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试读:一次心灵朝圣之旅

艺术中国 | 时间:2016-06-02 16:55:23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读书>

郑柯,艺术普及类公众微信号“一天一件艺术品”运营人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应该有一次朝圣之旅。”

这是休•劳瑞(Hugh Laurie )的一句话。休•劳瑞这个名字,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要是说起他演过的角色—“豪斯医生”, 恐怕就无人不晓了。这个英伦老帅哥不仅演技好,更是一个蓝调演奏高手。那句话,就是他在纪录片《休•劳瑞的蓝调朝圣之旅》开头讲的,当时他正驱车前往美国蓝调大本营——新奥尔良。

而我这一生的朝圣之旅,不作他想,必然是梵蒂冈。

梵蒂冈,是十数亿信众眼中的基督教圣地。但不要误会,我并不是基督徒,之所以选择那里,是因为在我的眼中,那里是艺术的最高殿堂,是艺术的圣地。

所以, 当我一年前偶然发现未读在为本书寻找译者, 顿时“ 小鹿乱撞”,于是主动“投怀送抱”, 申请试译通过后,终于拿到了原书,一块三四斤重的、厚厚的大砖头。

我发现这块砖头比我想象的要重得多。

这重量首先来自书中展现出的梵蒂冈厚重的文化和艺术积淀。

打开这本《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首先看到的是梵蒂冈绘画陈列馆的藏品介绍,占到全书将近30%,是分量最重的部分。

如果将整本书的结构比作一座宫殿, 那么梵蒂冈绘画陈列馆无疑是这座华美宫殿的根基。

从中世纪“原初”时期的基督教圣像,到早期文艺复兴大师的作品;从拉斐尔、达•芬奇等文艺复兴盛期三杰及其师徒好友等人的代表作、威尼斯画派大师,到卡拉瓦乔等巴洛克头牌、新古典主义的普桑,再到十八、十九世纪托马斯•劳伦斯的英王肖像,西方绘画史的重要画家,各个艺术流派和不同时期的代表作,在梵蒂冈绘画陈列馆都能找到相应藏品。正如本书第一部分“梵蒂冈绘画陈列馆”的前言中所说:“恐怕没有哪里的收藏能与之相提并论。

接下来的内容, 是梵蒂冈艺术宫殿的“ 三大殿”: 波吉亚寓所、拉斐尔展厅和西斯廷礼拜堂。

在中国艺术爱好者心中,相比其他两者而言,波吉亚寓所的名气没有那么大。我也是在翻译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才了解到这里精美、恢宏的湿壁画,其壮观程度和艺术水准,丝毫不亚于拉斐尔展厅和西斯廷礼拜堂,更熟悉了这些湿壁画的缔造者—平图里基奥。在波吉亚寓所的湿壁画中,他将自己深厚的人文学识、精湛的艺术技法和出色的管理能力发挥到了极致,以至于当时的法国国王都声称,自己从未见过如此精美的装饰。

拉斐尔展厅位于波吉亚寓所正上方,拉斐尔之所以能在这里大展身手,是因为教皇尤利乌斯二世的赏识。为了给当时才二十岁的年轻画家充分的表现空间,尤利乌斯二世甚至下令摧毁拉斐尔的师父佩鲁吉诺的湿壁画。看到这一段时,我一方面为那些被摧毁的艺术作品叹息,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想: 如果不是如此,我们今天还能看到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吗?即便参与这四个房间装饰项目的还有众多其他艺术家,但正是拉斐尔的作品和构思,让整个艺术项目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并在本书的“拉斐尔展厅”部分得以展现。

终于要说到西斯廷礼拜堂了。如果说梵蒂冈是我的艺术圣地,那么西斯廷礼拜堂称得上是圣地中的圣地了。我曾经无数次幻想:有一天,当我站在西斯廷礼拜堂中间,抬头仰视,望着米开朗琪罗那神一般的天顶画,再看看对面墙上的《最后的审判》,那时的我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要是因为作品的典雅之气将拉斐尔看作“仙” ,那么米开朗琪罗绝对可以称为“神”。同样是在尤利乌斯二世授意之下,短短四年,这个最接近神的男人,一个人,一笔笔,树立起一座无人可以超越的艺术高峰。

