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镜里看千秋:260件馆藏精品铜镜国博展出

镜里看千秋:260件馆藏精品铜镜国博展出

时间: 2020-11-25 10:37:56 | 来源: 艺术中国

展览现场 

11月24日,“镜里千秋——中国古代铜镜文化”展览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展出地点为南14展厅。

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从数以千计馆藏铜镜及相关文物中精选出260余件(套)展品,完整地串联起中国古代铜镜的发展脉络,系统展示铜镜的历史价值、审美价值、科技价值和文化价值。充分展示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意识、价值取向以及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广泛影响力。

展览现场 

本展览通过历史脉络和专题展示相结合的形式,综合运用动画、多媒体互动等新技术手段,系统呈现铜镜在古代中国的发展历史、制作工艺、贸易流通和铭文装饰,生动再现中国古代铜冶铸技术的非凡成就。展览分为“鉴于止水”、“清质昭明”、“湅治铜华”、“清光宜远”、“玉台影见”、“刻镂文章”、“莹质良工”七个单元。

展览现场 

铜镜是中国古代常见的日用器具,传世和出土数量极多,构成了一个规模庞大、分布广泛的收藏门类。目前考古发现中国古代最早的铜镜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齐家文化,延续使用至明清时期,几乎贯穿整个中国古代历史。

展览现场 

铜镜不仅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直观体现了所处时代的铜铸造工艺、审美意趣、民俗信仰和中外文化交流互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

展览现场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铜镜藏品数量大、品种全、铸造精良、时代特征鲜明。自1958年沈从文先生出版《唐宋铜镜》以来,对古代铜镜的整理研究工作坚持不懈,形成了深厚的学术积累。(现场图片提供:中国国家博物馆 摄影:余冠辰)

精品铜镜欣赏:

鸟兽纹铜镜 春秋 1957年河南三门峡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

此镜圆形,镜背正中有两个平行的弓形钮。钮上饰一行走的鹿纹,抬头前伸,身躯细长。钮下为一飞鸟纹,昂首,右转。镜钮左、右各饰一变形虎纹,巨口大张,露出上、下两排利齿,短舌平伸。虎目圆睁鼓凸。身形健硕纵长,身上前后饰以圆涡纹。前、后肢抓地有力,各有四个利爪。长尾呈S形,下垂外卷。

武士斗兽纹铜镜 战国 1975年湖北云梦睡虎地出土

此镜圆形,镜背三弦钮,双层方形钮座。在钮座与窄平素缘之间,布置两组武士斗兽图像:第一组画面,刻画的是豹子飞身跃起与武士半蹲式的小心防御,两种形象呈现出强烈的对比。第二组画面,原本豹身向前、尾巴在后的形象,转变成了豹尾冲前、豹身向后、回首张望的样子,武士的姿势未变。画面具有戏剧性。

“中国大宁”瑞兽博局纹鎏金铜镜 西汉 1951—1952年湖南长沙伍家岭出土

此镜镜背鎏金,圆钮,柿蒂纹钮座,间饰兽首纹。外围双线方框。镜背纹饰由一周双线弦纹分为内外两区。方框外饰博局纹中的T形纹,间饰羽人、玄武、朱雀、瑞兽等。外区间饰朱雀、青龙、独角兽等瑞兽,有些瑞兽的头部已经延伸到内区。内外区瑞兽纹间饰云气纹。近缘饰短斜线纹一周。镜缘铸有五十二字铭文带一周,铭文表达了人民希望国家安宁,子孙昌盛的愿望。

“田氏作竟”七乳四神羽人瑞兽纹铜镜 东汉 1956年河南南阳百里奚村汉墓出土

此镜内区纹饰为七枚四叶座乳钉,其间分饰四神及羽人击铎、羽人跳丸、羽人抚琴、卧羊等纹饰。外区为白虎、玄武、青龙、三足乌、羽人、蛇等纹饰。外围短斜线纹一周。镜缘饰联珠纹及平雕青龙、白虎、朱雀、三足乌等姿态各异的瑞兽。镜铭中的“田氏”为镜工之名。

高士宴乐纹嵌螺钿铜镜 唐代 1955年河南洛阳唐墓出土

此镜镜背嵌螺钿刻画人物、树木、鸟鹊等。钮上方一株花树,树两侧各一振翅翘尾的鹦鹉。钮左侧端坐一人,手弹琵琶;右侧坐一人,手持酒盅,面前一鼎一壶,背后立一女侍,双手捧盒。钮下有仙鹤、水池,池内和池边有嬉戏的鹦鹉。

羽人花鸟金银平脱铜镜 唐代 传河南郑州出土

此镜八出葵花形,圆钮,重瓣莲花钮座,钮座银质嵌金,窄平缘。镜背主装饰区内侧绕钮有银质较大的蜂蝶花卉和嵌金较小的鸟鹊错落分布。外侧为银质的双飞仙和双凤鸟间隔沿镜缘飞翔,其间点缀金色的祥云、鸟鹊和花叶。

海水双鱼纹铜镜 金代 1976年黑龙江阿城出土

此镜镜圆形、圆钮,无钮座,宽素平缘。镜背布满波浪起伏的水波纹。双鲤长须,张口,摆尾,环钮回游嬉戏,间有荷花、荷叶点缀,生动活泼。此镜形体大,质地厚重,在金代铜镜中尚不多见。

镜里看千秋:260件馆藏精品铜镜国博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