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建筑设计师伊东丰雄:风格就是用来被抛弃的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3-04-08 16:14:26 | 文章来源: 南都周刊

 

在人生道路上前进时,不论是踽踽独行,还是春风得意,我们大都会为自己定一个目标,或者说,确定一种自己的“风格”。但也有一些人,对这种如同标签的东西弃如敝帚。日本高龄设计师伊东丰雄就是这么一位,他直到现在仍偏执地认为:依附于某种东西之上的改变,并不是创新。只有当你的新作品展现出一种陌生的容貌时,才算得上是创意。

别看伊东丰雄已经有71岁了,但他的思想却比大部分设计师都要前卫。旁人称之为“传承”的东西都被他不屑一顾了,而他的每次新作品,都会被人看成一种莫名其妙的颠覆。

一位普利兹克建筑奖的评委这样形容他:能加到他身上的标签并不多,“创新”则是经常被用来描述伊东丰雄作品的形容词。每个对伊东丰雄知道个大概的人都会承认,此人是一个非常怪诞的老头子,71岁高龄的他本该颐养天年,但岁月对他而言,却如浮云一般。近些年,他在设计界相当活跃,并且有逐步迎来人生顶峰的趋势。

伊东丰雄多次在公开场合表达过对服装设计师的羡慕,因为他们可以随时改变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风格。他曾把刚喝空的啤酒罐捏扁了,然后对学生说:“这就是建筑。”

最擅长否定自己的风格

这位老顽童保持了和年龄不搭的年轻心态,这不仅表现在他干爽利落的粉色衬衫和发型上,更在一座座非常有想法的建筑物中得到了极致展现。能对他的生平建筑做出最好总结的,无疑是于2001年开放的位于濑户内海大三岛的“伊东丰雄博物馆”。

这是一个展示了他之前所有设计项目的“大本营”,同时自身也是个非常有视觉冲击力的新锐建筑。这是日本首座个人建筑师博物馆,钢板打造的几何馆身非常有质感,外形酷似驱逐舰的甲板。走进里面,你会发现内空间的墙壁走势完全延续了博物馆的外部板式,虽然有乳白色墙面、木质墙面、天蓝色墙面等多种不同的表层,但倾角和天窗口都和外表有莫大的契合。流连忘返之际,稍加留意,你就能认出它的确是刚才见到的“大甲板”。

外形阳刚果敢,内部奇巧遍布,这个博物馆完全脱离了传统博物馆的陈腐气息。除了展示之外,它还是年轻设计师研习的学习课堂,每年都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设计师前往。

回溯这位传奇建筑设计师的一生时,就像在欣赏一出大型交响乐,越到后面越是精彩,而“前奏”则相当平淡。恐怕就连他本人也记不起,自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把“否定风格”当成设计的一部分的。

小时候,伊东丰雄的生活相当乏善可陈,他生于1941年的首尔,不久后举家搬往东京。小时候的他特别热衷于棒球运动,对设计却没什么兴趣,算是在建筑设计上起步非常晚的一位设计师。但他仍然在30岁的时候建立了自己的设计工作室,和安藤忠雄并称为日本设计界的“关东关西双雄”。

他进入这一行业的时候,日本设计界正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倾颓态势,从文化取向到设计人才,日本都呈现出一种空前的退化趋势。这似乎是伊东丰雄确立自己明确风格的好机会,但他并没有这么做,只因他讨厌一成不变。

如果非要说出他在设计上最擅长的事情,那就是对自己风格的否定。在很多人看来,借鉴自己的东西并没有什么不妥,但这种价值观在伊东丰雄这里显然行不通。他拒绝“没有思考的设计”,在每次着手新设计时,都会把之前的建筑抛得一干二净。或许一次两次非常容易,但要时时刻刻保持这种态度,也绝不简单。

 

 

  他的家可以随拆随建

2009年,伊东丰雄曾在普林斯顿大学讲述自己的总体思路:“自然界极其复杂而多变,其系统是流动的……在过去十年中,我一直在寻求一种方法,拉近建筑与其所处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其实早在1976年,他就拿出了一个能对这番话做出最佳诠释的作品——U字白屋。这也是他的成名作之一,是伊东丰雄为自己丧偶的亲姐姐所设计的。白色的屋体放置在郁郁葱葱的树丛间毫无违和感,不论是从哪个角度看过去,跌入眼帘的都是一幅能让人从内心里感受到安宁的画面。

U形走廊连通着母亲和女儿的房间,而正中央是一个开阔的庭院,能很好地帮助这家人走出心中的悲伤世界。面对不同的世界和不同的居住者,伊东丰雄总能用一栋看似没有感情因素的建筑,让彼此连接得更为紧致。

毋庸置疑,这位曾被设计界所排斥的大师在设计建筑时,更关注的是感情归属,对空间结构的考虑往往要建立在服务于个人心境的目的之上。

一说到这里,我们就忍不住去关心一个问题:伊东丰雄先生自己居住的建筑是什么样的?他现在住着的是自己设计的建筑——银色小屋。自从夫人去世之后,他就把之前定居的房子捐了出去,搬到了这个很奇妙的建筑中去。伊东丰雄肯亲自搬到其中去住,足以证明对它的满意度。

或许当你亲眼看到这个建筑时会大失所望,但这座银色小屋就是伊东丰雄的住所。伊东丰雄为了呼应周围的轻松氛围,在设计这栋房屋时放弃了传统的混凝土,而是用纤维、穿孔铝板和延压金属板组成了轻型可渗透膜结构,视觉通透感很优秀。

这个建筑最大的特点,也恰好体现了伊东丰雄对居所建筑的中心思想。它包含7个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拱顶式独立小屋,能快速搭建、也可以快速拆除,对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微乎其微。

1   2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