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今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时代,人们对于自己所创造的造物世界的依赖程度变得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不自觉地逐渐走向了一个自我的“物化”。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也已逐渐认识到这种情况的严峻性,在设计领域不断地寻求出路,人类落入了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悖论中,这样设计的伦理性要求变的重要起来,设计的伦理性重新建构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
关键词:设计伦理性 古代设计思想 现代设计
当今整个社会进入了一个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的时代,人们对于自己所创造的造物世界的依赖程度变得前所未有的程度,人类不自觉地逐渐走向了一个自我的“物化”。面对这种情况,人们也已逐渐认识到这种情况的严峻性,在设计领域不断地寻求出路,人类落入了一个控制与反控制的悖论中,这样设计的伦理性要求变的重要起来,设计的伦理性重新建构了整个社会的价值体系。古代许多精粹的设计思想,反映出设计的伦理性要求,通过对古代设计思想的分析,以启示现代设计的发展。
现代设计的伦理性对于现代设计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设计的伦理性已逐渐深化到设计的领域内,逐步实现设计的各个方面的人性化设计,既设计要增加更多的人文关怀。最早的提出设计的伦理性的是美国的设计理论家维克多 巴巴纳克(victor papanek)。他在60年代末出版了他的最著名的著作《为真实世界的设计》(Design for the Real word)。在和本书上,巴巴纳克明确地提出了设计的三个主要问题:1).设计应该为广大人民服务,而不是少数富裕国家服务。在这里,他特别强调设计应改为第三世界的人民服务;2).设计不但为健康人服务,同时还必须考虑为残疾人服务;3).设计应该认真地考虑地球的有限资源使用问题,设计应该为保护我们居住的地球的有限资源服务。从这些问题上来看,巴巴纳克的观点明确了设计的伦理性在设计中的积极作用,从当今设计的发展来看,设计的伦理性要求变的各位重要和迫切。设计的伦理性是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的建构,进而实现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交流,人与自然的交流,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交流,同时又被分为两个层次:政治阶级性以及人与人之间平等的交流。从这三个层次上来观察,基本上包括了设计的伦理性所要关注的内容。
设计的伦理性的要求实现了设计的重新塑造,实现了设计向新的趋势发展,设计被赋予更深的人文内涵和情感内涵,设计从关注设计本身出发,设计与环境两个阶段走向了设计的交流性阶段,实现了设计的情感交流、文化认同和人文关怀三个层次的发展,伴随着更深的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的不断深化。注重设计本身的思考,以设计为中心,关注设计本身的功能、装饰、材料等等。从设计物出发,建构设计的单层次内涵;注重设计与环境因素的设计阶段,实现了更广的层次的设计内涵的建构,设计要关注环境,与环境相融合,形成一个共融的空间氛围。设计与环境,既设计与自然环境(气候、地形等)的相互影响作用;设计与社会环境(文化、宗教、民族生活习惯等)的相互影响与作用。设计与环境,既是整个大的区域环境的作用,更注重小的区域环境以及民族性区域环境的作用,实现设计以“人”为本的设计目的。中国当今的设计理论虽然仍然停留在这个层次上,在某些方面触及了设计的第三个阶段,从大面上来观察设计的交流性的实现,可以说使设计以“人”本的设计目的更加完善更为深化。设计的交流性要求设计更加注重对“人”的关怀,更加注重人与人、人与自然的交流、沟通,更加注重其情感性。1995年10月在日本的名古屋举行了世界室内设计会议,这是国际室内设计师协会的年会(IFI)。会上日本室内设计师内田繁就世纪之交、时代更替的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20世纪产生的物质主义的时代观将向物与物之间相联系的柔性的创造性时代转换。这是从“物”向“事”的变化,是“心和关系”的发展,也就是说是从“物质”的时代向“关系(心)”的时代转变。他同时指出了关系时代的特征是:地域社会的复兴,与自然的协合,个性的尊重,家庭和共同体再认识,多样化和关系的连锁,解释与认识的重视,故事传说的再兴。提出理论的依据是:信息化的理论,生命的理论、自然的理论,关系与创造。同时他认为今后的设计将更加重视看不见的东西,重视关系的再发现,方法的追忆和内心的反响,将趋向综合性的设计方法。从内田繁的理论中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设计更为“人”设计,设计注重人的情感的交流,个性的尊重,文化的认同记忆基础性的物质需求等的综合因素的关系的协同和交流,实现其一致性,使设计更加人性化、社会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