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欧文·沃姆:雕塑可作为一种工具?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21 16:44:59 | 文章来源: 东方视觉

欧文· 沃姆(图片张喜涛)

上世纪80年代以“一分钟雕塑”闻名的奥地利艺术家欧文· 沃姆在尤伦斯做了中国的首次个展——《薄雾》。艺术家为我们描述了这次展览呈现的作品:观众第一眼看到的是 “窄房子”,这是一座实物大小的房子,但是被压缩到了极限,只有一米宽。“窄房子”一侧的空间里放着另外三种作品,一种是“穿”着盒子和衣服的雕塑,一种是摄影,另一种是“一分钟雕塑”摄影,让大众明白“一分钟雕塑”可以怎么“玩”。“窄房子”是我的最新创作,关于空间的雕塑作品,它和北京的环境并没有直接的连接,而和一种大环境有关系。我和策展人杰罗姆·桑斯为这个展览讨论的时候,根据尤伦斯展厅空间的大小,相应地调整了作品的尺寸。

“窄房子”的灵感来源于我儿时的生活经历:父母的房子和小时候长大的地方。“窄房子”在很大程度上代表当时奥地利中产阶级家庭的生活状况,有一个自己的小家,为了一个目标努力着。这种生活状态在任何国家、任何文化里都是具有共性的,因此是一个很有趣的体现思想局限性的方式。你可以走入房子里,看见那些家具和陈设与正常的房子毫无二致,但是它保护了对我来说很重要的感情。

当我决定想要成为一名艺术家的时候,我的父亲对我很失望,因为他不认为这是一个好职业。而当我走入艺术的世界之后,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轻松、自由和奔放,与之相对应的就是我成长环境中的这种狭小空间。

展览结束后,“窄房子”会被运到维也纳和安特卫普接着做展览,也有一些美术馆表示有兴趣展出,它不会留在尤伦斯。

回答这次在尤伦斯展出的“一分钟雕塑”作品和之前有什么不同、以及这几十年间它有怎样的延续的问题上,欧文· 沃姆重新做了梳理:

我刚开始做“一分钟雕塑”的时候,已经开始使用这种全白的环境,并且对很多其他技术和媒介感兴趣,我当时还做录像、摄影、表演、绘画、传统雕塑甚至书籍,可以说持续尝试过很多媒介和领域。但是在某一个时间段内,大众最关注的还是我的“一分钟雕塑”,对其他形式的作品认知较低。要说变化的话,就是从以前尝试很多相互关联的领域,到现在更专注地做这样的雕塑。谈到在“一分钟雕塑”里有看似 “幽默”,但背后却很严肃这点上,欧文· 沃姆解释说最直接的一点就是判断人们觉得幽默和好笑的状态或条件。更深层的是我对人性中必然存在但往往不愿被承认、并试图隐藏的弱点的关注,比如软弱、尴尬、妒忌等情绪。把这些情绪暴露到人前、舆论中,是我很喜欢做的事情,因为我认为有必要正视这些弱点,尤其在大多数人想要逃避的时候。我的作品就是对这些情绪的转化和曝光。

那艺术家是如何理解雕塑这个概念呢:我尝试在用“雕塑”作为一种工具,为我们的时代和生活工作。所以它和我们平时遭遇到的种种问题相关。对我来说,雕塑加上时代加上日常生活加上生活中一些好玩的事情等等元素,会出现一种非常神奇的组合,或者促成一种全新的视角看世界。这是非常有趣并有挑战的。

欧文· 沃姆也对对中国当代艺术非常关注:在近十几年间,中国当代艺术有突飞猛进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有目共睹。并且知道艾未未等很多中国艺术家有。有一个让艺术家觉得很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艺术家总能从传统和历史中汲取养分,并和当代做结合。这可能是很多当代观众接触到传统艺术的重要途径之一。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