不过,西斯廷礼拜堂中不只有米开朗琪罗,还有波提切利、科西莫•罗塞利以及佩鲁吉诺等人的湿壁画。众多介绍西斯廷礼拜堂的文献,重点都放在天顶画和《最后的审判》之上,而让大家很少了解被米神光芒掩盖的这些艺术精品,本书该部分弥补了上述遗憾。

在本书有关西斯廷礼拜堂的介绍中,将整个礼拜堂称为一件“完整的艺术品(Gesamtkunstwerk)”。但如果你读完波吉亚寓所和拉斐尔展厅的内容,你会觉得, 这两个地方同样是“ 完整的艺术品” 。因为它们无论在建筑风格、内部装饰,还是历史沉淀上,几乎可以说不分伯仲,在整个梵蒂冈,乃至整个艺术史之中,都有自己独特的位置。

梵蒂冈的博物馆群中不仅有绘画陈列馆、波吉亚寓所、拉斐尔展厅和西斯廷礼拜堂,还有教廷图书馆、地图长廊、庇护—克雷芒博物馆、格列高利世俗博物馆、格列高利伊特鲁里亚博物馆、格列高利埃及博物馆、民族学博物馆等一众各有侧重的藏宝之地,而且其中不仅有世界上最完整的基督教收藏,更有很多“异教”精品,包括古希腊、古罗马、古埃及众多藏品。这些东西随便拿出来一件,都可以成为其他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但在梵蒂冈,它们只能在某个角落里默然无声。借这本书,它们有了一个发声的机会,可以宣告世人:自己是梵蒂冈艺术宝藏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如此庞大的博物馆群,再加上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梵蒂冈高地、花园,等等等等,我们可以下这样一个结论:整个梵蒂冈,不也是一件“完整的艺术品”吗?

这么精彩的一件艺术品,要说起它的缔造者,乔托、拉斐尔、米开朗琪罗、布拉曼特、贝尔尼尼这些艺术家自然当仁不让,可是这个名单中绝对不能缺少与他们同时期的教皇。

梵蒂冈有无数如雷贯耳的艺术大家之作, 但是在本书中有幸做成大张折叠插页的作品,只有三件: 米开朗琪罗的《西斯廷礼拜堂天顶画》、拉斐尔的《雅典学院》,再就是“西方绘画之父”和“文艺复兴绘画之父”乔托的《斯特凡内斯奇多联画》。

有一个关于乔托和教皇的小故事。

乔托在家乡声名鹊起之后,赞誉远播罗马教廷。当时的教皇本尼迪克特十一世希望将他招致梵蒂冈,但要先考察一下他的本事。面对教皇的使者,乔托拿起一支笔,蘸了蘸红色颜料,顺手抄起一张纸,徒手在上面画了一个圆。教皇看到使者带回来的圆,不以为忤,反而心中大喜,因为这是一个如此完美的圆,足以证明乔托是当时最伟大的画家。由此,乔托得以登堂入室,进入梵蒂冈。

教皇贵为亿万人之主,乔托当时只能算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画家,却只用一个圆来“敷衍”教皇。后者丝毫没有觉得受到轻慢,而是知人善任,识才赏才用才。

有了千里马,还得有具备眼力的伯乐。

在本尼迪克特十一世之后,英诺森七世、尼古拉五世、庇护二世、西克斯图斯四世、亚历山大六世、克雷芒十四世、尤利乌斯二世和利奥五世等诸任教皇接过了他的衣钵。看看本书中对于这些教皇的译注,一定会注意到:他们每个人也都是出色的人文主义学者,不但学识渊博,更耗费巨款赞助艺术家和他们的艺术事业。

如果没有这些人文主义教皇,没有他们背后的梅第奇、贡萨加、达瓦拉诺等名门望族的支持,就不会有以文艺复兴三杰为代表的这些艺术家,不会有全知全能的“文艺复兴人”,更不会有文艺复兴和它开启的理性的、以人为本的、倡导科学和自由的西方近现代文明。

