的艺术品,主要强调想象力的游戏。但这个以投影为主的展厅恰恰呈现了我们在这个方面的工作,它强调了游戏精神。“卧底”这个展厅就是我们最新的“贫困设计博物馆计划”,它最集中地表现了我们的底层关怀的倾向。
展览中的这些部分互相支撑和补充。结缘的方式是旅行,强调的是视野的广度。卧底强调的是深度, “头脑风暴”是这些行动的最内在的思想层面的工作,“游戏”中则是最狂想最试验性的行为。我希望用这种方式全面地呈现我们从思考到行动、从社会到个人的反思。
谈艺术创作
艺报:您常常在摄影、装置、行为、书法、架上绘画等领域穿行,您的重点在哪,您是如何给自己定位的?它们彼此之间肯定不是孤立的吧?是什么东西把它们统一起来吗?
邱志杰:这些方式之间,很难说什么才是重点。但是联系是密切的。实际上,我把摄影和书法当做一种最内部的“修身”的工作,用来探讨更具有个人感悟色彩的自我理解问题。而绘画、装置等我把它们放在“造物”的层次。通过造物来理解世界。而更复杂的行为、事件等工作我称之为“肇事”,是在社会和文化关系中积极主动地行动。这样,表面上,从最内向的“修身”到最外向的“肇事”形成两个极端。但其实它闭合成一个头尾相接的圆。最社会化的“肇事”同时也是一种修身。这样,每个点都同时是个人和社会性的。
艺报:您的作品信息量极大,无论是摄影还是录像,都是图像连着图像,这是什么原因,是您个人的艺术语言吗?这样做为了达到什么样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