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近40年他以“椅”入画,吴冠中称他发现新大陆

近40年他以“椅”入画,吴冠中称他发现新大陆

时间: 2021-12-31 15:14:14 | 来源: 艺术中国

艺术家王怀庆

剪影般的“明式椅子”悬荡于半空,巨型黑色画块自墙表“延伸”至地面……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本年度压轴大展“纵•横——王怀庆艺术展”构建起一个富有戏剧感的空间,回顾了艺术家王怀庆五十年来的创作历程。

“纵•横——王怀庆艺术展”现场

1944年出生的王怀庆如今被评价为中国跨越现当代关键历史时期的一位重要艺术家。他在对西方艺术语言的充分理解中,于精神层面延续了中国传统文脉,并将其切换至当代语境。

“纵•横——王怀庆艺术展”现场

这位低调的艺术家极少“出山”。上一次举办个展是2015年(日本兵库县立美术馆),中国内地的个展则要追溯至十年前(2010,苏州博物馆)。在其出生、长大的北京举行个展则属首次,而这一次,王怀庆带着76件作品回到了母校——青年时期,他曾在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现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先后取得学士、硕士学位。在此之前,他在中央美术学院附中度过了少年时光。

王怀庆早年照片

若论学院的师承,王怀庆不仅受过严格科班训练,还在1970年代受教于吴冠中、祝大年、袁运甫等名家。在技法观念和精神启蒙上,王怀庆无疑深受吴冠中先生影响。批评家、策展人、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在本展研讨会上将王怀庆称作“追随着吴先生的一员猛将”。他认为王怀庆在早期进行具象绘画创作时,就已经践行着吴冠中所主张的中国现代艺术对形式语言的探索之路。

譬如早年为其在美术界赢得实力派威望的具象油画《伯乐像》,殷双喜对此提出,人和马的关系实际上是一个结构的关系,如果把马的四条腿看成一个桌子的四条腿,或许可以诞生出一个桌子的形状。

《伯乐像》,王怀庆,1980年,布面油画,176×197cm,中国美术馆藏

王怀庆一些早期具象绘画作品在展览第一个空间展出

在具象绘画领域,王怀庆没有流连。1980年代中期以后,他展开了更为大胆的试验。一次绍兴写生之旅让他对江南黑瓦白墙的木结构民居产生了兴趣,此后他又钟情于结构精巧的明式家具。由此,他开始将“木结构”,尤其是明式家具,变成自己的创作母题。

或许在更早,这一独特主题便已借由童年记忆植根在王怀庆心中。据他的老同学、清华美院教授刘巨德讲述,“王怀庆的父亲早年是个木匠,王怀庆从小观看和琢磨着中国民间卯榫结构之谜,这对他人生对美感的形成发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刘巨德有时会去王怀庆家中看画作,发现他家有许多明代陶瓷和明式家具收藏。“他当时对我说,这么美好的文化都消失了,他赞叹又叹息,从中我才明白他为什么后来会画出《大明风度》和《没家的家具》这样具有当代意义的杰作。”那其中有着王怀庆对于美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的祭奠、守护和咏叹。

《大明风度》,王怀庆,1991年,油彩画布,145×130cm

《没家的家具》,王怀庆,2001年,油彩画布,200×480cm

在王怀庆最开始画这些桌椅板凳时,身边的朋友曾顾虑“椅子怎么能不断地画下去”,担心他“只在桌椅间讨生活,前景堪忧”。而他的老师吴冠中则曾写道:“这个切入口像一个山谷的入口,进入之后也许是绝壁死谷,将大哭而回,或柳暗花明,将发现新大陆。”

现在看来,这片“新大陆”王怀庆终究寻到了。从椅子开始,他从有限的造型元素中拓展出无穷的艺术语言,直至椅子不再是一个物体,而变为一个符号、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掌握了以后,他可以放诸万物……满目触及之处皆可化为新的表达。这个椅子可以拆,可以重叠,可以组合,可以平面,可以立体,可以着色,可以黑白,甚至把椅子搬走,剩下一个空空的房间。”(殷双喜语)

