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美”的勇士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1-03 11:05:44 | 出版社: 江苏文艺出版社

 
油画《静物》
 

人生的际遇是难以预料的,有时偶然性也表现为一种奇特的命运,会把意想不到的幸运赐给人。认识了潘赞化,是张玉良人生道路上的转折点,并决定了她后来的整个生活道路;与洪野先生为邻,又被他收为弟子,无意间使她迈进了艺术门槛。如果说命运的含意是指机会、巧合、环境和条件,必然中的偶然,那她相信她的命运已有转机。她不懂什么是唯物主义,但她知道要紧紧抓住它,争取最大的好转,以至在后来的生活道路上,她一直恪守这条规律。她相信像她这样不幸的女人,只有奋斗,只有顽强地追求,才能多少改变不幸的命运。当日和月交替着在她所钟情的线条中飘过的时候,她的艺术水尺的刻度也在逐渐上升,虔诚和勤奋终于感动了主宰艺术的上帝,向她敞开了大门。1918年,她迈进了中国最高艺术学府的大门——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当时的中国正处在军阀割据的情势之下,一个个军阀乔装打扮,粉墨登场,败者为寇,强者为王,冯国璋取代了黎元洪,中国空中弥漫着浑浊的空气。这时的上海美专,宛似一枝刚刚出水的荷莲,以藐视满塘污泥的气概,傲立在水面。年轻的艺术家刘海粟任这所新型的艺术学校的校长,王济远先生任西画系主任,玉良从王先生学西画。这个艺术府第为中国的艺苑培养了多少杰出的艺术家,是无以数计的,但它却在成长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斗。这场斗争不是物质条件的维艰,也不是对西方美术原理探求之艰苦,而是社会上一般人对美术的顽固保守和横加指责。

1917年,学校选出学生的习作五十余件,在张园安铠第开作品展览会,展览会上陈列的人体习作,使荒凉、清冷的张园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位女子中学的校长斥责“刘海粟是艺术界的叛徒,教育界的蟊贼,公然陈列裸体画,大伤风化,非惩戒不可”。后来围绕着模特儿的斗争持续了有十年之久。五省联军统帅孙传芳,还曾下令查禁模特儿,封闭上海美专,最后还告到了法院。展览会后,学生家长纷纷来到美专,要求子弟退学,顷刻间,学生走掉了一半。

这场风波,玉良也隐约从洪先生那里知道一鳞半爪,她没有因此而动摇。对改变命运的渴望,为取得独立的人格,成为被人尊重的人,以及对美的爱,坚定了她报考这个学校的决心。她曾对洪野先生说过:“即或只有我一人参加考试,我也要上你们的学校,今年不取我,明年再来考,我只有这条路可走。”没有料到的是,参加考试的人有那么多,黑压压地坐满了五个画室。有这么多美的追求者,她还感到孤独吗?遗憾的是,女生寥寥,她成了真正的凤毛麟角。

这时的美专位于苏州河畔,环境清静幽美。以往,她常经过这里。那时,她只能从门外偷偷地向里面觑一眼,它是那么神秘、深邃,对进出这个大门的人们她怀着敬意,很想走进去看看,但即使洪野先生在里边任教,她也不敢借故去实现这个奢望。今天,她居然坐在明亮的画室里,对着讲台上的静物在作素描。一想到这个变化,她的前面仿佛充满了阳光,头脑和手都比过去灵活多了,起初的胆怯也飞到爪哇国去了。她感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得心应手,她泰然自若地挥动着铅笔,运用自如地把感觉准确地用线条表达出来。她画得飞快,交卷时,她抬头望了一眼同考者们,他们正挥洒犹酣呢!

她疾步走出校门,心里荡漾着喜悦的涟漪。来到乍浦路桥上,她才发现这是个多美的所在。她倚栏伫立,苏州河畔此刻正被夕照紧紧拥抱,橘黄的晚霞亲吻着波光粼粼的河水,涟漪变成了碎金般的鳞光,渔烟袅袅,白帆点点,充满了落日镕金的壮丽诗意,她的心也融进了这美丽的景色。她欢蹦着往家走,心里却暗自说:“等我学了色彩,就把你画下来。”

……

1  2  3  4  


下一页裸女风波上一页荆山之璞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第三章 迈向艺术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