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忿怒金刚核,X 光模式》,灯箱,145 × 123 cm,2011 自小生活在一个信仰佛教的家庭无疑是艺术家对宗教的视觉结构影响力熟稔于心的因由。与其他宗教信仰一样,佛教也视怒气为令人担忧之事,亦被当作劝诫人们摆脱释放如此情绪一个最为有效的手段。小说及寓言中关于报应一说的告诫或许会让那些因愤怒而失控的人有所收敛。陆扬在作品中结合了一系列彩绘形象和多媒体作品,其中关于“解剖”的概念是一目了然的,即发光的生物骨骼及其组织构造,就仿若X光片或类似的程序所展示的那样。 今天,科学与艺术的联姻被看成是最为现代的举措,这也是为什么陆扬的作品在中国显得非比寻常的原因。只要看看达·芬奇即可知道科学与艺术是密切相关的。而更重要的是艺术可以用来图解科学的复杂性,同时也能暗示不甚明确的事实的存在;况且,根据经验、凭直觉感知而非计算完全可以获知结果。在这方面,《忿怒金刚核》是一件聪明的作品。影像定位一旦在大脑中发生了化学转换就会产生愤怒情绪并通过扭曲的面部表情显示出来。因此,面对一幅影像,如果我们保持平静或克制的态度,脸部会出现怎样的变化?反之,当愤怒完全掌控了我们的生活时,看看又将会如何?我们的容颜会因扭曲而变得丑陋不堪。愤怒是“美杜莎之首”,是缠绕蠕动的毒蛇。因此,这种情绪是邪恶乖戾的化身,因为它既不正当也不高尚,只是一种纯粹的发泄。它公然藐视所有的理性力量、逻辑思维能力,在所有信仰都教诲它们的信徒要以文明的方式去处理问题时,愤怒却与之相对抗,它渲染的是最令人厌恶的表达方式。愤怒的天性像未经驯化的半成品,除了低劣有的只是如魔鬼般的邪恶。 《忿怒金刚核》是一件既具可信性又带有强制性,既迷人又可怖的作品,因为它过于接近我们每个人都惧怕的失控状态。尽管如此,它还是通过我们的日常生活与我们如影相随。它所唤醒的敬畏感不是针对作品本身而是它以精准的宗教造像的方式所展示的主题,它所留存的启示就是: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否则,每个人都会成为人人惧怕的愤怒情绪的受害者,并且,无处可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