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届上海多伦青年艺术家群展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2-12-19 14:19:09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内在的视阈

席勒把艺术家分为伤感和朴素两种:伤感型的艺术家对社会叫喊,乞求在艺术中获得拯救;朴素型的艺术家则表达自己,用天生自然的方式创作,此次选取的青年艺术家显然属于后者。个体的生命充满了内在的经验和能量,在日常的生活经验中寻觅到视觉的审美维度,继而探寻到日常经验和自身气质的契合点,对他们说,材料、手法、技术、媒介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最大的问题,如何思考、表达自身与艺术本体语言的“有限”体悟成了重点,作品之于他们更多地是关于艺术家对待艺术的“态度”和对待日常、自然、时间、过程的一种关照,内在的细碎促成了一种独特的美学气质,突出精神的支点。在这个时间和空间被碎片化的社会和生活背景中,此类对艺术的表征更有一种向内的视界。

树、门、小径、房子——就像作品的标题一样,康海涛的作品用画笔描写了夜色笼罩下的单纯的生活场景,并像一位游吟诗人般,所有的作品都在诗意的调子下铺陈开,通过独具他个人化风格的语言塑造,赋予普通场景以别样的精神体悟。康海涛的夜色,将普通人司空见惯的经验转化为美学范式的视觉,营造了一种冷静又包有情愫的视像。

石至莹标志性的黑白色域系列绘画和影像作品,以草坪、大海、石头、一只杯子、一双鞋子等日常物与自然风景为描摹对象,与绚烂的景观社会形成了强列的视觉反差,简约中饱有无形的内敛张力,透露出一股当代心境所久违的自然带来的“崇高感”。石至莹的创作是在对日常经验的质朴感受中认识自己,并试图将自身气质与自然界的客观真实达成一致,并以艺术的名义完成这些工作,建立对艺术的态度。

于吉在工作过程中非常强调身体的介入和有强度的劳动,用极简的物质材料,如稀有的石头、青苔、树枝等来塑造时间和空间,让作品的制作本身成为一种体悟艺术、挖掘艺术与自我关系的过程,把艺术劳作看作是一种把事物转化为生活的身体体验,因而对于吉来说,最后作品的视觉呈现仅仅是日常实践的某种“反刍”和结果。

殷漪是城市声音的采集、记录和保存者。这座都市日常的声响片段,无论是地铁、花鸟市场、晚报、或生老病死,对于他都是重新认识与思考声音与空间、人之间关系的“听筒”。而作为实验艺术家他又以自身的方式再造听觉空间,在消除声音的工具理性的同时,又导入影像的体验,从而转化为在对凝视与体验的某种“沉浸”。

艺术以何种方式与立场介入参与日常生活,正前所未有地挑战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内部神经。从以上这些艺术家的自我实践中,可以看到一种明显不同于以往的思维特质:艺术家作为生命个体的思想洞见,探索与思考来自不同境界的生活场域与日常的体认,构建自我生活认同与艺术的关系。艺术对这些青年艺术家来说是一种日常的经验遭遇,如何在艺术实践和创作中摸索和建立自己与日常生活之间对话的努力成为了他们艺术出发的诉求。他们反复追问着:自我实践应该是什么样的,才能使它避免成为社会形态的注脚,而相反地成为一种释放的过程?自我实践应该是什么样的,才能在自我释放的过程中寻找到自我认同?正是这些问题引导他们从整体性的社会形态问题中“逃离”,重返日常生活的细节,从身边事物的经验出发,开启一种新的视角和思想模式来思考艺术。

 

 

1  2  3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