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大乐器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4-11 16:58:45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雅文洗完了晚饭的碗碟,正在用海绵洗擦餐桌。丈夫双眼从又厚又凹的银框眼镜后面盯着她。 “你说得对,孩子很有天才。”他以平静的口气开腔。跟着他毫不转弯抹角,直截了当地宣布:“我要他成为一个音乐家。” 雅文虽然希望丈夫这番突然的表白永远不会出现,但出现了,也没有感到惊奇。她很了解丈夫,从过去的点点滴滴,她猜得到他整天想做的事情,迟早一定会去做,什么都改变不了。不过,她还是再试一试。 “你看看,”雅文说:“看看我们日子过得多苦。我们两个人都学音乐,我问问你,得到了什么?连生活都没有保障。” 他毫无表情。她试图以父亲的骄傲去打动丈夫,再补了一句:“你要孩子像我们一样受苦吗?” 反问也没有达到目的。暂时,日子在平静中渡过。马家一家人尝过单房公寓逼仄的环境后,现在能够享受舒适的双房公寓,实在很幸运。母亲跟孩子睡在一个房间,另一个小一点的睡房是给孝骏用的工作间。很奇怪,他竟然可以把钢琴、一大堆儿童弦乐器,和一张帆布床通通挤进房里去。他细心替孩子们编排的珍贵手稿和乐谱,都塞到一个旧衣柜里,或者堆放在钢琴盖上。每个角落都高高的堆满了他的手稿。房间虽然小,但马博士觉得舒服;这是他家里的私人办公室。在往后的日子里,雅文忙于处理家务。不过,丈夫的决定,使她左右为难。丈夫坚持要孩子学音乐对不对?另一方面,她也忘不了友乘在巴黎大学举行第一次音乐会以后,友友跟姐姐一段谈话的情景。那是一个七岁半的演奏者在问她的小弟弟:“我的表演你喜欢吗?我拉得好不好?” 友友看着姐姐,一双黑溜溜的眼睛明亮得很。“姐姐,我的好姐姐,你拉得好极了……”他迟豫了一下,小心地说:“你很了不起。不过……不过有点走音……” 雅文很欣赏友友为了尊重姐姐的感受,委婉地提出批评的做法。他才不过三岁大!友乘满心好奇地接受了友友的意见,但追问下去:“我走音很多吗?”友友以法语很快的答道:“Une petite virgule(不过是一个音撇)。” 奇怪的是友友对那个音乐选段,一个音符也不熟悉!从此以后,每一次友乘举行演奏会,友友就充当她的“宣传人员”。在音乐厅的大堂里,友友数来听音乐会的人数,兴奋地向姐姐报告,替姐姐演出成功感到开心。友友满身活力,时常会说些话,做些事情使别人开心。难怪,他的名字就是“朋友”的意思。虽然友友处处表现出音乐家的才华,雅文总找得到各种各样的借口,不让儿子以音乐为职业。每一次孝骏劝她“想想吧,想想假如我们连试也不试,对孩子会否不公平”,她就会说“够了够了;我是替他着想才这样做的”。她的心跳跟丈夫的心跳不一样,但心里充满内疚。雅文认为友友学弹钢琴就够了,不过既然友乘已开始学第二种乐器小提琴了,为什么不让友友也有同样的机会呢?况且,他爸爸也可以教他,乐器就用现在友乘已经不合用的儿童小提琴,和她用过的乐谱,就好像弟弟妹妹穿哥哥姊姊用过的衣服一样。但是爸爸看得出友友虽然拉得很好,他对小提琴显然没有真正的兴趣。马博士感到困惑。强迫孩子学音乐有违自己的教学原则,那就是喜欢音乐才学音乐。当小友友对他说“我不喜欢小提琴的声音,我要件大乐器”的时候,问题解决了。为了鼓励自己天才横溢的儿子,马博士对友友说:“不管怎样,我替你弄一个回来。”但他提醒友友:“你得注意,你拉了大乐器以后,就不能再拉小提琴了。