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汪港清

时间:2014-03-20 13:02:26 | 来源:艺术中国

艺术家>高校教师>汪港清>

就您个人而言,您认为艺术家本身和其作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

我认为艺术家本身的价值体现在他的历史责任和社会责任感上,艺术家要延承其民族文化,要对其所处的现实社会弘扬“真”“善”“美”,要使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的文明进程尽一己之力。艺术家创造的艺术作品应体现艺术家深厚的素养,扎实的技术功力,精良的绘画材质,加上相得益彰的装帧和适宜的展示环境,这些方面都是艺术作品所应具有的价值内涵。

在您的艺术创作路上,什么人或者事对您的影响最深?为什么?

我在小学美术何老师的教导下开始临摹绘画作品,中学毕业后考入西城区职工大学一个国画专修班,二年的学习有幸得到溥松窗、黄均、李颖、刘炳森、张世简、熊伯齐、金鸿钧、金捷中、徐湛、张振仕等诸名师的授课。之后考入北京师范学院,受教于李瑞年、王琦、刘福芳、杜希贤、踪岩夫、王心昌、孙贤陵等诸名师,再之后曾三次进入中央美院,先后受教于加山又造、蒋采萍、胡勃、张世彦、孙景波、陈文骥、曹力诸先生。我的经历是比较平淡的,可以说所有的这些名师都在艺术创作上给予我很大帮助,对我艺术创作上的点滴成绩都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您是怎样把握中国画的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呢?如何看待“笔墨随于时代”这一说法呢?

中国改革开放与世界接轨,各种信息随着科技进步,越来越快地被人们把握,艺术家不应该也不可能把自己封闭于传统之中。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知识结构、道德规范、审美角度,包括很多生活交流的方式都在改变,意识形态领域的艺术应该是引领社会文明进步的,在发扬传统中国画形式语言、“写意”精神的基础上,有必要在构图、笔墨节奏、色彩、材料等方面加以改进。现代生活中人们的装束、用品、建筑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如何用传统的笔墨形式去反映这些变化其实是艺术家们面临的重要课题。“笔墨当随时代”是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提法,探索当代个性化中国画表现语言和形式就是要在保留民族艺术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融汇艺术家个体实践的成果,只要能有利于充分反映艺术家思想情怀的形式技法都可以在这方面做出尝试。

对于选择国画艺术这条路,您有什么看法,或者说您是否后悔,如果再让您选择一次,您是否还会一如既往的选择国画艺术这条路。

选择国画艺术是由于我中学毕业后进入了国画专修班,两年的传统绘画学习已经使中国画深深地植根于我心中。中国画艺术是个让艺术家可以终身为之奋斗、为之享受的艺术,中国画艺术同中国的养生、气功一样可以使艺术家延年益寿。当然,艺术门类是相通的。我研究生读的是壁画专业,也有多件壁画作品已建立在各个城市,包括北京的地铁车站。这些创作经历没有丝毫减弱我对中国画艺术的热爱,再让我选择我还会一如既往地选择中国画艺术这条路。

老师是怎样结缘臻纪的?为什么又会选择臻纪呢?是什么打动了您?

有幸在老同学、画家张建军的介绍下认识了马总,马总详细介绍了臻纪的运营模式及理念,我们觉得很有新意且公司的目标定位都是具有前瞻性的。

<  1  2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
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相关文章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