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在美术教育的前世今生中重见你我

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在美术教育的前世今生中重见你我

时间: 2025-01-09 17:30:44 | 来源: 艺术中国

嘉宾为展览启幕

1月8日,由北京师范大学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主办,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国书店提供文献支持,北师大未来设计学院、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承办的“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1904-2024)”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隆重开幕。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旭,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王鸿运,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代表,首都博物馆、首都图书馆、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书店出版社、燕山出版社、学苑出版社等机构、合作单位领导及代表出席开幕式。

开幕现场

自1904年1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图画科正式进入中小学课堂到2024年,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正好走过了120个春秋。“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1904-2024)”通过“学制维新”“新旧杂陈”“继往开来”三大板块,以教育政策、大纲、课标等为线索,以教科书、教辅、教参、教具等为主体,辅以教学计划、课程表、成绩单、学生作业等丰富多样的资料,以基础美术教育体系萌芽期(1904-1912)、基础美术教育理念探索期(1912-1949)、基础美术教育学科化建设期(1949-2024)为时间线索,多维度梳理了中国基础美术教育120年的发展历程。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旭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长旭在致辞中表示,北京师范大学是我国现代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的重要策源地,也是国家教材研发的重要基地。此次展览的举办,既是对基础美术教育120年发展历程的回望,也是深化学术交流与合作的宝贵契机。期待通过这次展览,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关心、关注基础美术教育。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王鸿运致辞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长王鸿运在致辞中介绍到,本次展览内容丰富,脉络分明,通过一件件珍贵文献档案,生动再现了中国基础美术教育事业从早期探索起步,到中期曲折前行,再到新时代创新飞跃的发展历程。“此次展览的举办,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与北京师范大学开展交流合作的一次有益探索,必将为推动新时代教育发展和文化繁荣贡献档案智慧和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致辞

北京师范大学未来设计学院院长高鹏表示,2024年6月,北京师范大学在珠海校区启动建设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依托未来设计学院运行管理,力求将博物馆打造成为基础美术教育文献的汇集之地、保护之地、研究之地。“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由未来设计学院与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协同策展。“我们希望通过这次展览,激发社会各界对基础美术教育的重视和思考,进一步推动我国基础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未来设计学院作为创新教育发展的新兴力量,始终以‘设计为未来美好生活’为导向,持续探索跨学科设计教育的新范式。”

展览开幕式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副馆长王金龙主持

本次展览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负责人李洪波为嘉宾导览

据“镜鉴未来——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策展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博物馆负责人李洪波介绍,本次展览展品总计1359件/套,其中含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馆藏文献35种,包括第一次公开的清代学部档案12种,端方、张百熙、张之洞等关于教育变革的奏折、电报,关于女子教育的发起和遭到抵制的奏折,以及清代教材出版的审批文件等珍贵档案。“中国基础美术教育从早期的萌芽探索,到中期的曲折发展,再到新时代的创新跨越,每一份文献、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深邃。它们不仅见证了基础美术教育在这片土地上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更凝聚了一代又一代美术教育者的智慧与汗水。” 李洪波补充道。

嘉宾观展

展厅现场

学制为新——基础美术教育体系的萌芽(1903-1912)

清末从《钦定学堂章程》的搁浅,到《奏定学堂章程》的实施,再到“科举制度”的废除,短短几年的时间,中国教育系统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旧式教育被新式学堂取代,教学内容从四书八股向读经讲经、修身、算术、历史、地理、格致、图画、手工等多学科教学转变。新式教育废科举、兴新学使图画科正式进入教育系统,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与教科书是教学的重要资源。新学制颁布后,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习画范本”,学部图书局出版的“学部第一次编纂初等小学图画教科书及教授书”等,都成为普及美术教育教科书出版的基础和开端。

学制为新——基础美术教育体系的萌芽(1903-1912)

以《天演论》与《海国图志》作为开篇,铺陈出第一板块的历史语境

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钦定蒙学堂章程》

商务印书馆创始人夏瑞芳为将初高等小学各种教科书注册事呈文

女学利弊之辩:1902年湖北巡抚端方上奏“恳请建立女学”,而掌浙江道监察御史王步瀛则奏请“设立女子学堂需预防流弊”

新旧杂陈——基础美术教育理念的探索(1912-1949)

20世纪初教育家蔡元培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著名观点,力倡美育,反对清代实用主义美术教育。但随着社会时局的变化,教育政策也随之改变,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动荡交替,根据地与解放区推进发展,使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经历了一段不平凡的岁月。  

新旧杂陈——基础美术教育理念的探索(1912-1949)

新学制下的多元美术教材出版

“上承实业 下启实用”展示壬子癸丑学制的美术教育变革

1912年公布的《中学校令施行规则》 规定,图画课的要旨是“在使详审物体,能自由绘画,兼练习意匠,涵养美感”。此时的图画教育主要沿用旧式教科书。20世纪二十年代,新的课纲把小学图画改为“形象艺术”,教学内容明确提出欣赏、制作、研究三个方向,而在1929年8月颁布的《小学课程暂行标准》,又将“形象艺术”改为“美术”,但初中仍称“图画”。20世纪三四十年代,随着外来文化的进一步影响,绘画种类愈发丰富,铅笔画、毛笔画、蜡笔画、钢笔画、水彩画、剪贴画等品类的美术教材纷纷出现。

抗战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的基础美术教材及相关文献

1938年,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颁布《陕甘宁边区小学法》,规定小学教育的宗旨是发展儿童身心,培养民族意识、革命精神及抗战建国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在艰苦岁月里,各地教育者和美术工作者运用美术工具宣传革命,为新中国美术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这一时期的美术练习本和带有成绩的图画册

“壬戌学制 教育变革”展示图画、美术及形象艺术教科书名称的转变历程

继往开来——基础美术教育学科化建设(1949-2024)

该板块以新中国成立后至今,不同时段依次发布的图画(后称“美术”“艺术”)“教学大纲”或“课程标准”为主线,系统地呈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基础教育美术教材发展及学科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展厅现场

1979年,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美术教学大纲(试行草案)》,将此前《大纲》所称的“图画”,更名为“美术”,并第一次把中小学美术课分为绘画、工艺、欣赏三大类。80年代我国开始出版农村版美术教材及乡土美术教材,使地方特色美术资源进入课堂。

 “乡土美术 地方特色”展示地方特色美术教学资源的开发

由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及《中国教育报》文章《从“大纲”到“标准”》

2022年颁布《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及相关教材

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2年原有的《美术程课标准》改为《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课程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润心、以美培元,引领学生在健康向上的审美实践中感知、体验与理解艺术。

展厅现场

“镜鉴未来”全面而多维度地梳理了中国基础美术教育的发展历程,从美育视角管窥现当代中国教育的跌宕起伏,从而为未来的教育提供相关参照与范式。观众们不仅可以在展览中追溯中国基础美育的源头,更能在展厅中重拾自己成长学习的校园记忆,在回忆和共鸣中以史观今,展望未来。

展览现场

据悉,本次展览面向公众免费开放。 

 

 

 


 

  

 


 


 


中国基础美术教育文献展——在美术教育的前世今生中重见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