不要在一个月以后告诉我,你改变了主意。” 友友对父亲说话的坚定口气非常了解,知道他是很认真的。 “我一定会拉大乐器的。”友友充满决心地说:“一定不会改变主意的。” 马博士很有耐性地把大提琴的撑脚拴在中提琴上,临时造了一件“大乐器”出来。这总算满足了一个三岁大的小孩子吧。这是马博士的想法。友友却更清楚自己要些什么,这在他和爸爸去听音乐学院音乐会的时候就证明了。友友坐在音乐厅里,完全沉醉在他所听到的音乐,也特别留意到他所见到的东西。他从座位上站起来,指着台上一件很大的低音提琴,对父亲说:“我要的就是这个。” “这个你不能要;太大了,你拿也拿不住。” 友友不理会这个。他完全知道他要什么,也下定了决心要得到它。马博士见到儿子恳切要求,也想他开心开心,特别是友友表现出来那么大的自发性和决心,也倾向于同意儿子的想法。不过,他还是担心友友可能改变主意,友友到底还是个小孩子。他决定拖延几个月,期望友友忘记了这件事。但友友坚定不移,整天提醒他说:“我什么时候可以得到那件‘大乐器’?” 马博士一方面经不起友友的苦苦哀求,一方面对儿子光明的前途也充满信心,所以就去走访了当时巴黎很有名的一位小提琴制造家维特洛特先生,问问他的意见。 “给他吧。我很了解友友,他拿不到‘大乐器’的话,会闹个不停。”“还有,”他补充了一句:“我有预感,将来一定会有好结果。” 两人最后决定给友友一个大提琴。


雅文当然一直蒙在鼓里,直至她丈夫把维特洛特先生借给他的十六分之一大的大提琴带回家,才知道是什么一回事。她再也忍不住了。她没什么可讲,也没什么可做。她想,如果丈夫要这样做,那也好,让他自己去承受后果。友友当然非常开心,开心得跳起来。一个十六分之一大的大提琴,在一个三岁小孩子的眼里是很大很大的。过了很久很久,友友才对母亲讲真话,说出他要一件“大乐器”的真正理由,是不想跟友乘竞争,他认为友乘拉小提琴比他好很多。孝骏不想浪费时间,马上开始教儿子拉大提琴。虽然工作令他疲倦不堪,孝骏仍然每天坐下来,耐心地教友友,要求儿子像他一样,有纪律的练习,因为纪律与成长是分不开的。孝骏是靠自己努力而踏上成功之路的。他是音乐学教授、小提琴家、独树一帜的作曲家,又精通中法文化,当然不容许别人在学习方面杂乱无章。他一开始就为儿子的智能发展,订下某些明确的原则。他强调学习要有组织、要精神集中、要记住内容、要不断练习,而最重要的是要有纪律。练习的时候错了,还可以接受,但最后演出的时候,可绝对不能出错。他认为“成功得来不易;一定要订下确定的目标,一定要用各种各样的方法去达到目标。” 训练友友记谱一直是音乐学习里很重要的部分。但记忆并不是无意义的事情,它可以使音乐家从乐谱里解放出来。马博士把自己研究出来,教儿童学习音乐的方法,运用在儿子身上,他同时也记住“制造音乐”要给人一种愉快的体验。他教儿子的时候,以身作则,实践自己订下的教学原则。友友拥有惊人而神奇的集中力,是音乐训练里不可少的。不过,只靠训练在音乐界制造不了一个“神童”出来。除了训练以外,帮助友友成功的是他永远满足不了的好奇心,他好学,好有成就——他这种好奇心是与生俱来,去不掉的。友友很怕他爸爸,爸爸相信敬畏上帝是知识的泉源。雅文感觉得到儿子是敢怒不敢言,不敢公然反抗,所以时常调解,叫友友不要“憎恨”爸爸。她会跟友友解释说:“那不过是他应付小孩子的方法。” 当马博士出门的时候,友友趁爸爸不在家,吃晚饭时就坐在他的椅子上,郑重其事地说:“我现在是爸爸了。”孩子那个时候本性流露,很轻松,笑个不停,所有仪式和礼节都不理。马博士继续教友友大提琴。现在,他能教的都教了,是时候给儿子找个更有名气的老师继续学下去。