当然,也就不会有今天这么灿烂辉煌的梵蒂冈。这本书也就更无从谈起。

说这本书分量沉重,还有一个现实的原因。

作为一本侧重古典的目录类艺术书籍,本书中具名的艺术家和相关人士不下两三百,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本来浩如星汉,到今日知名者不过十一,剩下大部分都已经湮没在互联网的角落、百科全书的索引和人类文明的灰尘之中。为严谨故,这些人名(包括出现地名)的翻译必须规范,前后必须一致,给他们的注解亦须简明扼要,才对得起他们各自的艺术成就,或是他们在青史上的名声。再加上诸多作为绘画作品主题的希腊神话人物、《圣经》故事、西方文学经典、重大历史事件,凡此种种,在翻译的过程中,刚开始的时候的确摸不着门儿,来来回回反反复复,很多名词都难以确定。此后,跟责编确定了一些基本标准,我作为译者也决心“上穷碧落下黄泉”,想尽办法找到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料和网站,最后总算顺利交稿。这里列出一些最常用的,希望能对同道有所裨益。 •中国知网(www.cnki.net):该网站大概是国内最完整的在线文献数据库了,聚集了为数众多的辞书和参考文献。如果检索某个名词,它会列出所有相关参考文献中对该名词的摘要解释,如果做一般了解,基本够用,要想看详细内容,需要付费。 •陆谷孙主编的《英汉大词典》第二版:遇到反复斟酌、难以定论的词汇时,这是我的第一选择,更难得的是,词典中对于历任教皇都有简要说明,本书中有关教皇的译注都选自该书。

•《世界人名翻译大词典》和《世界地名翻译大词典》:很多没有标准或者约定俗成译名的艺术家以及地点,能有中文名字,都要感谢这两本词典。

•英文版维基百科(Wikipedia):国外有研究证明,维基百科的正确性几乎可与《大英百科全书》相提并论,有不少艺术家的根底就是从这里刨出来的。 •大英百科全书在线版(http://www.britannica.com/):嗯,维基百科的正确性,只是几乎可与《大英百科全书》相提并论,有时候,还得来这儿查。

•Brill 在线参考(http://referenceworks.brillonline.com/):Brill 是一家成立于1683 年的出版社,有丰富的历史和人文社科积累,如果大英还不管用,在这里有时候会有惊喜。 •answers.com 网站:即便是维基百科、大英和Brill,遇到几乎完全湮没的某个艺术家,也有摇头说不知道的时候,大概只有牛津的 Grove Art Online 和 Benezit Dictionary of Artists 能解决问题,可惜这两位使唤起来费用太高,雇不起。不过我偶然发现:在answers.com 网站上,有些好心人会贴出牛津两部经典参考资料的内容。因此那里几乎成为了我最后的堡垒。

上面这些是我在翻译本书中最常用到的,还有一些其他零散的资源也就不再赘述。

另外,涉及到人名、地名、专有名词的注解和一致性问题,对译者的资料处理和流程管理能力也是挑战,需要时时留心寻找效率最高的做法。在本书翻译过程中,我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已经写过专门的文章详解。要是感兴趣,大家也可以找来看看。

当然,译文和注解中仍旧难免错漏,本人文责自负,欢迎各位方家批评指正。

从2014年10月开始,到2015年1月14日敲下最后一个标点符号,总算是把这块英文砖头变成了中文,还加入了近千个注解。虽然我还是没能去成梵蒂冈,可整个翻译的过程却是走了一遍为期三个月的艺术圣地心灵之旅。那些博物馆、艺术家、绘画、雕塑、挂毯的名字,更加熟稔了,同时也产生了更大的诱惑力。我希望:看过这本书之后,被梵蒂冈魅力俘获的不仅仅是我;这本书应该成为一个尽职的使者,有一天,能够带着我和大家一起,去梵蒂冈看看《雅典学院》和《创造亚当》,去看看作为万物之灵的人类,能够创造出多么炫目的文明。到那时,我就可以说:“这一生,我死而无憾。”

《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

《创世:梵蒂冈博物馆全品珍藏》试读:一次心灵朝圣之旅

导言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