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科技抢占脑力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准备一节艺术体验课!

第2025/2/22-2/28期
2025/2/22-2/28

推荐精彩艺术展,不负周末好时光

来源:艺术中国

科技抢占脑力的同时,别忘了给自己准备一节艺术体验课!

本周,多地中小学迎来开学首日,各大高校师生也陆续返校。开学季,,“DeepSeek”、机器人、人工智能(AI)强势登陆“开学第一课”,成为春季开学一大亮点。在科技抢占脑力的同时,也别忘了给自己准备一节课外艺术体验课。
本期《周末去哪儿》特别推荐多场目前正在高校美术馆、博物馆展出的艺术展览,包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为了趋向美玉的艺术:纪念王逊诞辰110周年史料辑佚展》、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乙巳说蛇》;还有兼具知识性、故事性和审美体验的展览包括上海世博会博物馆《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苏州吴文化博物馆《红楼梦——图像史与物质文化》、香港艺术馆《塞尚和雷诺阿的世界:法国橘园美术馆及奥赛博物馆珍藏展》等。
本周新开幕的展览有当代唐人艺术中心《面对面——童雁汝南个展》、站台中国《时间的形状:20周年特展》、上海艺术门《松元千里:宇宙! 白色辉光》等。
此外,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于2月19日进行展品更换,东晋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唐孙位《高逸图》卷、五代徐熙《雪竹图》轴、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将暂别展厅,代之以另外5件/组精品文物。希望这些展览丰富你的生活。

1.传移模写: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作品展

临传唐韩干《牧马图》,黄均,1953年

临唐敦煌石窟壁画(二),李斛,1961年

“传移模写”是南齐画家谢赫在《古画品录》中提出的六法之一,指临摹前人书画作品。传移模写是练习绘画基本功的必经之路,许多著名画家都十分注重对历代经典作品的临摹,通过师法古人、融会贯通,最终自成一家。

展览陈列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临摹教学的临摹作品、课徒稿及临创转化创作共300余件,梳理央美中国画学科较为系统完备的教学规划和学科建制,探究中国画理法的当代重构,讨论当今传移模写的重要性和对未来的启示。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1日 - 3月16日 9:30 - 17:30
展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3层展厅)
全票:30元(需预约购票)

2.为了趋向美玉的艺术:纪念王逊诞辰110周年史料辑佚展

《美术》1954年第8期发表的王逊文章《对目前国画创作的几点意见》,引发新中国第一次中国画论争

展览系统介绍中国美术史家王逊的学术思想来源,以及他为了“趋向美玉”的中国艺术所做的现代体系性建构工作、贡献和特点,同时展现四十年来学术界对王逊遗著整理与研究取得的成果。

王逊(1915-1969)是新中国美术史学奠基人,他于1937年发表第一篇美术史论文《玉在中国文化上的价值》,认定中国美术史是从中国人对玉石的发现和使用开始的,将中国艺术精神概括为“一切艺术趋向美玉”。

1948年到1953年,王逊参与了景泰蓝改良、国徽设计、建国瓷设计等新中国工艺美术重大项目。他基于中国美感观念中最精粹的“素朴”观,发展出指导工艺美术改造“好看、好用、省工、省料”的原则性意见,为现代工艺美术事业的发展做出许多先导性、开拓性的探索。

展览时间:2025年1月21日 - 5月5日 9:00 - 17:00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 

3.面对面——童雁汝南个展

展览海报

2025年2月22日下午4点在北京798第二空间,当代唐人艺术中心将推出艺术家童雁汝南的个展“面对面”。

本次展览由前意大利罗马国家现代和当代艺术馆馆长的克里斯蒂娜·科鲁(Cristiana Collu)策展,系统地展现童雁汝南近年的作品100余件。‍童雁汝南二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修行式的写生创作,在艺术领域独树一帜。他的作品作为一种东方哲学和现象学的探究,诠释出当代人们的生命情感,呈现出面孔之下充满张力的场域和流变的过程。

展览时间:2025年2月22日-4月15日
展览地点: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4.时间的形状:20周年特展

展览海报

2025年春,恰逢画廊成立20周年,站台中国当代艺术机构将于2月26日呈现“时间的形状:20周年特展”。

此次特展将以空间的展览和线上梳理展览史的形式同时进行。画廊空间的线下展览将以绘画为主体,以管窥豹的呈现出我们对艺术的理解和视角。线上将推出“20年展览史”的文献项目,概述20年来站台中国的艺术家们、艺术同仁与艺术生态的互动和艺术生产,将过往的时间和事件以文献的方式在迭代的互动与传播中显化出新的肌理。

展览时间:2025年2月26日-4月6日
展览地点:站台中国

5.卢贝娜·希米德

卢贝娜·希米德,《时髦的婚姻》,1986,综合材料和声音,尺寸可变。由艺术家、伦敦Hollybush Gardens画廊和纽约格林·纳夫塔利画廊提供。“太多的梦”展览现场图,洛桑州立美术馆,2022。©卢贝娜·希米德。图片由洛桑州立美术馆提供,摄影:MCBA,乔纳斯·亨吉。

展览借希米德获2023年玛丽亚·拉斯尼格艺术家奖的契机举办,由UCCA策展人栾诗璇策划,梳理了希米德近半个世纪以来的丰富创作。展出的19组(件)重要作品不拘泥于单纯的绘画呈现,而是将画笔延伸到了人形立牌、复绘的物件、肖像作品以及声音装置等多媒介上。希米德作为英国80年代黑人艺术运动的领军人物之一,她在丰富多彩的表现形式的基础上,始终将黑人群体的经验作为叙事中心,通过对个人生活迁徙、离散和重构的深情讲述,表达了对非裔离散社群历史的长期关注。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8日-4月27日
展览地点: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

