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中国网

2020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

2020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

时间: 2020-10-26 17:11:50 | 来源: 艺术中国

2020年10月16日,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新闻发布会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举办。本次华宇青年奖共收到32位艺术行业内专业人士的提名,共计92位艺术家进入初评评审环节。经过郭希(UCCA展览部总监)、刘倩兮(泰康空间策展人)、刘畑(策展人,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跨媒体艺术学院当代艺术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研究员)、谭悦(广东时代美术馆展览及研究部副策展人)、孙冬冬(当代艺术策展人、批评家与撰稿人)5位初评委的讨论和投票,共计15位艺术家入围本届华宇青年奖。

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新闻发布会现场,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2020

本次华宇青年奖由组委会与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联袂呈现。发布会上,UCCA馆长田霏宇通过视频表达了对此次合作的期待:“华宇青年奖与UCCA的使命和愿景有着相匹配、重合的地方。希望可以通过这次合作,再次把舞台交给年轻艺术家,同时让社会和艺术行业的注意力放到一些青年实践者的工作上。”同时谈到对于疫情大背景下对入围作品中表现出的人文关切的支持和欣赏。

华宇青年奖发起人赵屹松(左)与UCCA馆长田霏宇(右)在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新闻发布会现场

今年年末,奖项入围作品将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进行展出。UCCA馆长田霏宇将担纲终评委主席,与本届华宇青年奖终评委员会成员曹斐、凯伦·史密斯、刘韡、鲁明军一道,在观看入围展览现场作品的基础上进行讨论,最终得出两位艺术家分获“评委会大奖”和“评委会特别奖”。

UCCA展览部总监郭希(右)与泰康空间策展人刘倩兮(左)在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新闻发布会现场介绍入围艺术家名单

今年是华宇青年奖举办的第八个年头。该奖项发起于2013年,是由华宇集团主办的公益性艺术奖项,专为在复杂的当代文化语境下不断实验和探索的青年艺术家而设,旨在持续性地呈现中国当代艺术的前沿面貌,展示新生代艺术家多维度的创作样态。除现金奖励外,华宇青年奖将给予获奖艺术家在专业领域的支持和资助,包括个人作品和艺术项目的实施、相关展览的策划、宣传推广以及文献出版等,并为新一代艺术工作者建立艺术创作和学术讨论的平台。创立于1989年的华宇集团,是以商业地产为战略主导业务的大型企业集团,近年来通过“ART·SANYA三亚艺术季”这一大型公益项目积极为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提供新的助力。

第八届华宇青年奖提名人:

宋振熙(独立策展人、批评学者)魏颖(策展人,研究者)、陶寒辰(OCAT上海馆执行总监)、王海洋(2014年& 2019年华宇入围艺术家)、李波(四川美术学院实验艺术学院教师)、陈嘉莹(写作者,策展人)、褚秉超(2019年华宇入围艺术家)、杨天歌(798CUBE艺术中心策展人)、聂小依(英国皇家艺术学校博士候选人)、辛未(2019年华宇入围艺术家)、王子云(写作者和策展人)、倪昆(重庆器空间策展人)、叶甫纳(艺术家、教师,2014年评委奖获得者)、彭晓阳(外交公寓12号空间和掩体空间创始人)、许哲瑜(2019年华宇入围艺术家)、高元(西宁当代主理人)、印帅(策展人)、陈逸云(2019年华宇入围艺术家)、王欢(写作者、策展人)、龙奕瑭(2018年布展者之夜观察员,2019年入围展助理策展人)、于渺(中央圣马丁学院展览史研究中心研究员)、陈子澂(策展人、写作者)、庄伟(2019年华宇入围艺术家)、陈玺安(黑齿编辑)、btr(作家、艺术评论者)、钱诗怡(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策展人)、赖非(LEAP《艺术界》副主编)、李佳恒(写作者,策展人,frieze杂志特约编辑)、刘品毓(Ocula杂志中国区主编)、贺潇(独立写作者,翻译)、胡斌(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常务副馆长)、龙星如(策展人、写作者)。

入围艺术家名单:

