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艺术 品味生活 您的位置: 专访>70后艺术家系列访谈>韦嘉>
 关键词推荐
 浏览中国网栏目
感谢偏锋画廊对《70后画家系列访谈》的大力支持! 采访记者:刘鹏飞 杨帆/ 后期制作:冯楠 谢冬健 马岳
文章来源 : 艺术中国 | 片长: 0:31:43 | 上传 : 2007-07-19
70后的概念几年前已经在社会上弥散开了,这一代人多数已经30多岁,他们是承上启下的一代人,作为70后画家,是艺术评论家的一个概念,作为70年代出生的画家他们有这代人的特点,同时作为行业的新生力量,他们有和上一代画家完全不同的创作理念、风格和情绪表达,他们中有些人已经开始展露头角,注定一些人将成为中国未来画坛的领军人物。作为画家本身,他们的个性、低调、敏感、痛苦、执著都是与前代画家不寻常的地方。

作为记者,我截取了有代表性的几位画家,通过他们的作品、访谈和一点感受,来了解他们的生活和艺术。
视频1    视频2  
采访随笔:一个才华横逸的韦嘉、梦幻的韦嘉、伤痛的韦嘉、敏感的韦嘉、时尚随和的韦嘉、谜一样的韦嘉,也许我永远无法真正参悟到一个真实的韦嘉。>>>

采访记录

艺术中国:我是《艺术中国》的记者,想请您谈一谈您的学习和艺术经历。


韦嘉:
好的,简单介绍一下我的经历。我是95年的时候,从四川美院附中毕业,在大学考上中央美院版画系,四年版画系毕业以后,99年的时候,我回到了四川美院版画系教书,一直到现在。


其实,职不职业画家我觉得倒不是太重要,我为什么当时选择老师这个行业呢?我觉得,第一当老师这个行业相对比较稳定,而且这个稳定背后给我提供了一个大的环境,而且我也有足够的时间来完成一些我的想法,所以当时我毕业的时候,选择了能够回到四川美术学院。毕竟可能也是因为我是那里附中毕业的,对那个地方我是熟悉并且有感情的,所以毕业以后我就回到了重庆。


这个具体的诱惑,刚从学生开始,可能有这样的情况,因为不是说谁一开始画画都能开始卖画,都能够通过卖画的方式来养活自己,可能要找到一个良性的方式,起码解决你的生活问题,然后才能更好地从事绘画。我相信每个画画的人,尤其是早期的时候,可能面临一些做活、教学生等等,虽然我也曾经教过学生,但是我觉得这种经历是很小很小的一个插曲,而且每年可能就集中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里完成。但是别的一些所谓的诱惑,我觉得其实也不是叫做诱惑,包括自己对自己的一些否定和迷惘。首先,我肯定一直在问这个问题,我自己是否适合做这个行业,我们能不能做得不错,达到我自己的预期,就是说你可能随时在这上面徘徊。但是,至少回过头来看,每一步遇到这样一种问题的时候,我都能够尽量地对我手上的东西影响最少的情况下,把这种思想问题解决好,从而让我能够坚持地去画画。走到了今天,当然现在看来好像很顺,但是这个顺其实是因为我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太大的跳跃性的落差,不是今天干这个,明天干那个,一直在画画,一直坚持做这件事,包括毕业之后,在大学毕业创作做石板,毕业以后,头几年也一直做石板,一直到最近几年才做一些架上的…


画画对于我们来讲,到底是什么,其实我也很难说清楚这个概念,或者目的到底是什么。但是至少我觉得,我只会干这个,别的真的不太有这样的能力,也不太有这样的自信。
>>>


专访70后艺术家范明正
范明正(1972-)70后艺术家,运用极端的写实技法进行创作,他近期的作品专注于“镜像”的表达,通过镜面的转换获得获得了某种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感”,加上他对“黑色”近乎偏执的运用,形成了一种“沉重”、“忧伤”的个人情绪。略带悲观和无奈的基调流露出艺术家对“生命的关注”和“人性的审视”。
专访70后艺术家刘志懿
70后艺术家,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现居北京。 刘志懿凭借其坚实的造型功底和奇异丰富的想象力,融合动漫、卡通形象创造了一种独特诡异的全新系列视觉形象,而这只是他创造《帝国》庞大视觉体系的开端。
艺术中国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合作伙伴
版权所有 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 电子邮件: artchina@china.org.cn 电话: 86-10-88828128
Copyright © China Internet Information Cente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