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埏埴为器——中日陶瓷艺术特赏》在Kyoto House举行

《埏埴为器——中日陶瓷艺术特赏》在Kyoto House举行

时间: 2022-12-26 10:20:49 | 来源: 艺术中国

埏埴为器——中日陶瓷艺术特赏于2022年12月26日至2023年2月28日在上海BFC外滩金融中心京都之家 (Kyoto House) 举行。

展览邀请了40位来自中国与日本的陶艺家,以“埏埴为器”为题,聚焦“器与土”的关系,以土为事,探讨当代之“器”,是如何突破了物象表层原始机能的遮蔽,以及现代性精神意志的覆盖,解构世俗之藩篱,冲破思维之桎梏,回归到物的本真、象的原形。展览以“地吐生万物,物乃土之作为”为线索,探寻“埏埴以为器”在中日两国陶瓷文化之间的脉络与演化,呈现传统工艺与现代审美循环往复的周期性轮回,这亦是一捧土,由土成器,又殛器归土的生命性循环。

展览借由“万物皆生”、“吐故纳新”、“返本复初”三个篇章展现中日陶瓷艺术文脉之间的交织互鉴的能动关系。此外,展览还通过“见器如常”篇章呈现了艺术家吴昊宇设计的日常之器,邀请观众透过器物窥视平凡的日常,觉知日常器物里那宏大却又充满神秘的无形世界。在“器与土”篇章,艺术家宋涛通过一系列介于完成与未竟之间的作品,为观众呈现了泥土经由手的动势成为器物的演化过程。这组大小不一的器物——完整的与破碎的、光滑的与粗糙的,形成一种极具张力的美感。在器与土的流转之间,器物仿佛又回到了一种最原初的状态,一种返本复初的朴拙之美。此外,展览还将携手现代舞团呈现身体剧场,通过抽象的肢体语言,演绎身体与泥土、器物之间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探寻尘归尘、土归土的生命轮回。

《圆心》宋涛

万物皆生

万物皆生于土而反于土,烧陶制瓷的过程也是器物生长的过程,如同生命的生长。几个世纪以来,匠人们掬一捧土,塑泥为器,传统的技艺、原初的器型在手与泥的碰撞之间,本能的展现出手部的态势与动能,在这一互动之中释放出一种自然朴拙的艺术感受。此篇章聚焦传统的技艺和器型,借由手这一媒介探讨器与土之间的依存关系。

《盏 志野》土渕善亚贵

《酒壶 藁灰釉》土渕善亚贵

《瑞凫香薰》童博闻

《⾼琉风铃壶系列》周凉凉

吐故纳新

器物跨越了时间的藩篱,从数百年前的传统技艺出发,历经了时代的变迁与审美的更迭,涌入进我们当下的文化语境。在这一演化路径之中,传统与当代的碰撞交织,在历史的长河中形成了互文镶嵌的关系,即“合”的状态。此篇章基于这一状态探寻器与土在传统和当代之间的微妙联系。

《片口酒壶酒杯 金龙》川崎 贵生

《辰砂 酒壶》土渕 善亚贵

《线刻金彩茶碗》冈山 高大

《月光山水金银碗》冉祥飞

《虚室·蜉蝣》吴非

《瑞霭》钟声

返本复初

地吐生万物,物乃土之作为。泥土借由手的动作,人的意志,最终成为思想精神的物质外化。此篇章从“泥”与“形”的关系出发,探寻艺术家运用传统技法的变体来塑造器的形式与状态,从而呈现出对“形”的抽象或具象表达。同时,当陶瓷文化进入当代艺术的语境,艺术家的视角又转而聚焦于器物最原初的状态,回归了一种“新的传统”,呈现了一种返本复初的朴拙之美。

《悄然的变化》金贞华

《子玉,胭脂》雷杰

《物·器》王川

《水纹大花器》谢东

《见器如常》吴昊宇

“埏埴为器”——中日陶瓷艺术特赏试图构建一个中日陶瓷艺术对话的平台,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一系列艺文事件与学术分享,聚焦技艺与形制、思想与方法,不断探寻“器以载道,物以传情”之精神。

“埏埴为器”——中日陶瓷艺术特赏

2022.12.26–2023.2.28

【参展艺术家】(按姓氏拼音排序)

伯耆叶子、川崎贵生、光武みゆき、福冈まさえ、高木岩华、冈山高大、谷口翠云、加藤清昌、加藤仁美、蒋力、吉川充、金贞华、雷杰、李振、罗爽、清水明、邱喜龙、冉祥飞、森俊山、山本昌弘、山冈高广、上坂妙、释博史、宋涛、田中大、土渕善亚贵、童博闻、王川、吴非、吴海东、吴昊宇、谢东、辛瑶遥、伊藤典哲、伊藤嘉峰、斋藤云乐、周凉凉、祝琛、钟声

【主办单位】

  KYOTO HOUSE 京都之家

【后援单位】

日本国驻上海总领事馆

【学术支持单位】

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陶瓷设计工作室

复星艺术中心

京都陶瓷器协同组合连合会

京都青窑会协同组合

【共同举办】

国际匠人协会

  BFC外滩金融中心



《埏埴为器——中日陶瓷艺术特赏》在Kyoto House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