展览现场的各种“椅子”

《空房子》,王怀庆,2008-2009年,油彩画布,300×440cm

《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王怀庆,2011-2012年,铝合金,H210×L145×D45cm

王怀庆是那种“打一口深井”的艺术家。他思索一个母题的无限可能性,探寻形式语言的极致。如同“孩子以积木构建大厦”(吴冠中语),他使用不同方式来创造自己的“椅子”,呈现出“多向度”的延展。

本展学术主持、批评家、策展人贾方舟从王怀庆的作品中归纳出六个“向度”:建构、重构、解构、介入与越出、重返空间、回到“物象”。这些向度既有时间上的递进关系,又是在多重时空中交叉展开。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在展厅空间中感受这些作品融汇而成的气场,且在并置的作品之间探寻它们的关联,是饶有趣味的。譬如同一墙面上两件黑色系作品(下图),左侧画布里一道窄窄的透光的门缝,引人好奇门外的世界;右侧巨大的绘画与装置作品《出山》则仿佛将那道门缝打开,由此敞开了通往更高维度空间的入口,彼端的物质掉落进来,散落为满地碎片。

而就作品的“向度”而言,前者可归属于“建构”或“重构”,后者则进入了“解构”,并且在画布上直接使用木制品从而“介入”,让被解构的碎片向画外延展从而“越出”乃至“重返空间”。

左右两件作品形成有趣的关联

至于“回到物象”,则体现在王怀庆的近期作品中。其中一些作品直接以艺术家劈出的木柴构成,一些则是用光滑的铝合金板“剪裁”而成,呈现出“物象本身的硬度和凌厉的特质”。批评家、策展人杨卫认为用铝合金板做的这些近作极其有形式感,但又不仅仅是简单形式,它们具有很强的观念性,比过去简单的形式美的层次更多了一个维度,即当代艺术的维度。

展览现场,木柴构成的作品

展览现场,铝合金制作的作品

某些程度上,这些新作也是艺术家在疫情背景下的思考与情感的投射。除却观感冷峻的铝合金作品,五件大尺幅系列画作《巢》或许更直接联系着艺术家对于当下生存空间的感知。正如王怀庆本人所言,“没有空间人是不能生存的。四十年前我创作的《故园》就是一个人生命空间、思想空间的一种陈述,到现在画这些建筑,实际上也是对人的生存空间和思想空间的一种认识。”

《巢》(2020)系列画作展出现场

《故园》,王怀庆,1986-1989年,布面油画,160×140cm,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藏

展览研讨会上,批评家、策展人王端廷提出,王怀庆的艺术是一种文化叙事,他是从文化层面完成了传统艺术的当代转换。此时回望1991年吴冠中师生展,彼时吴先生将王怀庆的艺术追求评价为“想吹打出东方的八阵图,以中国建筑与家具木架构的智慧建构中国当代最辉煌的黑白的美”。从彼时至今,我们看到,王怀庆运用纯粹的绘画语言和材料语言传达出一种厚重的历史感和文化感,让观者从他的画面中读出一个族群的记忆、一个民族的阅历与沧桑,在对历史的回望中生出对自身文化的自信。

《天工开物-5》,王怀庆,2004年,布面油画,200×240cm

《迷宫》,王怀庆,2006-2007年,油彩画布,200×150cm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清华艺博近年来致力于总结和研究原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老一辈艺术家的成果,馆内正同时举办王怀庆的恩师之一——祝大年先生的展览。若对比两个展览,观者能清晰观察到导师和学生之间艺术脉络、取向及风格的异同。借用刘巨德的话来说便是——他们都走在继承伟大的中华文化传统的大路上,而面貌和思路各异。(文/图齐屿,部分图片来自主办方及网络)

展览海报

【观展贴士】

“纵•横——王怀庆艺术展”

展览时间:2021年12月28日-2022年3月31日

展览地点: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一层展厅

近40年他以“椅”入画,吴冠中称他发现新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