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合作协议签约仪式暨新闻发布会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举行。双方宣布将共同启动“文创中国”中国大区运营中心等项目,为“文创中国”线上平台提供全方位线下保障体系,同时构建一个线下涵盖设计、生产、运营、全球销售的全生态文化创意、经济与传播平台,形成国家级文化品牌,响应党中央“让文物活起来”、“讲好中国故事”的号召,推动中国文化艺术“走出去”。艺术中国在现场采访了上海自贸区国际文化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环中。
艺术中国:此次与国博签约,标志着“文创中国”中国大区运营中心落地上海自贸区,对于上海自贸区的发展有哪些意义?
胡环中:上海自贸区经过20多年的发展,包括它的前身外高桥保税区和近三年自贸区的建设,从各个产业角度来说都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我们依然觉得文化是自贸区非常需要的核心产业,是未来的支撑。从2011年开始,文化部与上海市政府有一个合作,在自贸区的前身——外高桥保税区,建立了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在这个基地,目前已经集聚近400家各类文化贸易企业,分别从事文化的装备、文化的进出口贸易等等这样的产业。
作为国家文化贸易基地,它的核心功能之一就是上海自贸区的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作为艺术品交易中心,我们立足自贸区,尤其是海关特别监管区域的优势,把海外优秀产品导入中国市场,同时更重要的是把中国优秀的文化艺术品、文化创意产品推向国际市场,来提供全程的推动和服务。这些服务包括通道服务,就是利用自贸区,尤其是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在贸易流程上的便利,推动这些文化产品更好的走出国门;公共服务,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作为一个汲取业内企业需求,我们向政府、职能部门进行反馈,同时提出解决产业瓶颈问题的方案,作为产业的推动者和公共服务者;同时下一步,我们更重要的是,在公共服务、通道服务的基础上,在交易环节为文化艺术品、文创产品提供一个更好的支撑和保障。
在交易方面,上海自贸区目前主要是三大品类,一个是艺术品的实物交易,第二个是现货托管的电子盘交易,第三是今天签约的文化创意产品的交易。三大主要的交易方式将构成上海艺术区在文化艺术品方面的主要的交易类型,同时我们也是依托自贸区在金融方面的创新,那么更好的把文化艺术品、文创产品的交易与金融创新的政策结合起来,让金融的力量为文创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销售提供更大的助力。
艺术中国:在自由贸易区中做文化艺术产业,有哪些特点与优势?
胡环中:首先是作为国家相关职能部门,自贸区在文化领域也被赋予了一定开放的政策。文化领域的开放也是自贸区六大开放领域之一,比如说我们所知道的现在对于外资游戏,游戏机的开放,作为自贸区之前就进了13年,我们这种外资的索尼、微软的一些游戏机是无法通过正常渠道进入中国市场的。自贸区对于这个现在是彻底的开放,他的生产部分在自贸区,但是销售部分可以面向全中国的市场。再比如说,在演艺方面,原来我们对外资演出,经纪公司是有股权比例上的限制的,进入自贸区之后,取消了股比的限制,这些外资的经纪公司可以以全资的身份状态进入中国大陆市场。像非常有名的美国百老汇运营机构倪德伦,很多这些机构都是得益于这个政策的开放进入中国大陆市场。这个方面我们有开放优势,同时有国际化的优势,从自贸区本身的市场准入、制度规则设计来说,就是为了与国际接轨。我们作为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可以为文化产业,国内国际上的交流提供更好的通道和途径。
艺术中国:上海自贸区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未来对文化创意发展有哪些规划?
胡环中:首先是我们会作为一个产业的推动者,我们继续推动相关政策的开放,希望更多的国际化的标杆性的龙头企业能进入上海自贸区。第二方面,我们会继续做好制度的设计,流程上的创新,每年我们都会推出一些贸易便利化的措施。我们的目标是,希望上海自贸区成为全国口岸当中贸易流程最便捷的通道,为这些国际化的拍卖行画廊或者相关的艺术机构,进入中国市场提供一个最便捷最高效的通道服务,通过持续打造“大通道”、“大平台”、“大金融”,打造国际文化艺术交流、国际文化艺术产业发展、文化艺术贸易创新及金融保险综合性服务平台,为文化艺术行业繁荣提供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