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两位香港总督的藏书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10-12 15:37:13 | 出版社: 《收藏·拍卖》杂志

1997年7月1日,中国恢复行使香港主权,结束了英国统治香港的历史。香港总督也退出了香港历史舞台。英国在侵占香港一百五十余年期间,共派出了二十八位总督,他们作为英国派驻香港的英王代表,在任的时间长短不一,所处历史环境不同。一方面,作为殖民者,他们是英国利益的代言人。另一方面,他们也采取发展经济的政策方针,兴建基础设施,为香港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我无意间收藏了两枚香港总督的藏书票,可作为这段历史的一个小小注脚,这两枚藏书票的历史都已超过了百年。

                   第二任港督戴维斯

“马照跑,舞照跳”这是已故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对香港回归后一国两制的经典诠释,由此可见赛马在港人心目中的地位。香港的赛马活动是由英国人首先倡导的,第二任港督戴维斯(John Francis Davis ,1795—1890)为迎合在港英商的喜好修建了第一个跑马场。

1844年5月7日,戴维斯抵港,5月8日就职第二任香港总督,并兼任英国驻华公使,直至1848年3月21日离任。戴维斯,又称德庇时等,他18岁就到了广州,是一位中国通,最初在东印度公司任职,1816年作为英国使团随员到过北京。1833年英国成立驻华商务监督署,戴维斯被任命为商务监督。他对中国文化很有研究,是位汉学家,他给自己起的中文名字叫德庇时。

戴维斯接任港督时,就面临着一个问题成堆的烂摊子。法制松弛、秩序混乱、管理不善等等,最棘手的还是财政问题。当时,英政府为维持这块新的殖民地,每年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包括香港驻军的费用等等。戴维斯上任时就被告知,虽然香港还难以在财政方面做到自给自足,但香港公务员的薪金、各项公共建设等方面的开支,则要由香港自身来承担。戴维斯的前任就未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希望他不要重蹈覆辙。

晚年,戴维斯隐居布里斯特尔,潜心中国历史文化的研究。1876年获英国牛津大学荣誉博士学位。戴维斯1890年去世,终年95岁,是享年最高的一位港督。一生著作不少,有《中国诗歌论》、《中国人:中华帝国及其居民概述》、《中国见闻录》、《交战时期及媾和以来的中国》等。戴维斯虽是一位不受欢迎的港督,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汉学家。

戴维斯藏书票并无多少特别亮眼之处,是一款典型的欧洲贵族纹章式藏书票,采用钢版雕刻印制,上面有其家族徽记及盾牌、头盔等图案,中规中矩。

             

                  港督卜力及其《港督话神州》

紫荆花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它的拉丁文学名的种加词被命名为“Blakeana”,以纪念热爱植物研究的香港第十二任总督卜力爵士(Sir Henry Arthur Blake,1840—1918)夫妇。

1840年卜力出生于爱尔兰一个警官家庭里,十九岁即进入警察机构工作,1876年开始任地方行政官。1884年赴巴哈马任总督,1887年调加拿大纽芬兰任总督,被封爵士。1889年改任牙买加总督,任期两次延长,近10年。1898年出任香港总督,1903年11月任满离港。后赴锡兰(今斯里兰卡)任总督,直至1907年。卜力先后担任了五个地区,二十余年殖民统治的总督,1918年去世。

1909年,卜力出版了CHINA(中译本为《港督话神州》)一书,把中国历史文化简要地介绍给了西方读者,也把自己在中国游历的见闻及对中国的观察与思考如实记录了下来。西方人对中国的看法发生过巨大的变化。一般说来,十七、十八世纪以前,他们多以好奇和赞美的眼光来看待中国,在他们的笔下,中国似乎是处于哲人治理下的“模范社会”,他们对中国赞赏有加。当然,其中不乏想象的成份和因距离而产生的美感。到了十八世纪后期,尤其进入十九世纪,随着中国国力下降,西方殖民主义者对中国的扩张及对中国社会各方面的近距离观察,转而对中国采取了歧视和贬损的态度。然而卜力基于自身的体验,并没有因袭当时一般西方人的看法,而是采取了相对比较客观的态度。他以赞扬的口吻描述了中国人刻苦耐劳的美德:“有一项竞争中国人永远不会参与,那就是比谁更懈怠和懒惰。中国的每一位国民都在竭尽全力工作,这个国家保存了完好和强大的实力。正因如此,才有对土地与河流的充分利用,才有较高文明形式的农业、养殖业以及精湛的手工艺”。

卜力在书中曾预言:“中国凭借其强大的商贸实力和巨大的生产力,一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满足自身的需求,而且一定会扩展到遥远的国际市场。除了最强的竞争者,所有人在她面前都会感到胆怯。中国一定会随之成为世界事务中一个有影响力的因素”。试想一下,这是在一百多年前对封建落后旧中国的预言,今天看来却是惊人的准确。

《港督话神州》的插图由著名插图画家所作,也为该书增色不少。插图画家莫蒂默·曼培斯是一位水彩画家,以人物肖像和民俗风景画著称,曾经在伦敦的皇家艺术学院学习过,专门为出版社画插图,曾旅居中国、日本等地。他的插图均来自写生,比如他为了解香港的下层社会,曾到码头观察船泊人家的生活。这些画作大约是在1893至1898年之间完成,距现在已有一百多年了。

卜力藏书票也是一枚典型的欧洲贵族纹章式藏书票,采用钢版雕刻印制,上面有其家族的徽记及盾牌、头盔等图案。稍有个性的是,四周的圆圈内分别是卜力出任总督的几个地区,票面图案刻画精细入微。这枚藏书票粘贴在一本金色封面的《古文选珍》上,看来这位总督也曾用功研习过中文。

卜力

第二任港督戴维斯,因为大肆征税,并不太受欢迎。但他却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汉学家

 

1900年香港第12任总督卜力与时任两广总督的李鸿章在香港合影

戴维斯藏书票,是一款典型的欧洲贵族纹章式藏书票,中规中矩

   

(文、图:国槐)

下一页广东艺术市场调研报告(一)“广州当代画廊该何去何从?”上一页黄天才文章图说:大千终究是个传奇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收藏拍卖》第1310期
· 谁动了我的著作权?
· 黑胶唱片:迷人黑天使
· 黄天才文章图说:大千终究是个传奇
· 两位香港总督的藏书票
· 广东艺术市场调研报告(一)“广州当代画廊该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