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探秘新贵拍卖行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8-03 11:18:47 | 出版社: 《艺术银行》

傅抱石《湘夫人》-落槌价:2400万

旧的企业体制和业务模式面临危机

虽然近年来国内中西部省份拍卖行业快速崛起,四川、辽宁、湖北、安徽、福建、海南等省拍卖业年成交额相继突破200亿元大关,但由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决定的拍卖业务发展不平衡在2011年越发明显,具体表现为“东西不均,南弱北强”:其一,东部省份业务持续增长,广东、山东、浙江、北京、江苏、上海这六个拍卖大省(市)的成交总额就占到了行业年成交总额的一半之多;其二,包括上海,整个华东地区拍卖市场远远落后于北京市场,与其当地经济发展程度不匹配。尽管荣宝斋、宝龙等众多拍卖公司的加入以及精品的推出,带动了南方艺术品市场的发展,但是与北京相比,它们都无一例外地以书画板块为主流,而在油画雕塑和当代艺术部分依然疲软,远远落后于北京市场。

事实上,出现这样的情况的原因有很多,除了全球金融危机对艺术品市场的冲击,以及当代艺术品泡沫化创作等原因外,陈旧僵化的企业制度和经营模式也是制约拍卖行业整体发展的重要原因。首先,拍卖行业的退出机制不健全,老旧的体制模式难以适应新的发展。由于文物艺术品拍卖门槛较高,艺术品征集和招商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这使得小型拍卖企业对此难以涉足,而很多国有及附属拍卖企业的业务来源单一,经营结构不合理,业务上过于倚重公物拍卖、司法强制拍卖和金融系统不良资产,在开拓新的业务(艺术品等)上进展不大,同时产权交易所、资产管理部门等大量介入又使得彼此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第二,拍卖企业综合实力较弱,缺乏项目策划、资产评估和文物艺术品鉴定评估等方面的能力,以及熟练运用电子竞价交易平台等方面专业人才,无法形成持久竞争力。第三,传统拍卖行业对品牌塑造和对外宣传方面重视度不够,企业文化不够突出,公关拓展陷于被动,北京匡时拍卖总经理董国强就曾面对媒体感慨:“初涉拍卖业,我觉得最奇怪的是拍卖业同行们都不做形象广告,匡时做了反而成为同行们取笑的谈资。”第四,越来越多的资金雄厚、经验丰富的外资拍卖公司进入我国拍卖市场,给国内企业带来不小的竞争压力。另外,由于少数拍卖企业违法违规操作,损害了拍卖行业的形象,使拍卖行业不得不面对不利舆论。因此,如何加强行业自律、打造诚信形象,就成为行业发展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

2011年国内经济增长达到8.9%左右,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拍卖行业在2012年中的稳定发展仍将带来期待。另外,未来拍卖行业还将面临控制通胀压力、调整产业结构和布局等一系列的外部经济环境问题,它们在为宏观经济提出新的课题的同时,也将不可避免的对拍卖行业的发展产生影响。拍卖企业如何把握机遇,在复杂的经济大环境之中找到适合的创新之路和发展之道,就成为每一位拍卖行业人士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2  3  4  


下一页上海宝龙:艺术品拍卖与地产行业的强强联手上一页荣宝斋(上海)拍卖:百年积淀 新发蓬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银行》第四期
· 北京艺融拍卖:依托金融优势顺流而上
· 荣宝斋(上海)拍卖:百年积淀 新发蓬勃
· 上海宝龙:艺术品拍卖与地产行业的强强联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