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双方宣布将共同启动“文创中国”中国大区运营中心等项目,为“文创中国”线上平台提供全方位线下保障体系,同时构建一个线下涵盖设计、生产、运营、全球销售的全生态文化创意、经济与传播平台,形成国家级文化品牌,响应党中央“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推动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
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之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委会副主任王辛翎接受了记者采访,艺术中国独家拍摄视频。
王辛翎副主任说: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包括了浦东新区,它是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实际上它推动整个经济功能的进步和发展。在自贸试验区,多元化的产业功能推进过程中,文化产业也是很重要的内容。上海自贸试验区的前身,外高桥保税是国家文化部最早命名的,中国文化对外贸易的基地,为推动中国文化跨境国际交流而服务。第二,引入国际上优秀的文创产品,同样要利用自贸区这个平台进行推动。保税区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海关特殊监管区的保税的功能,能够使得文化产品在成本上得到一定的控制,以降低交易成本。另一方面,一系列贸易便利化的措施实行使得产品进出口更加便利。
对于与国博的合作,我认为我们双方的特长和优势是此次合作的契合点。国博对我国文化核心资源有着组织、协调和掌控的功能。而文创产品的核心根本源于文化,最终出来的产品是一个文化符号的象征。
作为自贸试验区,它有着通道及产业跨境等服务,是一个贸易化便利的平台。自贸试验区通道服务的优势可以体现在市场运营,资本流入,境内外产业的沟通交流等。
文化在产业化运作的过程中需要核心资源和市场资源,这就是我们这样一次合作的契合点。
对自贸试验区及其文化产业功能的发展来说,这是一个新课题。对我们而言,这是自贸试验区的一次高攀,虽然我们有一个契合点,但压力仍然很大,因为这是一个比较新的文创产品。而国博是一个有文化资源优势的组织机构,我们的合作要符合高标准、高要求,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新的挑战。
我们之间目前的合作方式,是线下市场化平台的运作,由国博和我们市场主体进行对接,市场主体是指我们自贸试验区下属的国有开发集团,其中专门负责文化平台建设的公司。
我觉得这是在自贸试验区推动指导下进行的。第一,这个平台在整个文化产业功能的发展下是有经验的。包括现在文化艺术品的交易,跨境文化的通道服务,以及与金融机构、国际知名的文化创作艺术机构的合作,在这些方面都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上海市场很多文化产业的发展,它的通道服务和平台服务主要靠这些企业实施主体的作用,所以它有一定的经验借鉴。第二,总体来说,我们还是配合国博这次文创中国的大的发展战略。如何把我们线下的市场服务、通道服务这样的功能发挥得更好,使得这些文化符号能够引人思考。
现在我们很难说这是一个怎么样的阶段,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这只是一个开始,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有一条很清楚的是,我们要围绕国博关于整个文创中国发展的使命,思考如何转化为市场的竞争力,市场发展的力量,这是我们现在很重要的任务。我们的使命是在线下,怎样能够做好这一块,使其真正符合发展要求。这就是我们下一步要推动区内的市场合作主体去努力实现的。
当然,自贸区始终担当的是一个平台的作用,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由它来做。也就是我们要利用这个平台把国博的这种符号信号发出去,向境内外的市场进行辐射,然后把更多的市场资源汇聚在这个平台上,共同为文化市场功能的转化发挥作用。再者,要能够把平台上相应的一些具有影响力的机构,如金融机构和资本机构,进行汇聚。就是充分地将市场作用发挥出来,来完成国博的文创中国,文化发展的使命。
我个人认为,我们做这件事,是有它本身赋予市场对使命的要求,但也不是为市场,它的核心是文化。从我们的角度来说,这有一个培育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的使命。从管委会的角度,我们如果要支持这个项目,不是期望明年后年它会有一个怎样客观的市场回报,对我们来说绝对不是这样。我们也是非常清晰的,一开始我们和国博合作推进这件事,我们就有一个对此的定义,首先它是一个文化,第二是它的使命和担当,它的责任一直都在。我们的责任就是,怎么样让它在承担文化使命的同时,让它的市场化功能充分发挥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