陈丹笛子 CHEN Dandizi

胡伟 HU Wei

金亚楠 JIN Yanan

李泳翔 Yong Xiang LI

刘国强 LIU Guoqiang

刘玗 LIU Yu

劳丽丽 LO Lailai

倪灏 NI Hao

彭祖强 PENG Zuqiang

苏咏宝 Wing Po SO

苏郁心 SU Yu Hsin

苏予昕 SU Yu-Xin

夏乔伊 Joey XIA

赵谦 ZHAO Qian

郑源 ZHENG Yuan

艺术家简介

陈丹笛子

陈丹笛子

1990年生,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陈丹笛子的作品具有媒介共生的特点。她对录像、装置、摄影和文学的运用构成了所需的组成部分,以照亮亲密的、短暂的瞬间和人类的情感。她的作品探索了与自然和人工世界中反复出现的现象相遇的感知和体验。她探索的主题包括人类情感的异化,被异化的个体的希望和绝望,以及对自然和想象中的景观的观察。陈丹笛子的艺术探索的核心主题是自我认识和对生活环境的观察。揭示独特的时刻和情感之间隐藏的短暂本质是她创作过程的核心。

胡伟

胡伟

工作生活于北京。胡伟使用影像、装置、印刷图像和绘画等多样媒介进行创作。他的兴趣常始于文本与视觉文化之间看似无关的元素,通过调研、转译、想象和整合来呈现政治和形式上的多重的、可思辨的内在联系,模糊现实与虚构的边界。胡伟的实践探索劳动、情动和价值判断在不同政治经济环境、技术条件和事件中的不稳定关系。结合动态影像和散文美学,他的工作也涉及我们生存环境中人(个体和群体)、非人及物质在历史和自然改造过程中的能动性,分裂和人为的异化。

金亚楠

金亚楠

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得硕士学位,现工作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金亚楠感兴趣于局部语境下的对话关系。他曾参加艺术小组以探究个人与群体之间的相互制衡关系。也曾尝试公共事业工作,探寻各工作层级之间因由逻辑错位引发的协商失效。近几年,他更关注群体单元在共谋下的差异化呈现。他通过设计一类针对体制的隐喻化结构,来增加单元间对话的侵略感。目前,他的这类设计一部分透过其作品的叙事线索及空间设计来呈现,另一部分则通过⻓期的项目策划工作展开。

李泳翔

李泳翔

1991生于长沙,生活并工作于法兰克福。李泳翔的作品运用媒介广泛,经常运作于绘画,雕塑,音乐和影像的交叉点。受到离散政治的影响,他的作品经常临近看似单相的文化现象,却同时栖居于一种时空的奇异点。他于2020年在法兰克福Städelschule获得Meisterschüler学位。他的作品近期展出于Portikus,法兰克福;Emanuel Layr,维也纳;Deborah Schamoni,慕尼黑;Berlinskej Model,布拉格;长征计划,北京;Aedt,杜塞尔多夫等地。

刘国强

刘国强

1988年生于山东,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2015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作品包括录像,装置,平面,以观念艺术为主。

刘玗

刘玗

刘玗的创作发展出一系列纪录式田野的工作模式,从人类的视点、空间属性的变化与物在体系中流动的身份,作为勾勒人类演进的过程。个展经验有“凹凸史”(凤甲美术馆,台北,2018);“SeveralWays to Believe”(Taiwan Academy,洛杉矶,2017);“停泊在车站的愚人船”(关渡美术馆,台北,2016)。

劳丽丽

劳丽丽

生于香港,香港中文大学艺术硕士。现于香港学习务农之余并探索“半农半X”生活实践,促使她对另类生活、以及作为一位香港人兼艺术家的自主性作出提问。研究跟食物、农耕、酝酿、监视、冥想等相关。作品曾于国际等地展出,获希克藏品及美国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收藏。

倪灏

倪灏

2011年获得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学士,2014年获得罗德岛设计学院艺术硕士。倪灏的作品经常结合了雕塑,装置,视频和声音,探索不断变化的权力系统和结构。他最近的个展包括“伏击”(台北美术博物馆,台北);“围攻”(T293,罗马);“光瘾炽爱”(Vacancy,上海)。

