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大师仙逝,盖“冠”却难定论。这其实是好事情,矛盾说明差距,对吴冠中的认识,对他的评价,当代社会存在很大的差距,有些差距是观念的,有些差距是文化的,有些差距可能是利益的。
目前还不知道官方对他的评价。至少吴冠中仙逝前后,究竟有哪位政治领导问候或看望过他,尽管他将那么多有价的艺术捐赠给了国家,而被小人们认为是“沽名钓誉”。用毕生的心血来“沽名钓誉”,何罪之有?中国有那么多发了国难财的大亨,也没几个愿意用此“心血“来“捐赠”的。大师义举,在于他心中有艺术,有历史,有国家和民族文化!至于遇灾而踊跃者中,我看倒不乏“沽名钓誉”者。
不服吴冠中成为“大师”的理由认为:1.吴冠中没有“学问”,只有言论。2.吴冠中的绘画只有形式,而无“思想”。
说到学问,其实话题很广。中国近60年,究竟有多少学问是值得尊敬的?
学问有三,一考证,二引用,三创新。中国人的学问大多是前两项,独缺创新。中国人的学问只顾“学”,而不顾“问”。吴冠中恰巧是主“问”的。他是艺术家,不是专职理论家,所以他的学问与理论是灵感式的,是发散思维的,你可以认为他没有缜密的理论体系,没有完整的整体思维,但是,他的思维火花却在中国的艺术荒原上燎起过熊熊烈火,对中国艺术理论的贡献远远大于你所认识的任何中国艺术理论家,从这个意义出发,我们难道还用拿什么“学问”来怀疑他的贡献吗?
真正的理论是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的,老子的“道”和“天人合一”,孔子的“仁义”,康德的“形式”、叔本华的“音乐至上”、德里达的“解构”、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格林伯格的“抽象至尊”,我们只要理解他们的名言就可以领会他们的理论甚至体系。
至于吴冠中,不能和以上诸位相提并论,但是,他能够在80年代中国第一个提出形式美和抽象美,并且引起美术界大地震,我们泱泱大国的艺术理论家们躲在哪凉快呢?让吴冠中夺得头魁,那是他的本事,你不服不行,就凭这一点,说吴冠中是中国当代最有影响的艺术理论家都不为过!
至于那些专事“考证”与“引进”的理论家们,我们也抱以尊重,因为他们也很重要。但是有一点必须明白,凡是理论家们都该清楚,你如果没有原创的理论,没有观念发明,即便是著作等身,在学术天平上,你未必能够战胜哪怕只有一页纸的原创观点。吴冠中的“形式美抽象美”学术观点尽管并非原创,但是他是中国刚刚结束最黑暗的学术时代时最早挺身而出的艺术家,他是那个时代第一缕艺术曙光,作为一个有着历史记忆的国家和民族,应该感恩于他!他是第一个偷火来点亮我们的思想和眼睛的艺术家。
说到艺术形式,这可是一个很专业的范围,没有美学史阅读经历的人很难理解,为什么一个简单的形式,就可以在美术历史上威名远扬。杜桑最著名的作品是“泉”,也就是一个小便池,相信能够理解这件作品的人应该理解形式。艺术创新,不在于形式的复杂和简单,而在于艺术观念与形式是否对现有艺术现状构成重大突破!你如果说,你也能够将小便池挂到墙上,因此而认为杜桑没有什么了不起,而嘲笑整个西方艺术史,那么,真的对你无话可说了,你基本上也就是一个文盲,你读不懂吴冠中那是正常的。
当然,肯定吴冠中的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并非是将他树为神像膜拜,或将他的一切作品奉为经典。事实上,吴冠中大师自己也认为他的好的作品都留在自己手中,最后捐赠给了美术馆,而交给画廊流入市场的作品都是普通作品。甚至有部分作品水分很足。至于哪些作品是好的,是精品,哪些作品是应酬之作,是换钱的小品,那是需要专门研究并仔细甄别的,在此不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