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首语:攓掇文艺 发乎先声

艺术中国 | 时间:2016-04-07 09:57:25 | 文章来源:上海艺术评论

读书>

艺术是路灯,批评是路标;艺术照亮内心,批评则以精神尺度丈量、激发内心创生之力。在这看似丰富、充实,其实迷乱、虚妄的时代,审美之声虽未消寂,资本形态愈加膨胀,欲求躺倒在物质之上,庸俗形态四处泛滥。广袤的精神大地参伍错综,逐渐荒芜——此时,只有路灯和路标才能帮助我们走出迷途。我们需要艺术,也需要艺术批评。

沿革与新旧,理性与感知,构筑着艺术的宏规之体。虽然批评冲动寄意于创作冲动,没有批评,创造必将陷入沉默;判断缺位,传统的生与死,未来的近或远则没有回音。如《移步换形不散神》的追问: 当戏曲淡出城市,戏台上的人情物态、悲欢啼笑,是否仍能通达人性?又如《守“鱼”抑或守“渔”?》的反思:守旧与创新的界限怎样打破,创新与传统的精神脉络又怎样接续?审视第六代导演,虚张声势的符号与艺术使命已经脱节,电影又该如何演绎思辨困境,言说生存的悖论?批评是坐标,它将一切作品放置在永恒文化图景之中,勾勒出我们的时代投影。

批评语言与舞蹈语言共同思考着,两种语言交织形成理性与感性的碰撞——舞剧《双下山》捕捉传统的灵动;《安娜·卡列妮娜》则书写复活的经典,力与美的张扬显现了,身体的艺术馈赠已不止于身体,尼采以为“舞蹈”之伟大,乃是将身体、精神和生命熔铸,献给审美意志的不朽之神。当下诸神退场,祭仪变成资本僭主的暴动,审美意志又将何去何从?东西方袒露胸襟,或可重塑当代艺术的视野,给审美焦虑点燃一丝希望,《分娩中的当代艺术》诠释着误读与默契的微妙发生,而艺术背后的文化阃奥,正是艺术精神之所在。

这是批评的力量,它端视、修复时代的精神焦虑,追问历史的终极意义。正因如此,《蒋公的面子》余音未绝,争鸣犹在:一种庄严肃穆,是否被另一种冥顽轻佻消解?还是艺术伦理已然僵化,无力承载历史大胆的变形?尺幅之内,如椽之笔如何使思想自由伸展,一步之遥,巨匠经典如何叩响美育之门。娱乐时代模糊着历史,另一种声音将我们引向乡间唱和,给逐渐褪色的古老记忆以清晰的面孔。

艺术或许“终结”,但艺术绝不迷失,面向困厄的每一次自省,总是意欲新的启蒙。如果《白毛女》、《战马》式经典构成的理想秩序,由于新创造的不断注入而保持不朽活力,那么批评不仅意味着判断在场,也意味艺术新时代的降临。所谓不言自明的公理、我们易变的观点,并非永远有效,而我们始终俯瞰着地平线,向未来的认知语境敞开胸襟。

攓掇文艺,发乎先声——这是《上海艺术评论》不变的使命。

《上海艺术评论》第一期

一个现代舞蹈家首先应该是一个思想家

大师特展带给我们些什么?

与库尼伯特·伯林相遇 —— 在全球化语境下艺术表达的跨文化思考

分娩中的当代艺术—— 与张羽、伯林的“相遇”

全球视野下的城市文化和艺术教育

卷首语:攓掇文艺 发乎先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