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中国

学写毛笔字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9-19 10:33:21 | 出版社: 山东画报出版社

一天下午,可染老师看了我的笔记本后,说,你写的字很难看啊!说完,他从屋里找出一本字帖,字帖很古旧的样子,好像还缺了几页。“这是《大麻姑仙坛》,是唐朝颜真卿写的。这个帖,我送给你,也算是留个纪念吧。”他说:“颜真卿是中唐时候的人,这是他六十七、八岁的时候书写的。这里面的字,巨细有法,越看越好,你要耐下心来临写。”

可染老师一边说,一边走到画案边,拿出一张宣纸:“写字是一辈子的事,初学写字,要写的大一些。”他从纸上裁下了一截,有八开大小,我说,“老师,这么大的纸,你裁下来了,太可惜了。”他说,“学写字,不要怕用纸。”他把纸一点一点地折叠起来,每个字框里都是“米”字格,然后就在上面写了《麻姑仙坛》几个字。他说,“就写这样大的,以一寸大小为宜。颜真卿的字,有骨有肉,棉里包针,软中有硬。你写到一定程度,基本功扎实了,我再教你写汉碑。”

可染老师是把写毛笔字当成一辈子要做的功课来完成的,从来没有放松过。即使是在文化大革命后期,他患病失语,手脚麻木的日子里,他仍然坚持在毛边纸上写毛笔字。他的法书从古代碑刻中获得了养分,从而领悟到雄大、浑厚、凝重、稚拙等中国传统美学思想,这些也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山水画创作。

我总是想让可染老师教我画画,就说:“您什么时候教我画画呀?”

他说:“教你画画,但不是教你临摹我的画。你要到大自然当中去画,对着实景写生,要画真山、真人、真树。”说到这里,他在旁边的沙发上坐了下来:“说到画人,这个事情难啊!我一辈子画不好人,写不好字,所以我画山水了,我也不承认我是书法家。”我那时不知道这是老师谦虚。其实,可染老师的人物和书法都非常经典。我后来看了老舍先生评论老师当年画的人物画,生动极了。这才理解可染老师给我说这些话的意思,是让我静下心来,先把字写好,再学画画,要先打好基础。

可染老师又接着说:“你每次来,画可以不画,少画,但写字不能少。”我问老师:“你为什么不让我临摹你的画呢?”老师说:“白石老师说过,‘学我者死,似我者拙’。一味临摹下去,时间长了,就没有创造性了。古代的画家开始学画画,要学一些程式,像‘石分三面,树分四枝’一类,能背下几个画家的程式了,就能创作。我还是主张‘外师造化’的。”

可染老师还是把话题转到写字上:“我让你临写《大麻姑仙坛》,你要先读帖,要像读作文一样读,目的是知道你临的这本帖是什么内容。然后再一个字一个字地临写。临摹一段时间以后,把帖拿开,自己再默帖。看自己能不能写下来。要反复地看。看什么?就是要看字的结构,笔画,最重要的是看字的神态。”

我按照可染老师讲的,每天课余时间就认真临写颜真卿的《大麻姑仙坛》帖,我都用从文具店买来的便宜的毛边纸临写,每次到可染老师那里,就带去十来张。他让我把临写的字放在地上,然后一张一张地细细查看。

这天上午,可染老师看了我临写的字以后,指着其中一张说:“你这一张字临的较接近,但是看得出来,你在字的结体上,了解得不多,字写得发软,没有骨头。结体就是字的骨架,这好比是盖房子搭的架子。这里面要注意两点,一是用力要均匀,均匀了才能把字写得横平竖直。二是用笔要稳当,要能控制住笔,捏得住手里的笔。”

为了使我学写字不枯燥,可染老师这天给我讲了两个故事——

第一个故事:

