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契约

首页> 展讯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1-09-14 15:53:5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总策划:侯 蔚

策展人:蒋非默

策展助理:赵蕾 陆寅婷

展览场地:大上海时代广场 (上海市淮海中路99号)

展览日期:2011/09/15—2011/10/05

主办方:大上海时代广场

策展机构: 首发艺术现场 数字艺术中国

参展艺术家:

陈友桐、飞苹果、郭工、胡介鸣、计文于、蒋非默、梁绍基、李山、卢佳炜、缪晓春、沈少民、Tobias、杨青青

特别支持:香格纳画廊 N分钟影像艺术节 网庭影音机构 爱普生

缪晓春

展览前言:

有些东西今天看来理所当然,有些生活享受之后早已忘记不曾拥有时的窘迫。就像十九世纪的“科技大爆炸”之前,火仍旧是人们改变黑夜的唯一途径,通信仍旧是维持联络的最佳手段,两条大腿是人类外出的主要动力。唯有那些走在科技尖端的发明家们持续不断的热情,才让平淡无奇的世界漾出涟漪,涌出波涛,让世界翻天覆地,让生活日新月异。从而重蒙昧走向文明,从人力时代走向现代化的进程里,人类一直有个不灭的梦想——制造出自身驱动的交通工具,这个梦想从卡尔.奔驰先生在1886年1月29日那天被德国柏林皇家专利局授予第一辆用汽油内燃机驱动的汽车专利而实现,至今125年的时间里不断扩张着我们的生活的疆域,改变着我们世界。如果没有他们,世界将是另一番景象。

1886年的第一辆汽车的问世,启程着人类的梦想之旅。125年后的今天,让梦想随着汽车自由驰骋同时,怎样与自然和谐共处,与自然相依,让发动机的轰鸣不再成为阻碍呼吸新鲜空气的凶手,则成为人类下一个125年的目标。

今天,我们放下人类的自私与贪婪以及超级膨胀,必须对所有生命都怀有一份发自内心的真情,去发现大自然的充满了令人着迷而又使人敬畏的美。引领我们用一种崇敬的眼光重新审视这个熟悉而陌生的世界,摆正人类在自然中的位置,懂得每一个存在物都是神圣的,都值得我们敬畏,因为,每一个存在物都是大自然的作品,都是大自然智慧的结晶,都包含着宇宙的全部秘密。

蒋非默

我们的一切,都是与大自然恒久以来的约定。

人是自然的产物,当人类手拿石器,跌跌撞撞试图站立起来的时候,人与自然分离的过程就开始了。

“知识就是力量”,吹响了人类向大自然开战的号角。从此,人类一直以“反自然”的方式谋求人类的生存途径。这个方式过程开始于消耗,而结束于污染。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历史进程中,人借助于不断进步的科学技术,完成了从对自然的“崇敬”到对自然的“奴役”的地位转变。科学在给人类提供根本改造自然的手段的同时,也彻底改变了人的信念。在不到一百年的历程中,科学技术统治了所有的生产力,科学主义者坚信人的创造性可以借助科学而无限发挥,科学不仅能为我们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同时它也是我们改造社会,包治各种社会顽症的良方妙药。

计文于

现代人让自己的整个世界观受实证科学支配,并迷惑于实证科学所造就的“繁荣”。科学从原则上排除了人生中所不可缺少的作为生命支柱的情感体验,价值判断及人生意义的求索,当今的网络世界,虚拟现实,数字生存方式的扩张即是明证,科学颠覆了生活的意义。所有的一切皆为科学和技术摆弄的对象。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把人类带入了工业社会。自此,作坊式的手工业被大规模的机器生产代替,人类对自然的矿产进行大规模开采、冶炼、合成。工业社会中的农业生产同样是工业化的,大量使用机械、农药、化肥等等。从19世纪卢德运动,英国号召工人大规模捣毁机器的行为直到今天如火如荼的环境保护运动,反映出人与技术之间的对立关系。在机器的大工业时代,工业生产将工人当作是机器的某一部件禁锢在了生产流水线上,工人以往在劳动中的创造性发挥被剥夺了,劳动的节奏甚至身体的脉动都必须紧随机器的运转。人性被彻底扭曲、轻视,工人的身体和心理都受到了严重摧残,从此世界成了一台机器,人与所有的动物也成了一台机器。人类看到了自己支配改造自然的力量,同时,这种力量也在支配着自身。工业社会给人类带来以往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同时,它也极大地增强了人类的自信心。人类由过去的恐惧自然、崇拜自然,转变成要为所欲为地支配自然、征服自然。人与自然俨然已经严重分离,人似乎成为超越自然之上的宇宙主人。

郭工

然而,现代技术不再满足于对自然的浅表改造,而是要对自然实行“伤筋动骨”的根本性改造。地球上所存在的核武器数量足以把地球摧毁这一事实不仅表明了现代技术的威力,同样也是对人类自身及自然界、地球存在的威胁。当人类陶醉于“胜利”的时候,接踵而至的却是自然界的种种“报复”:气候变暖、酸雨污染、植被锐减、能源枯竭、物种灭绝、废水、废气、废物泛滥……机器越来越大,人与人之间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小,随着时日的变迁,人们发展出对这些不舒服的现象的巨大适应能力,但技术仍嫌人们的适应能力不够,强迫人们更快地适应。人们必须很快适应周围环境的残暴的改变,必须很快改变过去习惯的生活方式。高速公路将城市与乡村切割成碎片,工厂的发展侵蚀着良田与河流,霓虹灯将夜幕弄得光怪陆离,大地却变得丑陋不堪。人们喜欢在林中散步,高楼大厦却又挡住了太阳,我们满目触及的只有发出强烈噪音的挖掘机,任自己的家园被强暴式的毁坏。一切表明,在现代社会条件下的现代技术作用下,人类的生存境遇正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核试验、核工业、基因移植、克隆技术已经带来的或将要引发的一系列人类生理及伦理的反常,灾害正潜伏于我们周遭。

陈友桐

此时,人已经全面彻底被剥夺了对周围环境的感受,现代人变得越来越麻木,好像不再需要大地,也不再需要人文民俗。万幢高楼平地而起的同时,人们对自己的生态需要所知却越来越少。在这儿,新鲜的空气是不受欢迎的,空气必须受到空调的过滤,所见到的自然风景却只是墙壁上挂的那么庸俗不堪的画上风景。电梯、地铁、汽车、火车、飞机等等工具剥夺了我们亲近大地与新鲜空气的需要,致使我们的肌肉变得日益松弛;人们已经失去了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一场暴风雪足以使一座座城市瘫痪。技术的依赖,以致我们变得十分脆弱,从一种意在为人造福转变到一种意在危害人类技术让我们感觉变得更强的同时,我们自身却变得更加脆弱。

李山

由于科技文化的日益扩张逐渐失去了相对萎缩的人文精神,背离了人的根本目的,引发了人与世界的双重危机,前者表现为人的自身危机,后者表现为环境危机。我们不得不在种种危机中安身立命,我们只有一次生命,也只有一个地球,人们开始从工业文明及经济增长的陶醉中觉醒,认识到工业文明在给我们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把人类推入了困境,使人们清醒意识到如果继续按工业文明的传统道路发展下去,人类文明会面临一场灾难性的崩溃。这种崩溃不仅指自然环境的崩溃,还包括社会环境、精神境界的堕落,真可谓“上帝死了”,自然死了,人之死在迫在眉睫。

梁绍基

简 介

 
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0105123 京公网安备110108006329号 京网文[2011]0252-085号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资讯|观点|视频|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