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策展与未来”青年策展人系列学术座谈活动继在四川美术馆举办前两场座谈之后,第三场与第四场座谈移师中华世纪坛艺术馆举办。8月22日上午,学术座谈活动第三场座谈举行,主题为“作为文化地标的策展与引领”。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画院院长吴洪亮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吴洪亮围绕“共情场域与二次传播”进行了主旨发言,他指出,我们如何通过展览能深度地使公众参与,并且使展览产生的真正的影响。从没有人来的美术馆到流量颇大的美术馆,我们是不是有一套可行的方式,进而能够生成一个深读的方案,就是所谓凝视的过程,这个凝视的过程可能会使艺术作品或者展览内容产生真正的可持续性。如何以一个传播的视角来回观作为策展人所建构的场域,这个过程其实就是一个静态和动态关系的拿捏以及激发观众接受能力的研究成果。用熟悉的方式产生可认知的陌生或者新奇的内容。所以,策展人有时候做的工作不一定是对艺术本体的研究,而是在研究是一套接收模式和方法,来解决艺术的传播问题,尤其是促进二次传播的手段,非常重要。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
本场活动召集人、广东美术馆王绍强馆长以“新跨越·新篇章——时代中的广东美术”为题,分享了广东美术馆的学术研究与发展路径的核心经验。广东美术馆在构建其学术体系时以所在地南方出发,注重历史与当代艺术的结合,通过研究广东美术的发展脉络扩大到全国及海外,探索地域文化与国际艺术的交汇。此外,他还强调了广东三年展在美术馆学术品牌建设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广州三年展,广东美术馆在国内外艺术界树立独特的学术定位。它不仅是展示学术成果的重要平台,更是连接观众与艺术的桥梁。本届广州三年展由经验丰富的策展人带领,培养青年策展人,致力于将复杂的学术思想转化为生动的视觉语言,使观众能够在视觉体验中感受到深刻的艺术内涵。
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
成都市美术馆副馆长肖飞舸为主题“展览链接城市与公众——成都市美术馆的展览构建”围绕2021年开馆的成都市美术馆定位与运营、与城市共生的关系展开发言。她指出,一座现代化的大型城市美术馆,何以站住脚跟,怎么在一条强竞争中杀出一条血路来,所以定位很重要,差异化定位,差异化竞争也很重要。成都美术馆最重要的资产,第一是关注,开馆不到三年,已经拥有400多万观众,包括140万的微信公众号用户;第二就是年轻的策展人的团队,在成都美术馆展出的所有展览都必须进行全新的二创,通过二创才能真正锻炼学术团队、策展团队,提供优质的展览内容给观众;第三就是内容体系建设和品牌强化,如成都双年展、西方经典艺术展,吸引年轻观众的品牌展览。通过这个定位,成都市美术馆是一个以观众为导向的城市美术馆它跟一个城市是双向激励的过程,是与城市共生的过程。
凤凰中心馆长、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肖戈
凤凰艺术总编辑、副总裁、凤凰中心馆长肖戈在以“艺术与传媒的融合:凤凰中心的多维度策展思考与实践”为主题的演讲中指出:凤凰中心不仅是凤凰卫视的中国内地总部,更是一个融合艺术、传媒和科技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文化艺术中心。经过十年的发展,在这个100%中国创造的地标性建筑中创造了一个独特的文化空间,通过国际化视野与本土化实践,推动了艺术与传媒的深度融合。我们坚持的多维度策展思路,使凤凰中心在全球艺术界占据了一席之地。
