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展人:高毅
学术主持:黄华三
主办单位: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
展览日期:2015年5月2日--5月10日
闭幕酒会:5月7日 下午3:30
展览地点: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美术馆
每一位青年艺术家都是当代社会的一员,同时又不可避免的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天然载体。在艺术学习的过程中,我们不能简单把“传统”与时间上的“过去”等同起来看待。而“当代性”这个概念所反映的不过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社会潮流的实际状况,体现特定的思想创造及其结果,它既能显示出对历史经验的重视、又能表现出对未来倾向的精确把握。
中国的美术百年来一直在努力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传统”从古典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今日“传统”的重新回归,看上去是能为当代美术发展提供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但可疑的是所有这些“传统”,最终只是在传统文化断裂之后,由当代艺术家进行的一种自我解读式的理解,不仅视野与立场是西方式的,想象的主体也是西方的;而另一方面,从中国美术史的角度看,纵然“变化”是贯穿这部美术史的最大特征,但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实却是构筑美术史研究的方法都存在于西方的现代性内在逻辑之中,在西方文化话语权的掌控之下,中国的当代美术充其量只看得到其步入当代的历史路径,却看不到什么未来的前景。今天的美术似乎已经找到了一种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但这个当代艺术的文化身份是否真是中国的,同样也非常可疑。
中国的当代水墨创作就是在这样无法看清自身坐标的“雾霾”中摸索前行。纵然当代艺术已经曲折走过三十年,中国今天的艺术局面也已是繁花似锦,热闹非凡,但这个发生剧变的三十年相对于漫长的中国美术史而言,又实在是太微不足道了。
今天,在战盈彤首次个展的现场,我们可以从她的水墨作品与文字中,看到她两年来不知疲倦,遗珠拾碎般用水墨记录自己生活的状态。这些作品从表面上看纷乱无序,似乎画面的人物、动物、花卉,以及一些与生活相关的物件彼此间毫无关联,但战盈彤出乎我们意料地用水墨将这些不同属性的事物串联起来,构成了一幅幅让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画面。寻常的形象,记忆的片段,似曾相识的场景,一切都由她对现实生活的感触幻化而成。画面时而呈现出一个奇幻迷离,若隐若现的梦境;时而又凝聚为一个似真似假,若隐若现的幻象。对观者而言,其实艺术作品中最有趣也是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艺术家天然具有的让我们看到她看世界方式的能力,我们所看到的不仅是这个世界,还是艺术家们所描绘出的世界。在这个展厅中,我们只有把所有图文呈现的意象拼接起来,才可以还原一个战盈彤的完整故事。
如果对战盈彤偶然、随性的创作进行一次属于我们个人的阅读,就会“凑巧”发现一个艺术史的事实:远古由图到文的记录方式,在历史的变迁中图与文互为影响,互为渗透,递进前行。今天,图文信息的传播已经日渐碎片化,而战盈彤水墨作品中大量出现的“题跋”就会让人相当惊异,因为从事当代水墨创作的中国画家几乎已经把“题跋”的传统废弃,而“题跋”却在一位“90后”的创作中大量出现,这个现象应该对当代中国画创作具有积极的意义。战盈彤首次个展的创作与展示方式看上去好像与传统相去甚远,但实质上又与传统必然有所关联。这个展览,一方面可以使我们厘清图与文作为中国绘画创作重要元素的变迁历史,促使我们能够正确地理解古代与当代的作品;而另一方面,在战盈彤图文的启示之下,我们似乎还可以拼缀起那些曾经经历的生活图景,激发出在寻常的生活景象中发掘出诗意的才智与匠心。有生命的绘画,即生命创作的结果。透过年轻艺术家的作品,我们可以看见一个遥远的梦想,以及一个极为生动的愿望。每一位年轻的艺术家选择的创作道路可能不同,方法可能各异,但往往目标又是殊途同归。所以,尊重他人,尊重差异就显得非常重要,正所谓:“道并行而不悖”。对欣赏者而言,艺术作为唯一智力的延伸,青年艺术家的思维方式与他们所创造的作品同样重要。正如杜尚所言:“所有的创作行为,并非都是由艺术家独自进行,观者通过破译和解释其内在的含义,把作品与外界联系起来,从而增加了创造性的行为。”
艺术创作的过程令人激动,但也常常令人沮丧。首次的个展不过只是一个起点,一个开放向更多质疑与思考的起点,未来为什么画?画什么?如何画?这些问题还将长久困扰着每一位从事当代水墨创作的青年艺术家。
佛 2015 27x35cm
雏菊 2015 35x35cm
刺 2015 35x35cm
欢喜 2015 69x69cm
下午茶 2014 69x69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