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死而生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2012-04-01 09:07:43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开幕时间:5pm, 04 13 2012

展览时间: 04 13 2012 ~ 06 03 2012

展览地点: 阿拉里奥画廊 北京1号展厅

画廊地址:中国北京市,朝阳区安外北苑, 北湖渠酒厂国际艺术园A1002

参展艺术家:陈秋林、程然、圭多•范•德•维沃、蒋鹏奕、玛利亚•诺丁、塞格多尔•古德杨森、乌拉• 梵 •布兰登伯格

 

阿拉里奥画廊北京艺术空间将于2012年4月13日下午5点隆重推出今年首个影像群展《Memento Mori 向死而生》。本次展览将呈现来自中国、冰岛、德国、荷兰与瑞典的7位艺术家共8件影像作品。

‘Memento Mori’这一拉丁词语作为本次展览的主题,原意为“谨记死亡”。在西方,有关死亡的艺术创作可追溯至艺术史的起源,且其中大部分作品都带有浓郁的宗教色彩。而这些关于死亡的艺术都意欲表达现世生活的虚无缥缈与转瞬即逝,颂扬后世的安宁和美好。如同苏格拉底的箴言“死是灵魂与肉体的分离”,这些作品通常将生存与死亡进行二元对立。死亡,更多的是被看作生命的彼岸,即生命过程的最后终结;而与将生命的意义寄托于后世的西方文化不同,中国的孔子认为“未知生,焉知死”,教诲人们要乐天知命,生则重生,死则安死。然而,这一忘却或忽略了“死亡”的观念却易于将生命沦为一场没有厚度的存在。直到20世纪初伟大的哲学家海德格尔提出了“向死而生”( Being-toward-Death ) 的概念,才为“存在”这一主题赋予了更宽广的理解维度。

“向死而生”即“向死亡的存在”,揭示了人生并非是从“活着”走向“死亡”的线性发展过程。死亡始终是以生命的一种存在状态一直、并确定性地栖居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死亡,作为无法逾越的宿命之确定性与不知何时将死的不确定性始终持续性地并行于我们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因此,这个意义上的死亡不再是发生于生命的一桩客观事件,也不再是生命的完结,而是与其相共生的一种持续性状态。人类正是因为有了对死亡的确知,才能洞悉到此时此刻与当下的真实意义。因此,“向死而生”所启示的正是一种将死亡寓于生命,与死亡共舞的观念,这将使“存在”在时间的地平线上获取真正的解放与自由。

本次展览的8件影像作品均围绕着“生命、存在、死亡”这一主题进行展开。展览既弥漫着北欧冷峻的美学气息,也凝聚着中国年轻一代影像艺术家的哲思。陈秋林(b.1975,中国)的作品《桃花》以纪录和行为表演的方式展现了在经历了08年四川大地震之后的灾区景象与袭卷一切的丧失感;程然(b.1981, 中国)的影片《幽灵(哈姆莱特)》使用即兴现代舞的方式重新演绎了古典悲剧《哈姆莱特》的经典章节—“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蒋鹏奕(b.1977,中国)的作品《一顿 》拍摄于法国南特的一片人迹罕至的森林。影片呈现周遭的环境与物象,以及孤独者各种情绪的交织。一瞬之间,物我无别。在荷兰艺术家Guido Van der Werve (b.1977,荷兰) 的影片《第12号:主题变奏》中,壮观的大自然景象与观景人形单影只的背影形成鲜明对比。这一作品描绘了人类面对不可征服的大自然奋力逃脱生命的有限性,然而却又无往不在禁锢与枷锁之中。冰岛艺术家Sigurður Guðjonsson(b.1976,冰岛) 的作品《临终时刻》展现了一位拓荒者深入到无尽冰川中的一片荒废之地,影片模棱两可地展现了一片末世景象,而这些可怕怪诞的景象又与我们当下的生活保持着某些联系,不断地敲打着我们感知。在Ulla Von Brandenburge(b. 1974,德国)的作品《合唱》中,古典挽歌中的混声合唱作为背景音乐贯穿全片,让人联想到托马斯•曼的《布登勃洛克一家》。四位演员扮演一家人平静地生活,但是家庭的和谐却被一位危险的年轻流浪者所打破,但同时也为他们带来了新的机会。Maria Nordin(b.1980,瑞典)的动画作品《两秒钟的痛苦》与《微笑面具的背后》取材于阿尔莫多瓦的《我的母亲》。人物微笑着的面孔变得斑驳,喜悦的表情变为痛苦。悬浮荧幕的定格镜头、这些瞬间的绘画以及动画效果使得共同的时间被以不同的方式展开。

七位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艺术家对于人类生存的本质和境况的探寻使此次展览弥漫着冷峻与疏离的美学气息,而这些又无一不彰显着他们与生俱来的个人气质和禀赋。

 

1  2  3  4  5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