在凤凰中心的非同质化的异形展示空间中,我们探索艺术创作与展示的创新性,强调与观众的互动体验。我们依托凤凰卫视强大的传媒网络,使艺术不仅仅局限于现场观众,而是通过全媒体形式触及更广泛的全球华人受众。此外,我们持续引入国际顶尖艺术家的展览,推动中外文化的深度交流。凤凰中心的使命不仅是展示艺术,更是通过创新策展和传媒赋能,放大艺术影响力,推动学术研究与公共教育,为全球文化的多样性和创新性注入新的活力。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高敬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策划总监高敬以“深挖地标属性—激活城市文化活力”为题,她谈到了作为博物馆和美术馆有可能给城市区域带来什么,她围绕作为地标的文化场馆所具有的思想性、公共性、艺术性展开。首先她指出近些年城市文化地标已经报告了宏大单一叙事的时代,体现了更加个性多元的特征。在新时代下,城市的核心是人以及对于人的城市发展观,对于城市的品质、活力、人文魅力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越来越突出大众文化的心理属性。在城市化推进过程当中,打造地标文化现象存在的挑战,如同质化现象严重、文化内涵挖掘不足、公众体验之后是否对开放性的思考与有效的讨论。基于此要打造地标型的公共空间,需要有三个方面的需求。第一要满足公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第二文化融合发展的需求,第三文化场馆场域发展的需求等展开,并结合中华世纪坛的案例梳理了需要创造什么样的有利条件和策略,最后她指出,作为城市文化地标的美术馆/艺术馆,需要谋特色定位,铸品牌理想。
武汉美术馆展览部策展人刘舒畅
武汉美术馆策展人刘舒畅以“展览结束是另一种开始——美术馆的 33分之一能做些什么”为题,谈到城市与美术馆之间存在着一种互惠共生的关系:城市为美术馆提供滋养的土壤,而美术馆则以独特的文化魅力回馈城市,赋予其活力。武汉美术馆依托这座城市南北文化交融的独特优势,制定了一种开放而包容的展览策略,涵盖了传统经典、水墨画、当代艺术等多个领域。自2019年加入美术馆团队,开始思考如何让展览更贴近公众,专注于艺术的心理潜能和情绪表达,希望借展览创造一个安全、安心的交流空间。无论是2021年的"言语之外——艺术与疗愈",还是2023年的"墨丘利的尾巴",或是即将到来的2024年第二届武汉双年展,策划过程中始终贯穿着对青年艺术家多元艺术形态的关注,以及对观众参与感的重视。鼓励观众将展览中激发的思考和感受带回日常生活。
广州艺术博物馆/广州美术馆陈列研究部馆员王华菁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陈列研究部策展人王华菁以“作为文化地标的策展和引领——以2000年与2023年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开馆展为例”,尝试探讨文化地标对策展思路的作用与反作用。首先她介绍了麓湖路馆开馆展“先馆后院”、“一院多馆”的策展理念,依托12个岭南地区的名人馆,构建了独特的展览品牌,较好的解决了地域性与整体性的关系,获得了较为清晰的学术定位。其次介绍了艺苑路新馆开馆展“亮家底、借东风”的策展思路,在原有的基础上继续发挥其兼具美术馆与博物馆的双料馆优势。最后,通过“万壑争流”展与“五色”展两个案例,讨论了作为地标馆在文化普及与社会教育方面的重要性,以及提出地标馆策展IP化运营的一些思考。
中国国家画院副研究员王聪丛
中国国家画院副研究员王聪丛在评议环节指出:美术馆人,不仅是文艺工作者,更是“文明”建设者。回溯“城市”这个词,它和“文明”有一脉相承之意义。文明civilization源于civil,城市的、公民的。这意味美术馆“化与育”的本质,“美术馆”的空间要照亮每一个公民的心灵。美术馆要不断回归文明的维度中,在一方水土上不断面对真实的人,深度赋能。当把视野聚焦,我们也会从国际博物馆定义的变迁、我国美术馆事业百年发展历程看中这条宗旨始终贯穿其中。
当我们带着这样的宗旨去观看今天的5个案例,从地域上看,有东部、中部、西南部地区美术馆;从性质上看,有国家级重点美术馆、重要省市国有美术馆,也有像凤凰中心美术馆等多样的美术馆类型。从中大家会感受到美术馆人在进行的多元化实践,又在“万变不离其宗”中不断成长。
成都美术馆的肖飞舸馆长在讲述中谈到建馆之初的“三无”局面,但又在其中反复强调“以公众为核心”的理念。从中让我们领会美术馆最初的力量,这也蕴含着每一位美术馆人的发心。美术馆事业要始终“以人为本”。粗略的分,对外面对美术馆公众,对内美术馆要不断完善自身团队建设。面对观众需求,成都美术馆在建设过程中不断在构建展览体系中,探索多样方法。此外,肖馆长谈到一个关键词:“成长”,不断带领年轻策展人团队进行摸索、创新、成长。这不仅体现美术馆管理者的思维,也是美术馆长期扎根于地域,持续发展的动力。这个案例,值得我们每一个美术馆人探寻如何更好把握内外平衡、可持续发展规律。
