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艺术评论家的自白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2-03-08 11:16:37 | 出版社: 金城出版社

布歇:《狄安娜出浴》,1742,布面油画,56×73cm,巴黎卢浮宫

朋友,我想给你证明,一点不假,然而我们很少说出真理。要证明这一点,我拿起一件最简单的东西,一个古代的很美的苏格拉底、阿里斯提特、马克•奥里尔或特拉赞的半身塑像,让摩累里神甫、马蒙代尔和奈庄站在半身像前面,这三个通讯员第二天要把他们对这个半身像的意见写信告诉你。你将得到三种非常不同的赞语,你相信哪一句话呢?相信神甫冷冰冰的话吗?还是相信院士尖刻的评断、巧妙的辞令呢?还是那个青年的火热的文字呢?有多少人,就有多少评语。我们禀赋不同,我们没有一个有同等分量的感受性。我们都按自己的方式使用一种本身就有毛病的工具,一种讲过了头或讲得过于简略的个人特有的语言。而我们用这个工具发出的声音对许多听众说话,他们各以不同的方式倾听、思索和感受,自然假手我们的感官,将无数小纸板分给我们,把真理的轮廓勾勒在纸板上面。依照将纤细的线条的各个孔眼裁开分为两半是最美的、严格的和正确的裁剪。十分通情达理和鉴赏力很强的人的剪裁最是接近那个线条的。兴奋的、敏感的、热情的、敏捷的人的剪裁,在线条外面留下许多空白。干枯的、恶意的、忌妒的批评者的剪裁把线条破坏。他的剪刀受无知或怒气驱使摇摇晃晃,时而偏里,时而偏外。嫉贤妒能的人的剪刀裁到轮廓之内,裁出一个什么都不像的形象。

朋友,在这里,我们要处理的不是一个半身像或人像,而是一个场面,有时多至四个、五个、八个、十个、二十个人物。而你以为我的剪刀将严格地按照所有这些人物的轮廓剪裁吗?你另请高明吧!这是不可能的。有时,眼睛看偏了;有时,剪刀钝了,或者手不听使唤了。然后你根据这种情况,看看你对我的剪裁值不值得信任。这一点顺便说清楚了,我也安心了,拉•格吕尼也放心了。 (选自1767 年《沙龙》“拉•格吕尼”条)

下一页我对色彩的浅陋见解上一页正文二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正文二
艺术评论家的自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