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资讯 > 设计

好的广告创意不动声色传策略

艺术中国 | 时间: 2010-05-12 08:55:45 | 文章来源: 第九视觉

提起宜家,人们通常会认为是“白领”阶层的品牌,其宣传策略让平民消费者感到了距离。但现在,宜家开始走“亲民”路线,希望自己更多的家居用品能为大多数人所享用。所以,宜家最近的广告创意中,平民生活成为其诉求表现的核心。

这容易让人联想到麦当劳。Hip-hop音乐的风格和略带野性的广告画面以及整个广告创意的感觉都明确地向人们传达出这样一个信息:麦当劳将在全球范围进行行销策略的转变,未来将主打年轻人市场。

这两个事例是成功创意的典范。因为能够将企业的行销策略贯穿在创意当中,用创意展现策略的内涵、释放策略的力量,就是好创意。但在国内众多的广告中,能够体现出行销策略的好广告并不多。对企业而言,行销策略的重大转变或者复杂的行销策略如何用创意来表现,非常考验创意的功力。

宜家回归普通家庭

广告主角: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场景

2003年下半年以来,宜家在国内投放了一系列的平面广告,从广告的诉求和表现手法看,与以往的广告创意有很大的不同。

这组以城市平民生活为背景的平面广告采用白描的手法展现出普通消费者的生活场景,广告试图告诉消费者宜家将义无反顾地回归城市普通家庭,其行销策略正在进行调整。

作为这组广告的原创者盛世长城广告公司,宜家品牌组认为考量一个广告创意的优劣在于作品的策略承载量和影响力,这组广告突显出宜家的大策略,通过系列化的广告创意表现准确的传达出了宜家策略的转变:“我们要消除消费者对家居布置的畏难心理,让他们意识到,改变其实很简单,在现有家居的基础上,加上一两件宜家的产品就能形成很大的改观。这样一步一步,家里就会旧貌换新颜。”广告的标题就是“一点点改变,生活新呈现”。整个广告很好的体现了“面向普通大众,而非少数富裕阶层”的定位。

自1998年宜家进入中国市场以来,宜家一直是一个很时尚的品牌,徜徉在宜家的大多是青一色的年轻人,而年轻人当中又以“白领”居多。在上海的宜家店里,虽然在店内享受这里家居氛围的白领很多,但真正购买商品的人并不多,精明的上海人往往在这里看到自己喜欢的样式,回去后自己找人设计制作,因为他们也觉得宜家的东西有些贵。

这种现象似乎反映出宜家在中国经营的错位问题,因为在国外宜家的商业理念是“为普通平民创造美好的日常生活”,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大众化品牌,以东西廉价著称。但在中国却似乎有些“曲高和寡”,难以进入大众化市场。面对中国各地大型家居超市雨后春笋般的拔地而起,宜家家居确实感受到了经营的压力。上海宜家的公关总监许丽德说:“宜家希望通过广告告诉消费者,宜家的商品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贵,宜家希望通过不断地价格调整来让更多的家具走进老百姓的家中。”所以我们看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广告创意。

点评:宜家广告的成功在于较好的呈现出企业的行销策略,不仅准确的传达出宜家新的主张,而且还起到了短期促销产品的作用。在表现手法上采用了白描的手段,展现出普通老百姓的片段,广告的风格和感觉都很朴实、简单,并没有刻意玩一些创意的技巧,人物在画面中很鲜活,富有生活气息。

1   2   3   下一页  


 

凡注明 “艺术中国” 字样的视频、图片或文字内容均属于本网站专稿,如需转载图片请保留 “艺术中国” 水印,转载文字内容请注明来源艺术中国,否则本网站将依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维护网络知识产权。

打印文章    收 藏    欢迎访问艺术中国论坛 >>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留言须知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