凤凰中心美术馆肖戈馆长,谈到一个非常关键的词叫“愿景”,“愿”这个字是“心”上面一个原来的“原”,这就意味着我们的初心。在这个维度上构建持续性、公共性。凤凰中心美术馆有着自身独特基因,透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透过多元化的媒介去传递艺术的信息,从近及远地吸引更多人参与艺术事业发展,也是值得我们借鉴的。
中华世纪坛艺术馆高敬呈现的案例中有深入的思考、系统的理论支撑,围绕城市文化发展的五个路径、三个平台,在总结里提到的关键词“打造特色、铸就品牌”。这提醒美术馆策展的战略思维,要在深入研判美术馆的综合条件中,找准发展战略,构建系统的发展体系,从而更好的打开艺术能量。
武汉美术馆的策展人刘舒畅,在分享具体的案例中,给予了很多人内心的感动,从中领略美术馆是一个打开人们心灵空间的通道。武汉美术馆作为一个国家重点美术馆,仅拥有33位美术馆从业者。她作为其中的33分之一,在“艺术与心理学”的跨界中,用一个精微的展览去探讨更多的策展可能。这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在不断回归本源的价值,在喧嚣的时代中,通过策展,构建人与人的深度连接。
广州艺术博物院策展人王华菁所在的馆,既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又是国家重点美术馆。他们具有深厚的家底,在新馆的开馆之际又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在新时代之下如何阐释这些作品,相信会面临更多的挑战。这意味“创新”的维度中,美术馆不仅是在做物理空间的坐标迁徙,更重要的是需要创新方式去活化典藏,传递一种更具备深度的文化视野和观念。
总之,回溯这十年,美术馆事业进入快车道,而疫情以后,策展人也会带来方方面面的挑战。呼应吴洪亮院长引用的威尼斯双年展上的苏轼“林下对床听夜雨”一句,苏轼的另一首诗蕴含力量和文化观照,也值得送给每一位策展人: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8月22日下午,学术座谈活动第四场在中华世纪坛拉开帷幕,主题为“立足于首都北京的文化策展”。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
本场活动的学术召集人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中国美术馆研究部主任裔萼的主旨发言主题“从阐释到创造——策展为首都文化赋能”,她谈到,策展可以从三个方面为首都文化赋能:阐述首都文化内涵,激活首都文化活力,创造首都文化新质。近些年来,首都涌现出一批阐释型策展的良好范例,策展人深刻理解并领悟首都文化内涵,以学术的方式予以阐释,令观众更好地理解并领略首都文化的基本内涵:源远流长的古都文化、丰富厚重的红色文化、特色鲜明的京味文化和蓬勃兴起的创新文化。这些展览激活了首都文化活力:现象级展览引发观展热潮,主题性策展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热情,优质展览提升城市活力。创新文化是首都文化之翼,需要新时代的策展由阐释向创造转型,以创造型策展,拓展首都创新文化的内涵与外延,创造首都文化新质。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金明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宋金明的发言,主要围绕“走进来”(吸引观众走进展览空间)和“走进去”(让观众沉浸到展览之中)两个关键词讨论了公众的观展体验问题。他以“回首风尘甘息机——徐悲鸿、廖静文手札展”为例,通过对展览逻辑、前期宣发、展陈设计、公教互动等方面的介绍,细致阐述了展览如何在保证学术性的基础上,让普通观众在观展过程中获得更好的体验。此外,他还列举了其他优秀的展览案例,认为展览无常形,良好观展体验的提供,需要在展览内容与观众之间嫁接起一个桥梁,找到既适合展览对象本身,又能让观众沉浸其中的方式,引起观者的共鸣与共情。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张楠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画院理论研究部副研究员张楠谈到从历史的视角来看待北京的文化发展,从而形成新的策展思路,这是每一个首都文化策展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她从北京画院今年主要策划的“齐白石在北京”的项目谈起。