褪色——辛冈作品展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12-14 13:50:54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开幕时间:2011年12月17日(星期六) 下午3点

展览地点:上海市莫干山路50号3号楼1层111室LOH Gallery

展览地点:2011年12月17日至12月31日

艺术家自述

这是一个跨越几年的合集展,“褪色系列”是我一直在探索和创作的一个系列,以后还会继续下去。也许是接触社会层面较多和经常从事商业摄影的关系,总想停下来画一些,对于艺术样式的探索我从未停止。当下艺术形式众多,该寻找何种适合自己的艺术语汇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褪色系列”是基于照片再创作的,我觉得很适合自己。对于现实的“褪色”,我想更多的是部分精神内涵的消退吧……

 

“翻拍”人生,让艺术永不“褪色”——写在青年艺术家辛冈个人作品展《褪色》开幕之前

中国的当代艺术风起云涌,而上海艺术家以其特立独行,与这些艺术思潮好像粘合得不是特别紧密,中国当代艺术的城市核心显然不在上海。上海的城市性格清淡有余而刚劲不足,我们在欣赏先进的机械复制文化的同时,更加呼唤一种基于自身挖掘的原创力。我们考察青年艺术家辛冈整个的艺术经历不难发现,这是一个一直在思考、一直在不间断地自我反省的优秀艺术家,从小的自我心理探索的文艺小品到探讨现今中国社会发展本质的系列作品,无不彰显出艺术家独特的艺术气质。

作为70年代出生、上海大学美院科班出身的艺术家,辛冈一直游刃有余地游走于绘画、摄影等不同的艺术样式之间。其最早的艺术作品是一系列以“共生”为主题的绘画。这时期作品更多的是一种接近事物本质的思索,作品绘画风格偏向于抽象,有明显的自然主义抽象的痕迹,利用不同绘画材料的特性创作的作品边界清晰、平淡中透着隽永。

21世纪受中国当代艺术大思潮影响,辛冈开始更多地关注中社会现实本身,创作样式开始转向摄影。前期的系列作品以“向上看”为题,对于社会变革中“人”这一主体对于现实的迷茫和前途的期许作出独特的阐释。作品用傻瓜相机拍摄,画面不是很清晰,四周带有暗角,这种表达方式却正好使主题更加突出。拍摄持续了三四年,拍摄对象多达三四百人,其中还不乏艺术家的自拍。期间,辛冈还完成了一些以时间为线索反映社会事物变迁的摄影作品,有历时一个月的“修路”,有历时五年的“江宁路澳门路”。

上海是国际化的大都市,来自各地的外来“漂流者”,自然逃不过辛冈的关注与镜头,“我和我的东西”系列由此诞生。在“我”拥有的许多东西里,“我”本身也成为其中之一。镜头强调纷杂的物体本身和物主租客之间的关系,这些物体随物主迁移、集中。

艺术家对于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具有深刻的洞察力,在他的关于城市的“摆拍”里,景观更加趋于模糊和不确定,傻瓜机、两次曝光,城市变得魅惑摇曳,广角带来的暗角,整体像是一种心理暗示。辛冈的这些作品是用一种观念去创作,作品呈现的不确定图像恰恰与中国当下的社会景观相适应,这些表达和艺术家前期对于绘画的两重观感一脉相承。街景,高架桥——一些相同边际线交织的网络,如同运动的轨迹。这和现实中国经历的意识转变不谋而合。

对于他,相机的快门是间隔地按动了两下,我们看到的是两次短促时间段的同一个景观。景观发生了动摇,抑或是一次震感袭击?不,这是一种假象。是是而非的二象论,简单的说是一种社会寓言。辛冈的“褪色”系列就是基于其拍摄的“动摇”系列的后期制作,也可以称之为“摄影绘画”作品。照片经过电脑处理后用中国宣纸打印,然后用水稀释。艺术家继续表现其对材料的敏感性,利用宣纸良好的渗水性,为他所表现的对象们做了一次洗礼。褪色的过程其实就是验证的过程,我们又一次看到了不一样的景观:流淌的屋檐,色彩斑驳的街道……从中我们可以察觉,作为一个艺术家本身,他是不可以脱离社会主体而存在的;他们会更加警醒,对于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事件,艺术家会利用一切手段去复验……

 

 

简 介

 

相关展讯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