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声音

汪建伟:当代艺术需要“发现” 更需要重新理解“发现”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8-18 16:49:22 | 文章来源: 上海证券报

作为“发现:发现当代”项目的三位策展人之一,汪建伟的任务是负责选取七至八位中国艺术家和其作品参展。那么他所选取的“发现”到底是怎样的?他将对这里的“发现”作出怎样的理解和阐释?他衡量或者决定“发现”的标准是什么?他的观点与其他两位策人是否一致又或者相异?记者连线到了刚刚回到北京工作室的汪建伟。

“交叉”让“发现”更有意义

汪建伟是中国最早也是最重要的新媒体艺术家。一直以来,他都致力于研究综合知识以及多学科交叉对当代艺术的影响,试图应用多样化的学科方法来创造新的艺术语言。在艺术上,他实现了作品跨越电影、话剧、录像、装置、表演艺术、公共艺术以及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正如他所说,他并非第一次从艺术家的身份跨越到策划者位置上。

汪建伟坦言:“秦思源选择我做策展人,基于两个原因。第一,我本身就一直在艺术上关注‘交叉’问题;第二,‘发现’这个问题本来就需要很多不同的看法,尤其是当策展人的身份、知识结构不同的时候,就更能形成对艺术认知上的‘交叉’。在这样的基础上,合作也就有了意义,‘交叉’也更有意思。”

他告诉记者,他选取的七位中国当代艺术家是张慧、刘韡、李永斌、石青、徐震、冯梦波和杨俊。这里的选择是基于他要让大家看到中国当代艺术里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既这些艺术家和作品是不被西方媒体或市场传媒所确立或熟悉的。

熟悉与不熟悉都会有发现

他说:“这七位艺术家中有大家熟悉的,也有大家不熟悉的。这里实际上就是我对‘发现’意义的理解。往往,大家都会以一种既有的理由或者思维去‘发现’。对于‘发现’的概念,人们往往都被遮蔽在熟悉感或者概念思维中。所以,我要做的就是挑战经验,对已有事物进行再次印证。例如,冯梦波、徐震都不是陌生的艺术家,然而当人们看他们的作品时,实际上并一定很熟悉,也不一定理解。从熟悉的人的作品中看到“陌生”,不也是一种‘发现’吗?另一方面,作品还没有完成或正在形成过程中,‘发现’也可产生。”

汪建伟告诉记者,这就是他对“发现”的两种理解。无论艺术家是熟悉的还是不熟悉的,他只关注作品本身。熟悉的艺术家,其作品有被重新“发现”的可能;不熟悉的艺术家,或许其作品并未完成或正在形成的过程中,也同样能被“发现”。

“这七位艺术家的选择都是通过作品来了解的。正如当代艺术重要的不是材料或者表现形式,而是思维方式。”汪建伟说:“例如石青,原来一直是以影像、表演以及录像的形式在探讨艺术,这次呈现的则是装置。表面上看,艺术家改变了材料和语言方式,实际上,这里我之所以选择石青,重要的不是材料或者语言,而是艺术家的思维方式。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当石青这件作品被展示出来的时候,观众就会发现其作品与展示空间之间会产生一种非常深层的关联,观众由此就能体悟到‘发现’的另一种意义。”

汪建伟告诉记者,他在关注这些艺术家作品的同时,也非常关注这些作品本身与艺术家过去之间的连接。他认为,艺术家的作品如同一个连接点,既是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连接点,也是艺术家现在与过去的连接点。

对于该项目参展艺术家的具体作品内容,汪建伟并不愿透露太多。他表示,这样才能让观众自己去领悟“发现”的意义和内涵。至于,同是该项目策展人的Mami Kataoka又是如何理解并实施“发现”的呢?汪建伟透露,他们既有不谋而合之处,也有相异之处,就待观众自己去“发现”吧。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