从研究到策划历时五年的时间精心打造,最终呈现了“齐白石在北京”多元的项目内容,以纪念齐白石诞辰160周年。此项目包括:结合文旅资源,打造齐白石IP;开发“齐白石带您看北京”的手机应用程序;以AI复现齐白石眼中的北京风貌;用大型展览呈现地域文化对艺术家的影响等丰富多样的形式与内容。整个项目体现了以现代科技为媒介,探索文旅深度融合的新范式。也为首都观众提供了重识北京的全新视角,更可以吸引民众以新趣味、新路线打卡北京、品味北京,借此更好地宣传北京历史文化,传承中华文脉。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校博物馆副馆长武洪滨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教授、校博物馆副馆长武洪滨以“北京建设“博物馆之都”背景下的当代艺术展览策划“为题,他指出,进入21世纪,伴随着全球博物馆的快速发展,建设“博物馆之城”成为城市文化发展的新目标。近年,有着丰厚博物馆资源的北京正式提出“博物馆之都”的定位。可一度作为物质遗存收藏之地的博物馆与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观念与表达形态之间似乎存在着定位的矛盾。然而,无论是探讨当今世界的议题,还是呈现新历史,当代艺术都无法缺席。20世纪晚期,“新博物馆学”与“新叙事学”的提出,强调作为空间叙事主体的博物馆对当代文化思想与艺术作品的关注与研究,呈现与保存文化多样性视域中被忽视人群的文化现象与诉求成为博物馆面临的一个新课题。本课题着眼于“叙事理论”介入博物馆领域所引发的诸种可能,探寻逐渐更新的博物馆叙事实践如何使其变成一个更具时代包容性和贴近大众的社会公共文化空间。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文化和旅游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研究馆员、《中外文化交流》杂志社副社长张膑
中外文化交流中心策展人张膑以“民间美术展览策划与国际传播”为主题进行了分享。他从自己的工作实践出发,由美术展览策划与国际传播关系引入,聚焦民间美术这个极具特色的艺术门类。他认为,民间美术展览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具象载体,通过民间美术展览策划与有效的国际传播,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提升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和影响力。他强调策划在民间美术展览中的重要性,主题设定与议题引导,作品选择与展示方式都会对展览的国际传播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最后,他结合《四季交响——来自中国的乡土绘画》《来自孔子家乡的民间美术展览》《丝路记忆——NICE Choice文创海外推广展之龙泉青瓷》这三个优秀案例,从静态展览到活态展示,从展陈设计到宣传推广做了详细介绍和具体分析。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策展委员范明正
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委员、首都师范大学美术馆策展委员范明正以卫天霖和张松鹤为例提出对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辈艺术家的梳理和研究建议,因故由范齐焉代为发言。新中国成立初期,北京地区聚集了大量的美术人才,有些人耳熟能详,也有不少人没有得到相应的研究宣传。卫天霖先生曾留学日本,新中国成立后任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其对印象派技法的传播贡献卓著,首都师范大学出资收藏其遗作194幅,并陆续结集出版和展览,但其在美术史的书写中并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其和徐悲鸿主流体系的疏离有关。张松鹤先生是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抗日游击战》的主创,创作了大量国家委托项目,他也身在留法雕塑家主流教育圈层之外,导致声名不高。发言只是抛出了问题,并没有涉及过多的方案,也呼吁同行共同参与。
