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名家热评:当代艺术也有文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7-20 20:11:11 | 文章来源: 新闻晚报

4月18日起举办的民生现代美术馆开幕大展《中国当代艺术三十年历程》已近尾声,由于展览是国内首次全面、客观回顾梳理中国当代艺术30年走过的历程,因此短短3个月就吸引到5万多人次参观,并给予高度评价,中国当代艺术界的一批权威人物也纷纷就此大展的历史重要性和学术水平发表了看法。

说大展:大家伴随三十年成长

著名艺术策展人高名潞说,当代艺术三十年同时也是改革开放的三十年,到了后面这十年,我觉得它和全球化的进程结合起来了,和全球的当代艺术进行对话、交流,是走出去的十年。

最先在市场上达到千万级身价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张晓刚表示,我基本上属于伴随着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历程一路走过来,从乡土艺术开始的每一个阶段一直到现在的市场经济时代,作为一个“在场”的人,我觉得变化太大了,西方要用一百年才能走完的路,我们用了顶多三分之一的时间,在这种快速变化中,可能艺术家还来不及很深入地思考问题的时候,时代已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以《三峡大移民》等巨作闻名于世的油画家刘小东参观后说,中国当代艺术也就是这几年才为大众所知,通过这个展览,也能感受到民营企业有自己对民族文化的考察,它站在了一个很客观的点上,去尽量多元地呈现艺术生态,而不是认为当代艺术是跟大众无关的东西,它有它的文脉和历史。

谈名作:表达新时代新感觉

看到自己的早期作品《山的女儿》,张晓刚回忆起那是为了参加第六届全国美展。当时实际上自己的艺术风格已经有变化了,所以这个作品对他个人而言,等于重新回顾一下他在乡土时期的想法,和之后的作品反差较大。

看到自己1988年大学毕业以后的第一幅作品《休息》,刘小东回忆说,我画两个青年躺在床上休息,床底下有一个电炉子,画的时候找到了一种特别宁静的东西。这幅作品预示着我把艺术的视角转到个人的内心、个人的生活里来。说起名作《三峡大移民》,刘小东说,这件作品后来社会影响力更大。我们整个国家在求发展,发展里面会带动每个人、每个家庭的生活变化,在这种背景下,我选择了三峡,我觉得三峡是我们整个社会变动的一个缩影。

著名艺术家周春芽的油画《太湖石》在20年前卖给了一个藏家,后来这个藏家又卖给了另一个藏家,保存了这么久,又由民生美术馆来展出,是非常有意义。他说,如果没有经济的发展,没有美术馆的话,艺术家的作品就不可能保存到现在。

艺术家舒群的名作《绝对原则1号》创作于1984年,他说,从那时开始,中国当代艺术就再也没有回头的可能了,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的确传达了一种时代精神。艺术家伟大的地方,就是能够把一种新感觉表达出来。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建设成为中心,社会运行的逻辑就变化了,而艺术家能够提前把这个普遍感觉表达出来。

论收藏:重要机构会推动艺术前行

有中国当代艺术教父之称的栗宪庭参观后表示,这个展览是一个非常有创意、很胆大的想法,以往艺术的讨论一直局限在小圈子里,没有将它的影响扩展到社会上。今天的民间资本来做这件事,没有条条框框的限制。

著名策展人黄笃认为,在这之前没有任何一个金融机构去关注当代艺术。这事的意义在于它带动了更多中国金融机构或大企业,去考虑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化形象,进而丰富中国的当代艺术现场,这个意义远大于美术馆本身。

北京的艺术策展人董梦阳表示,这次展览是一个榜样和尺度,民营美术馆有它的灵活性、先进性,未来中国还会有更多这样的美术馆出现。

来自中央美院的批评家皮力回顾历史,认为从十五世纪的“美帝奇”家族对意大利的影响,“洛克菲勒”家族对于美国的影响中可以看到,比较重要的收藏机构的力量,在某一个时候会推动艺术往前走一大步。民生美术馆所做的不光是收藏艺术,把艺术留在国内,同时也把一些文化的观念放了进来。作为一家银行,其实对国内整个艺术界和艺术收藏家的影响也会越来越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