他对友乘也一样,曾经带她去比利时,跟受人景仰的亚瑟•古米艾斯学习小提琴。他这次也找了一位出名的大提琴家米歇尔•勒潘特女士去教友友。马博士还没有带友友去找勒潘特女士以前,用了巴哈的练习曲给孩子上课,花了不少的时间去改编乐曲,耐心地听儿子练习。勒潘特女士知道这件事以后,对所选的音乐家不以为然。“马博士,你为什么选巴哈给友友拉?巴哈对这样小的孩子是太难了。” 马博士没有回答,勒潘特也认为最好还是不再讨论下去。孝骏心里毫无疑问,友友只要头一天学习两小节,就可以很容易就学完整首乐曲了。第二天,学会四个小节。第三天,学会六个小节,如此类推。当他认为友友准备好了的时候,就叫他拉整首巴哈的作品,给勒潘特女士一个惊喜。友友的表演简直使她眼花缭乱。她教琴这么多年,从来没有听过这么好的演奏。演奏的人是友友,但她知道这是他爸爸教学方法的成功。友友六岁还不到,就以同一首巴哈组曲和保罗•巴泽莱一首作品的选段作首次演出。音乐会还没有开始,友友告诉爸爸说,他会拉“整首乐曲”,就是说乐曲的八个部分。他爸爸提醒他说,节目表上只是列出他会演奏一、二段乐曲而已。但友友就是不肯改变主意。 “你不能这样做,”他爸爸反问他说:“如果你拉整首组曲,时间要比节目表上所列的长很多。那听众会就说:‘他的父母是什么样的父母,让孩子这样辛苦去学习?’他们不会从好的方面看我们,只会认为我们很残忍。” 友友立刻就体会到爸爸的担忧,当然不会做些令他痛苦或者是难堪的事情。他想得很快,不花几秒钟就有了办法。 “Bien(好极了)。”他说。“我想到一个办法。”跟着他就把他的策略说出来。 “我拉完了第一段乐曲的时候,”他开腔说:“你便鼓掌,那观众就会跟着鼓掌。然后我拉第二段。拉完的时候,你再鼓掌。每一次我拉完了一段以后,你就鼓掌,直到我把八段乐曲拉完为止。每一次你鼓掌,观众就会跟着鼓掌。这样嘛,人家就不能怪你说让我拉完整首乐曲,因为我是应他们鼓掌的要求而拉的。” 在这次演奏会里,友友拉琴拉了差不多一小时。演奏完毕的时候,观众疯狂的鼓掌,大声叫好。 “你想像一下,”雅文回忆说:“这就是友友的思维——简直快如闪电。”她跟着笑一笑,加了一句:“他固执的性情,也永远改不了。” 马博士完全明白,神童是不能创造的。你可以引导他们,塑造他们,使他们完善——但天才是与生俱来的。有些天才要人家发掘,有些天才就好像一位诗人所形容“生下来就脸红,看也看不到”。友友一点一滴的进步,都是因为接受了有纪律的训练。他打从心底里热爱音乐,努力争取到超乎他的年龄,和超乎他所接受到教导的成就。他练习的时候非常尽责,而当“练习”受到赞赏的时候,他就好像其他小孩子受到鼓励时一样的开心。雅文仍然不相信丈夫为友友所选择的路是对的。但马博士对于自己的信念,从来没有动摇过,认为自己是正在培养一位成长中的音乐大师。他认为自己有责任尽力引导儿子,去达到自己为他所订的目标。他知道一个真正早熟,智商又高的孩子,应该在不受常规要求的环境下长大;他知道音乐训练应该在孩子年纪还小,还听教的时候就要开始。他也知道自己所负的责任不轻。友友所走的路一定会迂回曲折,不过走完以后,他会跟大部分的同辈相距千里。马博士为儿子选择了一条孤独的路,不过他相信友友最后会爬到一个令人羡慕的顶点,冲入星群里去。其实,雅文和丈夫的背景,对于完成这项任务,资格方面肯定是绰绰有余。而这一点正是成败的关键。

下一页正文一上一页像颗闪亮的星星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正文一
像颗闪亮的星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