中国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秘书长、北京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副主任、《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
盛葳在评议中指出,裔萼主任的主题是“从阐释到创造”,探讨了策展为首都文化发展的赋能,她谈到三个方面层层递进,一个是关于首都文化的内涵阐释,一个是首都文化活力的激发,一个是首都文化新质的创造,也举了很多展览案例。北京有很多包括艺术品在内的历史文化遗存,有很强的主题性美术创作的基础,还有红色文化的历史,还有京味文化等等。她还谈了创造文化的新质生产力,就要进行创造性的策展,需要变得有更强的创造力,需要把整个展览当成一个艺术品来做。
宋金明先生的发言主要谈大众观展体验与首都文化的传播,他谈到了“走进来”和“走进去”,首先是要吸引观众走进美术馆,然后让美术馆里的艺术品走进观众的心里面去。他以徐悲鸿和廖静文的手札展为例,还谈到了曹庆晖先生策划的王临乙和王合内作品文献展,这是一个令人印象非常深刻的展览。曹庆晖先生展前研究里强调“物料史”的方方面面,很具体,也很亲切,能够让我们更立体地了解和研究这些艺术家。
张楠女士的研究讲的是借历史的眼睛来看北京,她谈到的主要是齐白石的一系列的展览,她以齐白石诞辰160周年为例子,系统梳理了齐白石在北京的故地,他的朋友圈,他的交游情况等等,这也是当前做美术史研究和美术展览策划的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张楠女士是落实到展览策划上,我想这样一些做法也有很强的学科和学术的前沿性。像交游、朋友圈这样的一些研究切入点最早出现在社会学和人类学,特别是社会人类学领域。就像马克思说的一样,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交游、朋友圈研究的就是这个“关系”,对从社会角度研究艺术家很有意义。
武洪滨先生的演讲是建设博物馆之都背景下的当代艺术策展,这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在我们通常的印象中,博物馆代表的是过去、是历史,而当代艺术代表的是现在、现实和未来,这两者之间好像关系不是特别大。但是最近这些年在出现一些新的变化,有一年我在大英博物馆一进去就看到展望闪闪发光的不锈钢雕塑,正在和古代埃及的雕塑产生互动,这说明博物馆开始接纳当代艺术。虽然博物馆是进行历史叙事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但新的实践表明,博物馆和美术馆应该是民主的、开放的,这里应该是展开对话协商的平台,正是因为如此,它要容纳当代艺术。
范明正先生的演讲,讲了一个重要话题,新中国成立前后前辈艺术家的梳理,以卫天霖和张松鹤先生为例子。我们现在写美术史基本上都按照代表艺术家、代表作的方式写。可以这样打一个比方,每一个时代都是一个山峰,我们把不同山峰的山尖连起来就变成了美术史。但是这就存在一个问题,山腰山基全部都被忽视,因此在美术史中出现了很多“失踪者”,因为他们本应出现在美术史中,却被忽略了。意识到这一点,有利于我们重新梳理那些本应该重视而没有重视的艺术家,这样就能进一步改变既有的美术史的叙事。
张膑先生的发言涉及到谈到民间美术的策展与国际传播。民间美术研究也很重要,它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它是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人民是历史的创作者,这些文艺就是由人民所创造的,民间美术在社会主义文化中有自身的重要性。另外,随着大众文化研究的兴起,研究者越来越多的注意大艺术家、代表作之外的艺术实践,研究他们,对立体、全面研究一个艺术社会而言,至关重要。
主题发言结束后,专家还围绕主题进行了圆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