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开目剧场:形·影·神”登陆上海蟠龙天地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开目剧场:形·影·神”登陆上海蟠龙天地

时间: 2023-10-28 19:56:26 | 来源: 艺术中国

开幕式现场

2023年10月26日,由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Harvard FAS CAMLab)带来的首期文化体验项目“开目剧场:形·影·神”在上海蟠龙天地“程祠故里”开幕。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由哈佛大学洛克菲勒亚洲艺术史专席教授汪悦进(Eugene Y. Wang)领衔,此次项目由瑞安新天地携手开目文化科技共同打造。作品主要围绕形、影、神三个古典观念,展现中国艺术对于心物关系和生命升华的哲思与想象。“开目剧场”在超过三百年历史的古建程祠故里举办,正应和了其传播的中国文化与精神。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创办于2018年,致力于文化遗产的多媒呈现,打造新型艺术体验,将历史记忆与未来想象赋与表述,精神维度与艺术时空融为一体,本次“开目剧场”是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在中国的首发窗口。

在开幕式上,汪悦进教授通过视频欢迎大家的到来,感谢所有合作伙伴的支持,他谈到,“开目剧场”是一个新的尝试,一个以影像装置为主的沉浸体验剧场,在这里艺术展览被剧场空间化,剧场被展览化,展览呈现了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的思想火花、创意设计和艺术创新。

开幕式现场

瑞安新天地执行总裁张斌表示,中国新天地在过去二十多年一直在寻找文化、艺术的合作伙伴,试图以文化连接所打造的社区与城市和人,很高兴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的“开目剧场”与这一理念完全吻合,为社区和民众带来不一样的文化体验。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创作的超越传统的雕塑、绘画等艺术媒介,呈现了一种新的样式,是一种“动态形塑”,团队以数码手段和创新LED技术形塑了三个主要空间——《天舞·离形》《影壁·洞见》《心塔·步高》。

《天舞·离形》空间呈现

《天舞·离形》空间呈现

《天舞·离形》空间呈现

《天舞·离形》以敦煌佛教洞窟的静态壁画和雕刻人物样式为基础,将人物的肢体形态转化为空灵的动画,演绎了唐代佛经文本对乐舞的隐喻性描述。这些经文把舞者比喻成风中的火焰、香气或流云,把仙舞者形容为非物质的、超感官的、象征着佛教的“无形之身”的超然状态。作品展示了一个新的空间,介于可视与不可视,草木泥石与有情众生,形与神的相互转换,将传统固定的三维物理空间,转化为以流变为主线的多维时空。

《影壁·洞见》三维呈现

《影壁·洞见》取材于曾流行于中古的影窟,传说佛曾踊身入壁,成为壁上影像,介于有形与无形之间,游离于目中所见与心中所想。作品结合庐山的三维扫描图像、文献文本以及慧远的艺术作品,不仅探索了慧远在庐山洞穴中的感官体验,还阐释了戏剧性和仪式感、物质和神性等主题的关系。以地、水、火、风四个禅定次第为戏剧的内在线索,试图模糊外在山水与内在观想的关联,让观众体验在中古早期所发展起来的以“心眼”感知大千世界的文化境界。

《心塔·步高》作品

《心塔·步高》作品

《心塔·步高》取材于十一世纪创建的位于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木塔等辽代佛塔的塔内雕塑空间。全塔共五层,始于一层的受戒,渐入法界,最终抵达五层的曼陀罗境界,作品带领观众自下而上逐层登高,随着物理空间的层层转场,精神空间也层层展开,逐层升华。最后,会看到佛教的成、住、坏、空的物理时空观的演示。

程祠故里展览空间

传统的恒定的雕塑空间在此被转化为动态的数码形塑空间,观众的亲眼目睹和亲身体验使这个动态形塑的空间变为有意义的精神空间,“开目剧场”试图打造的是主客互动的精神空间。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4年3月31日。(图文/陆亦瑝)

蟠龙天地

蟠龙天地

哈佛大学中国艺术实验室“开目剧场:形·影·神”登陆上海蟠龙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