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13个房子,58年人生——宋冬新展亮相松美术馆

13个房子,58年人生——宋冬新展亮相松美术馆

时间: 2024-09-23 16:01:28 | 来源: 艺术中国

松美术馆

图文_王尔晴

近期,宋冬新展“13个房子”在松美术馆开幕。这是宋冬迄今为止在北京举办的最大规模个展,内容从他1966年出生开始,作品跨度长达30多年、数量超300件,80%为新作。这一系列囊括了装置、行为、雕塑、影像、绘画、记录片、档案文献等多种媒介形式的作品,是宋冬艺术人生的回望,是创作理念的提炼,是空间的演绎,是时间的故事。

松美术馆

第一个房子“天地间”

1966年,宋冬出生于北京胡同。1989年,他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踏上艺术之路。彼时,时代之风浩荡奔涌,新潮艺术方兴未艾,这一切,推着他走出画室,拥抱“装置艺术”“行为艺术”这类全新的语言。而透过“艺术形式”的外衣,个体人生与社会和时代的互动,又不断形塑着他“矛盾共同体”的理念。

第二个房子“客厅”

“怎么写艺术标语?要矛盾!要多元!因为笃定和怀疑是艺术的一体两面!”本次展览中,宋冬大量使用了看似矛盾的短语词,如“无忌和禁忌”“原创与赝品”“自然和抄袭”“极繁和极简”“是是和不是”等,矛盾双方的互动与调和不仅构成了展览的叙事线索,更成为观者探索宋冬艺术的密码。

第二个房子“客厅”

分界与无界

本次展览通过空间的分界,把松美术馆切分成13个风格迥异的“房子”,分别是天地间、客厅、执空、友谊、双魔方、金屋、是我不是我、糖果屋、暗室、天井、明室、博物馆、没有人是一座孤岛。通过宋冬和策展人崔灿灿的精心设计,每个空间都被赋予了全新的属性,都承载着不同的主题与情感。

第二个房子“客厅”

第三个房子“执空”

第十三个房子“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例如,“天地间”以整个美术馆园区为画布,在草坪上显影时间的刻痕,有着对宇宙万象、自然轮转与人生变迁的思辨;“客厅”则摆布着各色椅子,营造了一种彼此交流互动的氛围;“执空”以笔写“空无”,通过举重若轻的东方式哲思,探讨存在与虚无的哲学命题;“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被镜面不锈钢覆盖,在反射影像的变形和扭曲中,追问我们能否找回那些被忽视的价值。

第八个房子“糖果屋”

然而,在空间分界的同时,也暗含着艺术家消解边界的本意。在宋冬看来,“艺术本无边界”,他甚至不喜欢“跨界”的说法,认定艺术本身就是边界模糊,向外敞开的。正如这些房子的存在本身,就是对传统展览空间的消解,而展览中很多作品都具有互动性和参与性,有观众可以自主品尝的“糖果屋”,也有“双魔方”中可以随时来一局的街机游戏,还有“没有人是一座孤岛”中的桌椅、桌面足球、健身器材,艺术与生活的无界性在互动与参与的过程中得到了更加充分的体现。

第六个房子“双魔方”

“双魔方”中的游戏机

此外,被分界的空间本身也无法被孤立看待,有如“双魔方”中,两个空间分别装有音钵和游戏机,让宗教的崇高性与世俗的娱乐性并置;在“我不是我”中,上下两个房间以地板(天花板)为界实现镜面对照,或许寓意着自我审视与追问;“明室”和“暗室”通过直接表达“不相信”的“明示”和电视机无信号雪花片的“暗示”构建起表意的互文……这些房子之间互为勾连、对照、镜像,空间与空间消隐边界的转换与重构,才是理解展览的关键。

第九个房子“明室”

第十一个房子“暗室”

第十二个房子“博物馆”

艺术与生活

宋冬曾提到,“我的职业是生活,业余做艺术”。

他善于从平凡中发现不平凡,从日常中提炼艺术的真谛。他最初成名的作品,如“物尽其用”“穷人的智慧”“剩余价值”等,都体现了他现实主义和抽象观念并行的艺术立场。

第四个房子“友谊”

“友谊商店”中的旧物

“友谊商店”中的旧物

徜徉展厅,观众可以看到许多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元素被赋予了新的艺术生命。例如,在“友谊”中,宋冬打造了一个“商店”,里面摆满了各种旧物——暖水瓶、晶体管电视、手电筒、缝纫机、磁带——他们是兼具时代记忆与个体记忆的符号。

“友谊”中的“80年代的集体宿舍”

“80年代的集体宿舍”中的老照片

同样在“友谊”中,宋冬设置了一个“80年代的集体宿舍”,墙上张贴着那时的旧照。其中有一张是一群年轻人在中国美术馆前的合影,那是宋冬和他北京师院85级美术系同学的作品展,是属于他们的黄金时代。在暖色的灯光中,观众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回忆与情感的世界,品味着一份跨越30年的温暖怀旧。

第七个房子“我不是我”

第七个房子“我不是我”

“我不是我”中的宋冬“成长史”

在“我不是我中”,脚手架填满了整个空间,似是曾经“大基建时代”的剪影,与墙壁上宋冬的“成长史”相呼应,串联起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

作品《风的事件》

在作品《风的事件》中,宋冬运用监控录像呈现了一个建筑倒塌的瞬间。它让观众重新审视“建筑”与“生命”的关系,映射着当代人对稳定与不确定的思考,以及对社会变迁的敏锐感知。

然而,宋冬的现实主义的描绘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抽象观念紧密相连。他通过艺术语言对日常物品、场景进行重构与解读,赋予其超越物质层面的象征意义。

第五个房子“金屋”

第五个房子“金屋”

“执空”局部

策展人崔灿灿将展览中的“物”划分了三种维度。第一个层次是“物向内的结构”。如“金屋”中的“金”,和其他如玻璃、木、镜面等,散发出独属于自身独一无二的特质。其次是“物向外的关系”。如“友谊”“糖果屋”中的物品,他们与人、时代和他者的关系,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美学与道德、伦理与技术,意志与现实。最终,展览聚焦到“物自己”。就像展厅前的一块陨石,“天井”的一片天空,它们早已超脱于人而存在。这三重维度,也勾画出展览从个人走向时代,从现实走向想象,从主题走向意识与感知的弧光。

“友谊”局部

作品《不是最后的晚餐》

第十个房子“天井”

宋冬写道“这个房子中有着天地的变化,这个房子中有着时间的惊吓”。58年人生,30载从艺,时间的力量,让对于宋冬的艺术解读变得厚重。本次展览中,许多作品都有“剩余价值”“穷人的智慧”“同窗异梦”“繁华的虚空”“365个赞”等作品创作观念的沿用,而展览结束时的印章,也有“盖印禅师”这让人会心一笑的彩蛋。

“友谊”局部

而时间也是最大的变量,正如宋冬所言,“中国里的13代表‘变数’与‘可能’”,“13内外有别,状态不定”。正如他不断探索的艺术来路,或也预告了他对于未来创作的期许。(本文图片均由作者拍摄)

13个房子,58年人生——宋冬新展亮相松美术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