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逆市而发2012春拍“京城三强”之中国书画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7-27 10:26:07 | 出版社: 《艺术生活快报》

北京匡时——书香四溢,过云楼畔

中国嘉德与北京保利都以李可染的倾心巨作引人瞩目,而作为后起之秀的北京匡时则以“过云楼藏书”不负众望的2.162亿元刷新了古籍拍卖的世界纪录,将古籍善本这个相较于中国书画的“冷门”重归于藏家与投资者的视野,也许“过云楼藏书”所独有的魅力已经远远的超过这场旷世拍卖本身,而更大的影响在于让古籍的文化价值和藏书的这种文化行为获得了世人更多的关注。

北京匡时拍卖董事长董国强先生在“过云楼藏书”拍卖结束后的发言讲到:“相对来说古籍收藏门槛更高,特别是这批卷帙浩瀚的过云楼藏书,对它的梳理难度更大。匡时用了很长的时间与藏家沟通终于达成共识,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做关于过云楼藏古籍善本的文化推广,新闻发布会、专家研讨会、全国八站巡展、论文集、纪录片、策展再现过云楼等等,现如今拍卖的结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让更多人了解到古籍的文化价值,进而去重视文化尊敬文化,这才是我们最大的成就”。

在过云楼藏书高价成交之后匡时还做出了一个令业界内外欣喜的承诺,如果国有机构竞得这套藏书,匡时会把买家佣金捐出,也会考虑是否减免国有机构的买方佣金。就在凤凰集团即将购入之时,北京大学突然杀出,决定行使国有机构优先购买权,对过云楼古籍善本进行收购。这一举动无疑将买售“过云楼藏书”事件重又推向高潮。但不论最终花落谁家,匡时的承诺必将铭记于 2012年春拍的集体记忆之中。

古代书画是北京匡时的主打强项,经过团队精心而专业的甄别、挑选的古代书画专场表现稳健,备受藏家青睐。“明遗民书画作品”“明清书法”和“古代绘画”三个专场 253件拍品总成交额近 4亿元,并出现了 12件过千万的重量级拍品,特别是从学术价值梳理精心筹备的明遗民书画作品专场表现更是喜人,而且还创下了匡时今年春拍的首个白手套佳绩。

走出投资天堂后的中国拍卖

仅观我们本期分析的三家公司在中国书画市场的表现可以得出这样的一个结论,2012年的春拍确实像很多人预想的那样,仍然延续着 2011年秋拍的调整,成交总额有较为明显的下降,但笔者认为这种调整是市场周期性的合理表现,符合基本的价值规律,更与中国经济大环境的调整有着直接的联系,就连中央都推行“稳增长”的经济政策,作为起步只有十几年的拍卖市场为何不能收一收急速的增长步伐?

在藏家与投资者经历了中国艺术品快速增长的十几年之后,特别是 2011年春拍的火爆后,大家都希望中国的艺术品市场能借中国经济的发展而持续火爆,但是受国内外大环境的影响,买卖双方必定会经历一个反思与沉淀的理性过程。与高回报相伴的一定是高风险,随着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发展,这里再也不是那个稳赚不赔的投资天堂,无论是收藏还是投资,对买家综合素质的要求只会越来越高。

从拍卖行的角度分析,笔者相信,自 2011年艺术品秋拍进入调整期后,拍卖行业良莠不齐的情况将会逐步改善。现在北京的中、小型拍卖公司大多数都以书画板块为唯一或者主营业务,如果今后他们不能适应市场的变化,发掘自身特色,找准市场定位,那么将会被处于调整中的市场所逐步淘汰。而像北京保利、中国嘉德、北京匡时这样的大公司皆使尽浑身解数以度过这个调整期。在今年我们看到了北京保利拍卖斥资3000万进行 16国全球征集的恢宏手笔;看到了中国嘉德稳扎稳打,主动调整的明智之举;还看到了北京匡时对“过云楼”藏书独具匠心的商业运作。“三巨头”的这些变招都是对市场调整的积极应对之举。市场在调整中,此间是买进的绝佳时机,只要征集来的拍品是真迹精品,在当下的市场中一定会有慧眼识珠的买家购入,“以量换价”,不失为各大拍卖公司的权宜之计。去年则为20 亿,相比下滑37%。

1  2  3  


下一页希克挑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神经上一页2012,当代水墨的春天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艺术生活快报》115期
· 2012,当代水墨的春天
· 希克挑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界的神经
· 禹海亮:寂静是画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