6.与美为期:威廉·莫里斯与英国工艺美术运动

“草莓小偷”家居纺织品,威廉·莫里斯,1883年

威廉·莫里斯(William Morris,1834-1896),英国设计师、商人、诗人和社会活动家,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工艺美术运动”的领导者之一,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

莫里斯及其追随者从自然、历史、宗教和异域文化等诸多母题中获取灵感,同时也不断回望充满道德情怀的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从浩瀚的诗歌、文学、建筑和艺术中攫取创作素材。

本次展览汇集英国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收藏的123件(套)藏品,包括设计稿、纺织品、珠宝、陶瓷、金属制品、家具、壁纸等,探索1890至1920年间威廉·莫里斯带领下的英国工艺美术运动风潮,及其对当时人们生活及后世的深远影响。

“猫头鹰”壁毯,约翰·亨利·迪尔设计,1895年

展览时间:2024年12月13日 - 2025年4月6日9:00 - 17:00 提前45分钟停止入馆
展览地点:世博会博物馆(1号临展厅)

7.松元千里:宇宙! 白色辉光

艺术门本周末将呈现日本艺术家松元千里的个展《宇宙!白色辉光》。展览由沓名美和策划,是艺术家松元与画廊合作的第⼀次个展,同时也是她在中国的首展。松元的创作根植于日本传统扎染技法“绞染”(shibori),但她的实践超越了工艺传统,将织物转化为雕塑形式,探索个性与集体之间的张力。 本次展览汇集了大型纺织装置、动态艺术作品和发光雕塑,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空间体验。

展览时间:2025年2⽉21日–3月22日
展览地点:上海艺术门

8.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展品更换

南宋 李迪 雪树寒禽图轴,上海博物馆藏

上海博物馆东馆中国历代书法馆、中国历代绘画馆于2月19日进行展品更换,东晋王羲之《草书上虞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唐孙位《高逸图》卷、五代徐熙《雪竹图》轴、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将暂别展厅,代之以另外5件/组精品文物。

在首轮书画常设展中,上博毫无保留地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馆藏,仅晋唐书法板块就汇聚王羲之《上虞帖卷》、王献之《鸭头丸帖卷》,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等传世名品,包括原作及全部题跋。历代绘画馆首轮展品中,包括唐代孙位《高逸图卷》、五代徐熙《雪竹图轴》、五代董源《夏山图》、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轴》、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元钱选《浮玉山居图卷》等珍品。此外,首轮展品中还汇集了“元四家”中的三家之代表作——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倪瓒《六君子图轴》等。

展览时间:2025年2月19日起
展览地点:上海博物馆东馆

9.海上明月·纪念吴昌硕诞辰180周年艺术大展

展览现场

作为“何为海派·海上名家”艺术系列大展和中华艺术宫纪念一代巨擘诞辰180年的重磅大展,首度聚焦吴昌硕从1912年至1927年定居上海后最辉煌的人生15年,剖析吴昌硕作为杰出艺界领袖,如何修炼艺事,焕发异彩,以其卓越的艺术魅力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推动了整个海派书画乃至中国近现代艺术的传承、创新和发展。180余件精品、逾1500平米的展示面积为近年同类型展览之最。

展览时间:持续至3月31日
展览地点: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

10.偶遇—韦斯·安德森

展览呈现了300张摄影作品,这些作品皆出自《布达佩斯大饭店》导演韦斯·安德森的粉丝之手,他们以韦斯·安德森的手法,拍摄了各自所看到的世界。

展览时间:持续至2025年3月16日
展览地点:上海复星艺术中心

11.桃花得气美人中——明清江南女子的艺术和生活

以聪颖博识女性的才艺为主线,通过《美人图画》《风流节慨》《迈出香阁》《玉台掇珍》四个单元,立足于杭州博物馆现有藏品,并联合故宫博物院、上海博物馆、天津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吉林省博物院、辽宁省博物馆等15家文博单位,遴选与“她们”相关的文物,阐述明清才媛重要的艺术交往和创作,为观众提供更加细腻、更为饱满的情节和更加有趣的观赏角度。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8日—2025年2月24日(本周末最后展期)
展览地点:杭州博物馆
 

12.红楼梦——图像史与物质文化

展览现场

呈现100幅旅顺博物馆馆藏《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图》,并辅以《红楼梦》相关文物53件/套,以插图与文物相结合的方式,向观众呈现一场图像与物质的红楼梦故事。 

展览时间:2024年11月20日-2025年2月23日(本周末最后展期)
展览地点: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13.塞尚和雷诺阿的世界:法国橘园美术馆及奥赛博物馆珍藏展

保罗·塞尚,《苹果与饼》

本次展览是中国香港首个以两位印象派代表人物塞尚和雷诺阿为主题的展览,共展出来自法国橘园美术馆及奥赛博物馆的52件画作,其中51件首度在港亮相。展览旨在呈现塞尚和雷诺阿的艺术风格与成就,同时揭示他们之间的深厚友谊与切磋交流。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7日-5月7日
展览地点:香港艺术馆

14.乙巳说蛇

展览海报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为迎接乙巳蛇年,遴选24件(套)与蛇相关的馆藏文物进行展出,探讨蛇在中国历史中的不同形象,重点展品包括战国持戈执蛇鸟人铜印、山东嘉祥县洪福院出土东汉画像石拓片、清代居廉《动物册页》及王素《十二生肖故事挂轴》。

展览时间:2025年1月10日-6月21日
展览地点: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

(图片源自网络,撰文/编辑:台馨遥)

周末去哪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