彭祖强

彭祖强

1992年生于长沙,工作生活于纽约,影像创作者。作品曾在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电影节,AntiMatter影像艺术展,香港咩事艺术空间,以及休斯顿美术馆展映。参与过的驻留项目包括MacDowell,Skowhegan,以及Core Program。他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电影和影像艺术系,以及伦敦金匠学院。

苏咏宝

苏咏宝

苏咏宝成长于中医家族,自幼把药材当为玩物,现在药材已转化为她的艺术创作媒介。她对植物生成、能量流动及天文科学饶有兴趣,深信本草中药是一种对自然的观察力、敏感度和想像;于艺术创作中运用了相同的理论来探讨万物的形式、物质性、关系性。曾举办个展“六种练习”(大馆当代美术馆,香港,2018)。

苏郁心

苏郁心

生于1989年,现居于德国柏林的台湾艺术家及影像工作者。苏专注于艺术家纪录片及论文电影创作,并透过影像及录像装置的组织排列来体现她针对星球想像及宇宙图式的技术、生态、基础设施层面的探究。作品曾参与联展:BLEED festival(2020);京都艺术中心(2020);柏林世界文化宫(2019);阿根廷胡宁市当代艺术馆(2018)。2018年获得西班牙LOOP BarcelonaDiscover优选。近期参展为台北双年展2020,作品由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和台北市立美术馆委托制作。

苏予昕

苏予昕

1991年生于台湾。苏予昕的绘画是图表,风景,信息、记忆碎片与地景残骸以多声道、多时区、多屏幕的混合输出。在这个事物投射出来的印象比事物本身更丰富的时代,其绘画欲描述的是多元感知杂揉的平行印象主义。苏予昕于2016年于英国伦敦大学斯莱德美术学院研究所毕业。目前创作于台北,上海之间。

夏乔伊

夏乔伊

1992年生于中国杭州,2016年获得伊利诺伊州芝加哥艺术学院(School of the ArtInstitute of Chicago, IL)艺术学士学位,2018年建立夏乔伊工作室,现生活并工作于上海。夏乔伊的作品在震荡的全球化的背景下展开对个体身份,艺术史还有当代文化中能量的转换进行探索。在他的日常练习囊括了雕塑,绘画,装置和影像等媒介,并组成了他的美学策略和视觉风格。他的创作借助材料、肌理、颜色等元素来传达情绪,并时刻保持着材料功能性和仪式性之间的张力。

赵谦

赵谦

赵谦关注于人的行为和周边的环境,把信息转换成平面图像,继而消解原始的意义。个展曾于连州摄影博物馆,休斯顿摄影中心,罗马001画廊,以及东京RPS画廊展出。他的作品广泛展出于爱尔兰拉什法恩汉姆城堡,Kala艺术中心,克罗地亚法国馆,萨格勒布当代艺术博物馆,奥格登南方艺术美术馆,K11艺术基金会,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浙江美术馆,大连美术馆,原美术馆,以及今日美术馆等。其作品还出现于荷兰Unseen摄影节,新加坡国际摄影节,雅典摄影节,哥本哈根摄影节,罗兹国际摄影节,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以及艺术北京等。曾获学术奖金赴几点当代艺术中心,Vermont艺术中心,Kala艺术中心,以及Cow House工作室参加艺术家驻地项目。2017年他的第一本书《边缘及边⻆料》在假杂志出版。

郑源

郑源

现工作生活于北京。2015年毕业于芝加哥艺术学院,获电影,录像及新媒体艺术硕士。郑源的工作关注个体和价值体系在不同政治,历史状况中的关系。他的影像创作往往处于虚构、记录及调查性的研究之间,伴随着对既得图像的挪用、转译与再呈现来获得叠压的语境与交织的互文性。近期个展览包括“前进的,后退的”(没顶画廊,上海,2020);“悬而未决”(泰康空间,北京,2017);“An Open Studio”(PRACTICE Space, New York,2016)。


2020年第八届华宇青年奖入围艺术家名单公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