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 • 海安523文化产业主题公园
策展人: 王天德 (复旦大学艺术设计系 主任)
承办单位: 陶艺后援会
展览时间: 2011年10月22日-11月6日(复旦大学)
展览地点: 复旦大学 上海市邯郸路220号
27位参展艺术家: 丁玉红、丁伟、王天德、王冉之、包春雷、白建松、许肖潇、刘永顺、刘蓉莺、宋颖、吕嘉靖、汤筠冰、周光明、周进、林正碌、林洪钱、林俊廷、林振龙、杨松寿、陈阳春、陈显栋、赵阳、赵强、张勇、耿治国、焦士太、谭行健、魏艺
前言:
“帘”是指用布、竹子、苇子等做成的起遮蔽作用的东西。长久以来,帘的材质变换反映出了人类科技的演进历史。窗帘的材质从树叶、竹苇、丝绸、纸张、棉布,发展到今天多种功能的隔音帘、百叶帘、风琴帘、电动窗帘等。帘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划隔空间、妆点居室的必需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帘带有半隐私性。它属于“家文化”的一种对外符号,通过帘的材质、视觉形象展现家庭的阶层属性与审美观;同时,帘是通向外部世界的中介体。人们通过窗帘自由地选择开放或关闭自我空间,感知外界的冷暖变化。古代文人就有着隐于幕后,通过半遮的帘观看、感知、理解世界的惯习;帘又是外人窥视他人家庭隐私的通道。人的本性中都有撩开帘幕,窥视他人秘密的欲望。在媒介社会中,个人隐私与媒介事件交织在一起成为公众事件,大众媒体充当了窗帘角色,使得社会从“传统政治经济学”时代进入到了“符号消费经济学”的视觉时代。
帘是“连”的谐音。在这次艺术展中,27位两岸艺术家携手相连,相会在上海百年名校复旦。在这次两岸交流展中,帘被赋予了两层含义,一是海峡相连之帘,参展艺术家虽分属两地,但文化传承中仍秉承着中华艺术思想。在中国当代艺术日渐高炙和中国设计崛起之际,两岸艺术家借助帘的不同载体交流观点,展现出艺术传承和地区艺术观念的冲突和融合;二是艺术与设计之连,在帘幕的方寸间,艺术与设计交融相生。参展艺术家与设计师进行跨界合作,试图通过艺术观念、设计创意、绘画技巧、数码技术、影像艺术等创作方式相互融合,打破艺术与设计的界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