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首页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锈水清莲---刘兰汀的艺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8-12-12 08:56:27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锈水清莲---刘兰汀的艺术

  海蔚蓝

  都说文如其人,其实,画又何尝不如其人呢?兰汀的画,实实在在地映现着她的清纯、真诚和执著,一个在热热闹闹的当代艺术世界中难能可见的,真正艺术家的素质。

  艺术家的素质,决定了艺术作品。这素质的形成,来自天生,也来自修养。

  喝嘉陵江水长大的兰汀,从善良的母亲和博学的父亲那里承袭的天性,是向着真善美的。文革时,父亲被令靠边,家里的生活要靠三姐妹在嘉陵江边筛沙担沙来维持。筛沙的那时候,姐姐从沙里淘到过旧的铜钱,120枚,方圆一体的铜钱,给兰汀很深的印象,听着执教文史和哲学的父亲说着这些铜钱和他收藏的一些古代陶器,更是兰汀最开心的时候。还有一样所爱伴着兰汀长大,那就是音乐。她的家,常常充满着琴声,歌声和笑声。每天担完了沙,她会在黄桷树下痴迷地拉着小提琴,音乐点化了她的心灵,磨砺了她的敏感。后来父亲引导她学书法,她曾先后拜重庆的著名书法家许伯健和四川美院的黄海儒教授学习,黄师曾带着她进深山,宿庙宇,摆下酒水,啃着石坊鸭子,聊着古往今来,和作诗的奥妙。就这样,在山水之中,在良师耳提面命之下,在每天勤练行草金刚经的过程中,兰汀修炼着作为艺术家的胸襟和气度。黄师的专著《学书概览》又从书法史和书法理论的角度,给兰汀以熏陶,为她日后在加拿大和美国各地的大学以及博物馆举办书法讲座和演示打下了基础。。。

  生活是碎片缀成的。兰汀艺术作品中的许多独特元素,好些便是这生活的折射。兰汀喜爱抽象的表现形式,那抽象的意识,是从音乐的旋律中来的,是从草书流动的笔触中来的,是从她对自由不羁的精神的感悟中来的。她把所有这些打动她心灵的吉光片羽,以抽象的语汇和拚贴的形式表现出来,因为在这简约抽象的组合中映证着生活的真实。她的一系列的拚贴创作,如:“远古的启迪”、“嘉陵江边的童年”、“永恒的日记”等,常见到她自己的印章“荻沁馆主”,盖在宣纸上的红色,一个很中国的符号,一个个人存在的符号,剪贴后与油画,丙烯,和铜锈的装饰材料,与嘉陵江边的台阶,与自小便萦绕她心头的新石器时代的陶罐,秦代的茧形壶,战国的编钟图案等混杂罗列,一个历史和文化的拼贴,构成她独特的艺术印记。

  兰汀的创作中,还常见方圆之形,小时候从铜钱的模样中得到的印象,而衍生出对世界的认识。中国古人早有“以天为圆,以地为方”的宇宙观,更以天地方圆的观念来界定和诠释生活的许多层面,甚至包括书法的用笔,太极拳的奥秘,为人处世等等。兰汀认为那方圆,是世界上最美的形式,如果那方是有轨有矩的自然规律的话,那圆就是生生不息,周而复始,永无止境的自然和生命的象征。就在这个“世界”的符号中,兰汀选择着她的最爱。

  走进兰汀的画室,满墙的都是荷花。荷花是她最为钟爱的题材。很令人诧异,这个嘉陵江边的姑娘,吃过莲藕,却没见过荷花。她年年盼着看荷花,跑去问农民,花儿怎的不见,农民告诉她,要莲藕,就没有花。直到八十年代,兰汀到清华大学探望姐姐,第一次看到了池中荷花,亭亭玉立,顾盼自如,她一见钟情,自此眼中无他花。这样的荷花情结,古往今来,不乏知音,最著名者如宋代文人周敦颐,以《爱莲说》名世,“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荷花以其高洁,为中国文人所爱,墨荷的绘制,几乎代有才人,为寄情骋怀之媒介。中国的荷花传统,既有历史又有深意。这种无法割裂的历史现象和文化因素,我们常居其中,或许司空见惯,八十年代,美国画家劳申伯格来中国,除了发现中国的人多自行车多以外,一眼就发现了中国的荷花,一定也是世界上最多的。二十多年后,当他创作他唯一的中国题材的拚贴作品时,他的题目是“莲花系列”,构成他的“中国符号”。

  但表现中国的荷花,仅有“符号”是不够的。兰汀的荷花,以西画的材质,欲写荷花的高洁,在观念上已有现代的因素。在这个追求物质的世界,以西方为榜样,而追逐着与西方的接轨。如果说西方艺术的媒材也是一种如潮而来的物质的话,此时此地,还能有“清水出芙蓉”的荷花吗?兰汀的荷花是别具一格的。她的艺术并没有被西方材质所淹没,尽管她所用的材料和表现手法是西方的,现代的,但她绘画的本质却充满着中国情结,从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和价值取向等各个方面,融汇而成。当今世界唯钱是瞻,那侵蚀,是世界的瘟疫,水为之臭,叶为之变。兰汀的荷花,不仅仅是花卉的描绘,而是一种对为钱是图的世界的批判,她的一系列的作品都不无例外地有方圆的符号,并敷以厚重的铜锈,一种她已经运用了十多年的特殊的装饰颜料,那锈可以代表着历史的古,可以代表着金钱的臭,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色调。在她的荷塘里,荷叶已蜕变为铜钱,涟漪已化成锈水,而她的清莲则必须得从这锈水臭铜中挣扎而出,这就是兰汀的荷花世界----一个她所追求的以西方媒材表现的,但又深具中国文化内涵的艺术。

  2008年12月1日黎明前夕草于曼哈顿荷风堂

  著作权和版权海蔚蓝所有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昵 称 匿名

 

相关文章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