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文献展:从金砖国家出发(上)

 

今日美术馆自2007年建立第一届“今日文献展”,旨在从中国出发逐步建立起国际性的艺术交流机制,并与国外重要的双年展、三年展平行发展,以此为平台起到不同文化间对话的作用。继2007和2010年成功举办两届今日文献展之后,第三届今日文献展经过六年酝酿,将于2016年12月10日在今日美术馆1号馆和3号馆展出,展览将为期三个月。

本次展览邀请了著名策展人黄笃与赫拉尔多·莫斯克拉(Gerardo Mosquera)联合策展。第三届今日文献展以“BRIC·á·brac”为主题(中文题目为“另一种选择”),邀请来自不同国家与地区的50余位艺术家,已定的国内艺术家有倪海峰、翁奋、王国锋、陆垒、陆扬、卢征远等,国际艺术家有墨西哥的马塞拉·阿玛斯(Marcela Armas)、比利时的威姆·德沃伊(Wim Delvoye )、西班牙的克里斯蒂娜·卢卡斯(Cristina Lucas )、智利的贡萨罗·迪亚兹(Gonzalo Díaz)、巴西的马瑞佩(Marepe)、印度/荷兰的普拉尼特·索伊(Praneet Soi)、瑞士艺术家托马斯·赫赛豪恩(Thomas Hirschhorn)、来自韩国和美国艺术家组合张英海重工业(Young Hae Chang Heavy Industries)、俄国的团体艺术家AES+F和Chto Delat 等,探讨不同文化语境和发展形态下的艺术表现特征,展现全球化进程中迸发出的混合活力。

本次展览主题以不同语言命名,反映了当代文化和艺术发展特征。展览的法/英文名为“BRIC·á·brac:The Jumble of Growth”,英文 The Jumble of Growth 译为“混合的生长”。而“BRIC·á·brac”是法语中的俚语,泛指混杂、差别,或是处在某种潜在混乱中,不均匀的组合,意指一种混沌状态的词汇。众所周知,“金砖四国”是由美国高盛集团首席经济学家Jim O’Neil于2001年首次提出的,该概念的缩写BRIC由:巴西(Brazil),俄罗斯(Russia),印度(India)及中国(China)的首字母组成。2010年南非(South Africa)加入后“金砖”之列,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而“à·brac”表现的是发展中国家在面对如此复杂的经济状况和转变中所释放出的“充满生气”的社会形态。总而言之,“BRIC·á·brac” 泛指发展中国家由于其文化背景迥异、现代化进程中与他者的碰撞,导致在全球化冲击下社会转型所凸显出不同文化的矛盾和差异。这种基于全球政治经济的文化整合,产生了相互渗透与抵抗并存的现象,构成了全球化与地方化共生的文化景观。本次展览以“金砖国家”为出发点,探讨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体中第一次发挥了改变作用,其影响力在本土与全球同步进行。在这一过程中,艺术以其独特的方式折射出了这种经济的活力。那么,艺术将如何反观与体现出社会的巨变,这些变化在文化与个体生命的叙述中如何表现和发展,将是这个展览关注和探究的核心议题。