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宋永进:我的艺术之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3 09:18:52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是我的所爱

我报考美术院校的出发点很单纯,仅仅因为喜爱,甚至在哪些院校有美术招生也不甚了解的情况下,就毅然放弃了在老师眼里已然“收纳囊中的理科院校”。对于所选的专业,多少年之后会怎样热门,或如何能赚钱等问题,压根儿就没想过。在之后四处打听哪儿有美术老师,哪些院校开设有美术专业的过程中,才慢慢地了解到原来当时美术院校的招生量很少,报考美术院校远比普通院校难度大。浙江美术学院(今中国美术学院)一个专业录取名额仅七八名,考生却达到近千名。对于连县城都没去过几回的我来说,浙江美院实在是太遥远了,要想考进去简直像登天一样难。然而奇怪的是,正是这种遥不可及的感觉诱惑着我,唆使我努力地朝着它靠近。第一次考试专业成绩居然能够上线,真有些意外。虽然落榜了,但带给我的并非是“情理中的”伤心、失望或气馁,反而是信心、勇气和期待,因为我似乎已经触摸到它了。一而再、再而三,应考三年才实现这个单纯的理想,因而倍加珍惜。记得考取那年报考了三所学校:浙江美院、浙江丝绸工学院和西北纺织大学,专业复试和文化课都顺利通过了。尽管设计专业在当时就业前景相当好,可从小喜欢画画的我最后还是把浙江美院作为填报的第一志愿。现在想来,能把自己喜爱的专业作为一生的事业是幸运的,更是幸福的。

寂寞也是一种享受

提着画箱、背起画夹出门去写生的场景,在许多人看来是一件十分浪漫的事。事实上专业探索的过程并非只有浪漫。抵挡住尘世的喧嚣和诱惑投身艺术,伴随而来的是寂寞、枯燥和清贫。不过,整日埋头在作品里对我而言是一种别样的享受,就像花池边静静期待中的垂钓,那种自在和充实感以及一件件作品问世后的那种欣喜和成就感是其他任何豪华享受也难以替代的。从造型的训练、色彩规律的把握到画面形式的探究,从对西方现代艺术审美方式的体悟到对后现代艺术观念的理解,从西方油画的学习和借鉴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挖掘,从绘画语言的自由把玩到自觉的文化探求,从现实生活的体验到审美个性的形成,从心灵的自我净化到艺术格调的升华,这一波又一波的学习、突破和提升,思想的洗礼、人格的历练、心灵的捶打,这个漫长的过程时而有顿悟的惊醒,时而有迷途的困顿,时而有收获的欣喜,时而有失落的辛酸。但始终不变的是来自内心深处的召唤,那个内在的声响。对我来说,艺术就是对这种内在声响的应和。这种应和自然是寂寞的。但是,寂寞也是一种享受,它既不平面也不单色,而是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是一部多声部的交响曲。

艺术就是我的生活

曾经有一段时间,参展和获得各种奖项成了我的追求,甚至没有中国美协挂名的展览不屑于参加。虽然入选和获奖之后的那种兴奋激起了更大的创作欲望,但随之却发现,个性化的艺术探索和自由表达在不知不觉中被评委所谓的“权威”评判所约束,同时虚荣心和功利心也会随之悄悄萌生。于是,艺术本身被搁置于一旁,评委的“权威标准”替代了自我。自由而幸福的艺术创作变得像完成规定的任务一样乏味而令人疲惫。最初的创作冲动和自由自在渐渐消逝,那份纯真的艺术天性倏忽不见了。我猛然惊觉,艺术必须回到初衷,去应和那份内在的声响。本真的自我才是个性。

画画犹如养花。有的人养花为了消磨时光,就象啃瓜子一样;有的人养花是为了卖个好价钱,就像种庄稼;有的人养花是追求时尚,为了展示身份的高贵,就像带名贵手表抽高档雪茄。而我,则把养花看作是自己的生活,就象吃饭穿衣一样。在生活化的艺术状态中,经典作品的文化内涵悄然转化为个人的艺术气质,生活中熟视无睹的种种现象和经历源源不断地转换成个人的艺术养分,无需粉饰、无需伪装、无需绞尽脑汁,平平淡淡、实实在在、真真切切,那个本真的自我不经意间便在画面上自然浮现。

 

文/ 宋永进

2010.4.27于寓所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