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与他同年龄层的艺术家 宫津大辅的收藏有个原则,就是收藏跟他同年龄层的艺术家,可以说他的收藏某个程度也呼应了半个世纪以来当代艺术的发展轨迹。 但最让他得意的一点是他在这些艺术家们尚未成名前就以慧眼收藏了他们。比如蔡国强、奈良美智、Olafur Eliasson、田中功起、森山大道、Paul McCarthy等炙手可热的国际艺术家。他近些年尤其对录像和新媒体艺术家感兴趣。他收藏的录像和新媒体艺术家包括中国的曹斐、杨福东,高木正胜(Takagi Masakatsu),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以及韩国的郑然斗、日本的高岭格等。 不少人都问过他,装置作品能否保值和升值?他认为,装置作品的保值和升值潜力也还是要看艺术家的能力来定的,“就如我收藏蔡国强的作品,它现在的价值我无法想象。但当蔡国强举办一个回顾展的时候,他收藏的作品就跟着这个展巡游世界展出。它的价值是跟着艺术家走。” 他举了个收藏案例:蔡国强在东京生活了15年,日本藏家很喜欢他的作品。当时日本SUGO AIR画廊想和蔡国强合作,拿到一个名为“trap:projects for the 20th century”作品后,想买给一个藏家,但这个藏家因为这件作品带有一个活的小鸟需要照顾,他就不要了,画廊就找到宫津大辅。宫津大辅就把这件蔡国强1997年的作品买下,价格不超过10万。 “我和蔡国强之前也在一些场合里见过面。在我买了这个作品后,古根海姆美术馆办蔡国强回顾展时要借出来展览。但这个借展协议对我有些不利,当我还在犹豫的时候,在一个展览中见到了蔡国强,他对我说‘大辅你一定要把这个作品借给古根海姆展啊’,所以我就同意了。”宫津大辅说。自从蔡国强在2008年北京奥运后名气大升,但近年拍品数量并不多,在2007年佳士得秋拍上,蔡国强以“为APEC作的计划”(14幅一组)缔造7424.75万港币成交纪录。 收藏是他生命留存的方式 宫津大辅的藏品大多通过画廊购买,他觉得美术界各有其职,画廊有画廊职能,艺术家有艺术家职能,他很少直接通过艺术家本人购买。“因为我不想与艺术家交流钱的问题,我觉得与艺术家有其他很多事情可以交流。” 除了基本的生活费、分期房贷、学费等生活必须的费用外,他其他的钱全用在艺术品收藏上了。没钱雇佣顾问的他,只能自己逛美术馆和画廊,自己了解艺术家,发现艺术作品,是非常有趣的事情。他以住宅申请分期付款,是低利率可以长时间的通融资金,以便购买更多作品。 他坦言,一边收藏一边上班是非常辛苦的。而之所以支撑他持续18年收藏动力的不是想到这些艺术家是否会成名,而是希望能够结识越来越年轻的、有才华的艺术家。“我喜欢毕加索、凡高,可人家已经不在了。反过来,如果我收藏同年代成长的艺术家作品的时候,买回家以后,我觉得有一段岁月可能和这个作品联系在一起。这比金钱更宝贵,可以把这些画当成自己的日记或者是生命留存一直保留下来了。” 随着媒体报道多了,公司也有些同事知道宫津大辅收藏家的身份。有些同事就会偷偷地问他,希望他带他们去逛画廊。“但在公司这些都是偷偷的,也不是公开状态。” 宫津大辅说。至今,宫津大辅从没想过要出售自己的藏品,即使得场大病急需要钱,也不会把它们卖了。虽然艺术是一项公共财富,但他认为他和艺术品的关系是很私人的。“如果我把艺术品卖出,就想是在出售我私人的回忆和私人感受,所以我不会这样做的。” 但他希望如果有天他和他太太有不幸降临的话,会有机构可以收留这些藏品——因为它们更懂得这些作品的价值,也会妥善地保管这些藏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