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人文视觉

另一种绘画史

艺术中国 | 时间: 2009-03-19 13:17:02 | 文章来源: 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

   

 

《外国名画解读——科学与艺术的联姻》

陈龙海著 岳麓书社2008年版

    在该书的开篇,作者就以《中西绘画艺术之比较》为代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说明了这样一个事实:在中西艺术发展的原点,艺术的目的性、类型、题材以及创造手段都表现出高度的一致性和惊人的相似性;但在不同文化基因的影响下,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艺术以线条为主的意象造型继承和发展了原始艺术“延迟模仿”的创作方法,而西方艺术以团块为主的写实造型却开创了一条“写生模仿”的崭新道路。这看似老生常谈,却给读者以清晰的审美欣赏视野,在作者的引导下,我们一步步走近艺术大师,聆听作品的言说与倾诉。

    《外国名画解读》一书凡102篇,大致以时间先后为序,解读分析了160多幅绘画艺术杰作。作者以西班牙阿米塔米拉山洞和法国拉斯科洞史前岩壁绘画为起始,继之以埃及“为死人服务的艺术”,概要地介绍、评论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威尼斯和尼德兰各派竞相争荣,17世纪巴洛克的古典主义标本、荷兰风俗画家的新意迭出,18世纪浪漫主义风起云涌、洛可可艺术的纤巧华丽应运而生,最后印象派、野兽派和抽象派各领风骚十数载。

    该书最大的特色就是对于具体时代、各个画家作品的准确把握。不论是引述、分析还是品评激赏,作者都是紧扣作品,从中体会其所凝聚的画家的艺术语言和生命启示。比如面对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当大多数评论家都围绕“神秘的微笑”争论不休的时候,作者认为“蒙娜丽莎”并非“微笑”足以概括,笼罩在她心头挥之不去的是“五百年不散的忧郁”,“她的眼睛固然如止水般平静,但决不同于天真无邪一类。正是在这故作矜持的平静中,一缕幽怨不经意地流露出来了,尽管淡淡的、浅浅的……那模糊的背景,不知来自何方、伸向何处的曲径,不正是蒙娜丽莎忧郁情绪的隐喻与外化吗?”作者的见解固然只是一家之言,却指引出一个全新的欣赏视角。

    作者欣赏绘画艺术作品洋溢着激情,解读文字充满诗意,却不会因此而影响评价的公允。比如,作者对布歇的《日落》和《维纳斯的凯旋》等描绘出一幅幅刺激感官的裸体的海洋及其充斥的颓废气息表示不满,并引用狄德罗的话说“高雅、正直、真纯、朴素等观念,对他几乎已经是生疏的了”,但同时相信“历史是最好的裁判”,布歇“在人体表现方面的细腻精致,用光、用色上出神入化的技巧,都是不可忽略和无人可以替代……布歇可以无愧地走进大师的行列”。而对布歇的追随者、同为洛可可主义画家的弗拉戈纳尔也不无溢美之词,看到了其超越于同辈之处,认为《读书的少女》是洗尽铅华、褪去脂粉的清新之作,“画家让我们在洛可可甜俗而浓郁的脂粉与香水味中呼吸到了异常清新的空气”。

    一幅幅艺术作品,固然留下了时代的烙印,但最引人注目的还是其中所体现的画家独特的艺术个性;而作者恰是由此梳理出审美风尚的延续与移易和艺术理念的继承与变更,东西方数千年的绘画艺术史,通过作者对具体作品的解读,简洁而直观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相关文章
注: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下一页SunRise
上一页The Fragile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尚无评论

留言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