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国际设计博物馆"图标"大展 汇设计史经典名作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5-08 09:02:29 | 文章来源: 艺术中国
Jeroen Verhoeven, Cinderella Table
 
近日,在奥迪论坛上展出了一个从世界顶级设计博物馆中汇集的众多“设计图标”的展览。截止到六月,慕尼黑国际设计博物馆正在展出从其永久收藏中挑选的展品。展览将成为对博物馆新风格及形象的展示。
博物馆从国家和设计观念的维度出发对设计史近150年来诞生的设计做了一次集锦:来自德国、美国、法国、意大利、日本、荷兰等国著名设计师的作品。这些设计师的共同点是在设计中以一种富有远见的开拓方式将技术创新与视觉形式相结合。
展览的时间线索从19世纪延伸至因数字技术引发巨大变革的21世纪。重点侧重于展现设计在19世纪20年代,第二次世界大战至摇摆的60年代间发生的变化。设计与工业生产最早的联姻、包豪斯、机械美学、有机设计、创新生活理念、波普艺术和后现代主义都在这几个阶段相继萌发和出现。
设计的变化发展可以从文化、政治、风格等多个角度进行阐述,但同时也要考虑到当时的材料和技术水平::从Thonet兄弟的木椅,布劳耶(Marcel breuer)首次大规模生产的钢管椅,伊姆斯夫妇(Charles Eames and Ray Eames)的塑料模具,Gaetano Pesce的泡沫成型实验,这些设计和生产上的创造没有电脑是不可能完成的。
此次展览挑选出的展品都是当时设计的典范之作。在诞生之初,它们因价值和质量上乘而颇为昂贵。“这些对象变成图标是因为它们已经被全世界所广泛应用,并成为我们集体记忆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因它们而日益丰富。”博物馆总监Florian hufnagl教授说道。(摘自artdaily,台馨遥编译)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