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沈远:我不做公共雕塑(节选)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6-09 15:13:57 | 文章来源: 《艺术世界》

吴楠楠|采访

沈远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创作了作品《0》。它是世博轴南入口处的第一件作品,离中国国家馆不远。半透明的椭圆球体中悬浮着一个浅土红色的小球体,远远望去和鸡蛋相似。椭球体有大小两头,是横向分半制作的,中间的接缝自然形成了“赤道”。累累伤痕同样蔓延在中间的色球面上,它从包裹它的大球里裸露出一小块面积,这是浮出海平面即将四分五裂的陆地的样子。

沈远是世博轴雕塑艺术家中的少数女性之一,福建人,小时候在上海生活过一段时间,上世纪90 年代起在法国巴黎工作定居。很多当代艺术家的作品是“不可解释的传说”,而沈远的作品总是巧妙地将一些日常意义组合在一起,有趣而直观地将生命中的挫顿与尴尬呈现出来。在有限的空间里放大时间,让多种感官融会贯通。这或许就是这位有着迁移经历的女性艺术家特有的细腻和强烈。

沈远,《0》,树脂,2010

ArtWorld:为什么会选择地球为题材?创作的难度在哪里?沈:现在的地球已经是一个村落了,人类希望把地球掌握在自己手中。我曾经读过德国地球物理学家魏格纳的大陆漂移说,地球原来的样子恰好将“地球村”的概念实体化了。之所以想起魏格纳的故事,是因为他的冒险精神。他用四次登上北极格陵兰岛的行动证明自己对真理的渴望,最终死于最后一次冰原考察。

这其实和艺术家的创作是一样的。艺术创作也是一种探险。在两个月的创作时间里,我们也曾预想过会出现一些问题,因为它的厚度。我想用透明树脂来做这个作品,委托了很多工作室,他们都不接受这个单子,因为谁也没做过体量如此大的透明树脂产品。最终有一家接了,他们第一次做这么大的。

树脂要受热才能流动被塑形,但是由于我们要做得很厚,因此它在冷却之后发生了很严重的冰裂现象。我们只有再次浇铸来弥补这些裂痕。但这种冰裂,我觉得也很有意思,它似乎重现了地球原初时板块分裂的地质过程。即便弥补了裂缝,痕迹也依然清晰可见。这使得这件作品充满了张力,真的像地裂一样。整个冒险尝试的过程很有趣,对我来说是因祸得福。

通常人们对树脂的看法应该是很光滑、漂亮、完美无缺的,但其实这件作品不是。我期待这种超出人们经验之外的视觉体验可以给他们一些触动。美丽的地球在村落化之后出现了斑斑裂痕。

ArtWorld:你曾形容威尼斯双年展有点像奥运会,艺术家之间是有竞争的,那么这次世博参展又有怎样的感受,会有压力吗?

沈:不会。威尼斯双年展是由各个国家馆来构成的,每个艺术家好像不仅代表他个人,毕竟是被自己的国家选出来的,你的作品要展现的是国家的文化实力,所以这给艺术家还是带来了相对的压力,倒不一定是政治上的,但也是有的,比如各个国家在甄选艺术家时不会轻易地选择一个外国人,这就是有一种政治成分,如果选择了,就体现出一种政治上的开放性,而给艺术家本人带来的就是政治上的压力。

世博和威尼斯双年展有些不同,更多的压力不是在艺术家身上而是在展览的组织者身上。因为是他们挑选的艺术家,所以也希望自己的选择可以全部被国家采用。而我只需要做自己想做的就可以了。所以对于我来说不会限定自己的思路,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选中选不中都无所谓。结果不重要,过程更有意义。

ArtWorld:我发现有一些艺术家在本次参展中并没有将自己最新或者最有突破力的作品展示出来,而是选择了早期作品或是已经得到艺术界好评的一些作品。

沈:是的,完全有可能。因为,他们将这次展览当做公共艺术来理解的。作为公共艺术,你首先要考虑的是大众的接受程度,它摆在那里是否好看,与周围空间的融合程度等等。但是我没有把它当做公共艺术,我认为幸运的是我的这件作品是没法从审美的角度来评述的,它诞生的过程更有意义。

ArtWorld:我能否理解成,尽管你是基于世博的背景来创作的,但是你对作品的公共性和私人性做出了一定程度的取舍,更倾向于个人体验的表达。你内心对艺术品和公共艺术品还是有很清晰的界定,是吗?

沈:可以这么说。我觉得艺术创作不能以公共性为目的,我不做公共雕塑,我也不是一个做公共雕塑的艺术家。现在很多人也在讨论建筑的公共艺术性越来越明显。

我认为,艺术家和建筑师的创作轨迹还是有区别的。艺术家可能更多的是基于观念和信息,然后再去寻找合适的表达手段,而一位有公共艺术趣味的建筑师要更多考虑的可能是形式语言。艺术家要思考形式,但那是内容导致的形式。基于观念的东西可能在形式上会有更彻底的颠覆。而单纯的形式创新可能会比较细枝末节或者比较浅。

比如说,时装设计,理念不同就会完全不一样,若总盯着外观新颖的话,就只能在袖子的长短等问题上做文章。对于我来说,在表达一个内容的过程中,材料、手法等等形式语言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脱离原先的想法,那么最后出来的东西该怎样就怎样,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这样的艺术品不是刻意的,是有力的,不管自己或者别人接不接受,它已经存在了。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