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化的游离体验
杜曦云
韩峰的作品,乍看上去具有唯美的效果,但这种唯美又是冷灰而寂寥的。于是,继续追问下去,我们发现他的作品远不止于唯美。
他的作品,以空旷而非向心的构图为主,在这一个个名为“地铁站”、“游泳池”“花房”的巨大而空旷空间中,每个物件都是渺小而离散化的。而且,他的作品并无统一的视点,空间、物件、视点都是随意安置的,从而让他的作品成为一个个碎片化的“世界”。个体在其中,也只是一个个渺小而特征不明的生命体。
由此,我们才意识到,韩峰其实画的是他的都市经验。他所经验到的都市,是巨大而迷离的虚拟迷宫,复杂而流变不已,处于其间的个体,是渺小而离散化的,他们的都市存在体验,是分裂而非统一的,穷其一生都无法窥见这个都市迷宫的全貌和实像。因此,他的作品中才呈现出如此碎片化的景观,而这种景观,正是韩峰眼中都市给人的实质印象。而且,因为复杂与流变,都市物象不是鲜活而实在的,而是恍惚与难以捉摸乃至把握的,于是,它们只能在他的画中呈现为符号化的样态,乃至他的绘画空间都由符号化、碎片化的因素无逻辑地组合而成。这种无逻辑,正是韩峰所体验到的都市逻辑。
在都市迷宫中,个体是如此的渺小而软弱,他们的喜怒哀乐、生老病死由都市所生产和控制,但对于都市,他们连其全貌都难以窥见,更遑论把握。于是,他们只能以局部的视角和捉摸不定的体验来感知、触摸、幻想都市,产生碎片化的体验和淡泊的情感(淡泊是因为无奈)。这种无奈,导致他的画中没有激情,也没有变革冲动,只是平淡而微弱的情绪搏动,纵使在娱乐、休闲活动之中。
但主体总是能找到自我平复的方式和渠道。在韩峰的作品中,他赋予这种都市体验以审美意涵,这种意涵,是通过他发挥绘画语言的本体力量来达到的。他精致而微妙地控制着色域和笔痕,让它们产生雅致的趣味而耐人寻味。如此,我们发现了都市中渺小个体们的心理自我调适方式,这种调适,与审美趣味相连接,在审美化的过程中,意义产生,快乐与慰籍也随之而生。至于寻找意义的方式和渠道,则因人而异。
杜曦云:青年批评家、策展人
曾在艺术学院执教,担任北京《美术焦点》编辑,目前为北京《艺术时代》杂志执行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