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从摄影结缘到中日生活:艾未未、冯博一对话荣荣映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8 11:48:48 | 文章来源: 99艺术网

艾未未:你会有?

冯博一:我也没有,这是私人感情。

艾未未:你的意思是私人事务、跟公共事务、跟历史没关系?你们怎么看中日战争?年青人会比较坦然看历史吧,不关他们的事?你知道吗?你嫁给中国人有压力吗?日本人怎么看这个问题?

映里:日本人对外比较排斥。

艾未未:中国人对你呢?以前没有在中国的经验吧。

映里:难说,人很多,不一样,快十年。比如说他的家里人很特别,爸爸影响大,特别细,也比日本人细,特别干净。

艾未未:怪物。中国很少有细的。

荣荣:所以我们跟他在一起很难相处,过分干净。

艾未未:举例。

荣荣:比如洗碗水不能溅出来,小孩吃饭一点汤洒了,他马上就去擦。

艾未未:那你留这么长的头发,还娶个日本媳妇。

荣荣:在家不能留长发,所以我跑到北京来留了,哈哈。以前,每年春节回家我爸爸都说:你这年龄还没女朋友?现在有了就好了。但是他担心中日关系,操心。

艾未未:他多大?

荣荣:73岁了。

荣荣:他以前是供销社采购员。

艾未未:那肯定总有甜头,好吃的不少吧。

荣荣:改革开放后,他承包供销社,我给他打工三年。他承诺给我一笔钱,我可以买相机,之后爱干什么干什么。

艾未未:第一个相机什么时候买的?什么牌子?

荣荣:美能达,1992年。

艾未未:我们1993年就认识了,映里呢?

映里:我高中,1994年,爸爸的老相机,理光的。

艾未未:设备加起来有多少钱?算过吗?

荣荣:真没算过。

映里:我来中国之前全部卖了。

荣荣:她以前当记者,相机、镜头大大小小,全卖了,来为六里屯生活用。我在那住过八年,你们都去过的。

冯博一:生活上的转机大约在哪年?

荣荣:2002年左右吧。1997年第一次卖照片,去维也纳做展览。之前有一点点,真正卖作品在2000年后。

艾未未:所以,是映里带来的运气吧。

荣荣:我也给她带来运气,是吧,相互的。2000年我们创作改变,生活改变。

艾未未:下回想做什么?

映里:这次回日本,因为十年没回去过年了。

荣荣:十年没回日本过年,今年回去了。

映里:想能去日本农村拍一些照片。好像小孩在那里也很好,特别自然。后来没有拍,很奇怪的。

荣荣:有一种矛盾状态,跟三影堂有关系吧。精力、时间不允许,三影堂还在路上,还需要我们管理。以后希望能远一点,能回到原来的创作状态。

冯博一:和个人的创作状态还是有冲突。

荣荣:现状不允许呀。

冯博一:荣荣以前对恶劣的环境比较关注,和映里在一起后变化挺大的,比如富士山系列。

荣荣:那个时间段比较特殊,刚领完结婚照证。

艾未未:标准模式,你们俩在自然中。

荣荣:拆迁也是自然。

艾未未:如果离婚了还会一起合作吗?

映里:看缘份吧。

冯博一:最后一个问题,你们合作后,与各自以往的创作最大区别是什么?

映里:之前都是独立的,作品在内心里;合作的改变,通过生活,作品哪里都是可以拍的。

冯博一:荣荣呢?

荣荣:对,那时在东村,现在在草场地。环境改变,没有刻意,都是身边的事。

艾未未:小孩怎样?健康?

映里:最近全部得流感啦。

艾未未:很辛苦,累不累?乐趣多吗?

映里:我只管小孩。

荣荣:我也管的。

艾未未:挺了不起的!

荣荣:没有。以前,我老爸老妈有更多小孩。

艾未未:那不太一样。日本幼儿园好不好?

映里:没什么教育,只是玩。

艾未未:玩,做游戏,那不就最好嘛。中国人能进吗?

映里:现在政府开始管,不让外国人办学校。

艾未未:捣乱!其实家族经营也可以啊。

映里:对,我们也在考虑。

艾未未:呵呵,我的几个问题你们都没有正面回答,本来还想再深入一点。我们认识都18年了。

   上一页   1   2   3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