过去有一个书法家,这天去访问朋友,正巧朋友不在家,他的小孩在家,这个小孩喜欢写毛笔字。书法家要走,小孩知道他字写得好,就不让他走,想让书法家教他写字,书法家就让小孩写个字给他看看。小孩就顺手写了一个“大”字。书法家把这张纸翻过来看看,只有五个点,看不到字的骨架和形状。就对小孩说了,字怎么才能写得好?力量要用均匀,每个地方都要用力,把力贯穿进一个字能写到的每个地方去,这才能力透纸背,才能把字写好。

第二个故事:


古时候有一个著名的书法家,一天看他的儿子在那里写字,他从后面走过去,猛地用力抽他手里的笔,结果没有抽掉。书法家高兴地对孩子说,你的手指捏得很实,持住了笔,只要这样聚精会神的认真练下去,以后一定能把字写好。后来,这个小孩果然也成了著名的书法家。

听了可染老师讲的这两个故事,当时虽然不能像今天这样理解得比较深刻,但是当年可染老师讲故事的那认真、和善又专注的神态,一直在我的脑子里浮现。第一个故事讲的是写字“力要均匀”,第二个故事实际也讲的是“力”,就是手能控制住手里的笔。我后来从事摄影,照相机就是我手里的“笔”。不论何时,我手里的照相机都端得平稳,有力,能拍出焦点清晰的照片,这与我牢牢记住可染老师当年的教诲是分不开的。

又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我带了十几张临写的字让老师批改。他认真地一张张看过后,拿过来一张,放在画案上,指着上面的“有”字、“唐”字和“南”字说,“这三个字都有转折,有‘ ’,要掌握住写的时候,让人看不出转折,就是起笔、落笔不留痕迹,通常叫无起止之迹。这里面有横笔,竖笔,写的时候,要横笔竖下,竖笔横下。”说着,可染先生又指着《大麻姑仙坛》帖上的这几个字说,“你看这个‘有’字,和这个‘南’字,两个字写的转折都很自然,为什么写的自然,就是他掌握住了‘提’和‘按’的关系,‘提’中有‘按’,‘按’中有‘提’,‘有’和‘南’转折的地方,都是轻轻提起,然后再轻轻按下,这就是无起止之迹了。”

这一天老师精神很好,也很高兴,他倚在沙发上,一字一句,说得很慢——

“练字是一个长期的事情,练来练去,目的是线条要过关,这是一辈子的事情。练到一定时间,线条才会丰润有力。颜字为什么难写?因为他端正,丰厚,气派大,写好了,叫做骨立、血浓、筋藏、肉莹,就是丰厚里面含着弹性,字写得有血有肉,有生机。”

接着可染老师又说了,写字就是磨练意志的过程。他在我的笔记本上写下了“行百里者半九十”七个字。他解释道:“很多人要去一个目的地,行了九十里路,大多数人就停住不走了,走不到头的原因,就是没能坚持下来,没能坚持下来,就成功不了。在写字这条路上,是没有捷径可走的。能够坚持,经得住意志的磨练,就能前进,就一定会有收获。”

李老师又回头看了看我练习写的字,缓缓地说:“坚持前进的路上,有一个渐变的过程。渐变当中,也有反复。”他站起身来,说,“天天能够坚持写字,实际是在进步,自己有时看不出来,有时还感到自己退步了,实际上这是在进步。比如把铁练成钢,把铁烧红了打,打了又烧,到了一定时间,就成了钢。钢和铁性质变了,突然变了,是因为火候到了。打铁的过程就是渐变的过程,渐变中的最难问题,就是要有志气,没有志气,就会在渐变中萎缩了。王羲之的孩子问他,怎么能把字写好,王羲之指着院里的八个大缸说,打满了水就行了。”

这时候阿姨叫吃饭了,老师说,“不急,上次你的作业我看完了,上一次的笔记我要看一看。”可染老师看完了我的笔记,说,“我给你讲的归纳起来,就是写字的提按和转折。”他特别在这几个字上加重了语气。

下一页画树的学问上一页我是李可染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学画记》 第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